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103418
  • 博文数量: 94
  • 博客积分: 2599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9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8-30 23:2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94)

文章存档

2012年(1)

2011年(7)

2010年(24)

2009年(61)

2008年(1)

我的朋友

分类: IT业界

2012-01-21 10:43:26



春节是中国人回家的日子,上亿的游子像候鸟一般奔向家的方向。家为何如此重要?我们为何要回家?除了和亲人团聚,家还是我们寻找自己的地方。专栏作家朱莉•巴克(Julie Beck)在《大西洋月刊》网站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讲述了家的意义。

在我的房子里,随处可见我曾经的不同的“家”的留痕:在我卧室的门边挂着一组日落图,它们分别来自我的故乡——密歇根州的一个小镇,还有我大学宿舍 毗邻的海滩,和巴黎——我在那里度过了一个老套但是无比愉快的学期——的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这还没完。在我床头挂着密歇根和芝加哥的海报;在我的梳妆台上摆着一张出粗车掠过曼哈顿的街景照片;在我的门上贴着一张我家乡最著名 的水塔的明信片;在我们的厨房里,我和室友贴满了我们曾去过的地方的地图;在我的客厅里,堆着2个小摩天轮——一个来自美国芝加哥的海军码头,一个来自法 国巴黎的协和广场。

上面提到的每一个地方,在某段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的时间里,都曾被我当作“家”。它们被我一一摆设出来,作为我的家居装饰主题。但是为什么我宁可摆设这些让我想起我的旧居的事物,而非朋友的照片、喜爱的音乐或书籍这类也很有意义的东西呢?我一开始还真无法解释。

美国伍斯特学院的环境心理学家苏珊•克莱顿(Susan Clayton)称,对很多人来说,他们的家是他们自我定义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精心装饰房子和修剪草坪。不打理草坪以致杂草疯长其实不算是什 么大问题,但是它是人们的“脸面”,是他们的“家”的外观,而“家”,是他们的“自我”的延伸。况且,在我们如今这个现代化又流动性很强的社会里,人们在 一生中总会有好几个被称为“家”的地方。这对我们的自我认知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当你重返故居,你总会找到一些线索,让你了解你曾经是个怎样的人。

克莱顿说,不论究竟是好是坏,我们童年的旧居总会在我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另一方面,我们又总想让我们的归属之地与众不同——比如说,强调自 己曾生活在一个更有趣的地方,而不是“平淡无奇”的密歇根乡下。克莱顿说:“你可能会选择将自己定义为一个生活在特别之处的人,因为这会让你显得更特 别。”我当然知道,在巴黎住3个月不会让我成为巴黎人,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在浴室里挂上有巴黎铁塔图案的浴帘。

东、西方人心中的家

在和萨克斯神交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在西方社会,尽管我们会对旧居感到依恋难舍,但我们始终将它们与“自我”区分开来。正如萨克斯所说,很多西方人 相信:“你的内心世界、自我认知和主观感觉与你曾住过的地方并无甚关联……内心世界、自我认知和主观感觉只根源于你自身,来自你的头脑、灵魂和人格。”

但是对很多南亚人来说,“家”并非仅仅意味着“你住的地方”,还意味着“你是谁”。

在现代西方世界,“家”一直为经济和选择因素所左右。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人类地理学教授帕特里克•迪瓦恩-赖特(Patrick Devine-Wright)解释说,在我们的社会里,一个人被期望长大离家、买房、借贷,以及面对一切房屋所有者所必须面对的金融问题。这至少在一定程 度上让我觉得我的“家”是属于我自己的,因为是“我”在付房钱——不是我的父母,也不是我的大学助学金。迪瓦恩-赖特说:“这种经济体系鼓励人们搬到比现 在更好的地方去住。”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我们也许会贪得无厌:是否有个地方有更好的学校、更好的邻居、更多的绿化?我们也许会抛弃现在已然拥有的美好事 物,因为期望下一个地方会更好。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流动性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常态:你去上大学,离开你父母的房子;你有了你自己的小窝;在你有了孩子之后,你买了一个大一点的房 子;在你的孩子搬出去之后,你又换了一个小一点的房子……变化不一定是坏事。即使我们一直呆在同一个地方,我们也不大可能像那些南亚社群一样,将自己和居 所如此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不是我们的文化传统。

我是谁?我住在哪里?

但是如果排除掉一切可能——流动性、个人主义和经济因素——我们在某个意识层面上确实知道居处的重要。假设你第一次和某人打交道。在知道他或她的名 字之后,你最想问的事情八成就是“你是哪里人”,或者干脆用这句话耐人寻味的话——“你的家在哪里?”我们这么问,不仅仅是为了在我们的“交友地图”上添 个地方,更重要的是,我们意识到,在他们的答案中隐含着关于他们自身的重要信息。我对于“你是哪里人”的回答通常是密歇根,但是对于“你的家在哪里”这个 问题,回答起来确实有点难度。

如果说家是心之所在,那么就字面来看,身体之所在,就是心之所在,所以家就是我现在所居之地。但是我对于“家”这个字眼的使用很是随意。比如,我去 拜访我的父母,我是回“家”;我回到芝加哥,我也是回“家”;当我在巴黎时,我所借住的公寓是我的“家”;当我在大学时,我的宿舍是我的“家”;当我在上 西区实习时,我所借住的我阿姨的房子也是我的“家”。不得不承认的是,心和身体其余部分之所在确实能够影响我们的自我。这种影响可能很不起眼(比如说,接 触新的社区意味着你会认识新的朋友,拥有更多的开放空间意味着你想要更经常地去户外),但是它们也可能给你的生活方式带来惊人改变。

环境所带给你的,还有回忆。如果你重游旧居,你总会找到一些线索,让你了解你曾经是个怎样的人。而在其他大多数境况下,不同的地方在我们的头脑中相 隔甚远。我们的大脑在我们和某个地方之间构筑的关联越多,我们的思绪就越有可能将我们带回故地。但是我们和不同地方之间的联系彼此独立,互不影响。所以我 们可能住在一个地方,在数月的时间里全然不会想起住在另一个地方的事。现在回头想想,很多被我称为“家”的地方与其说是为我所有,不如说是为我所借;有时 我会回忆起那些曾被我称为家的地方,从一生的视界来看,我于斯地只是游客。

我没法住在所有曾被我称为“家”的地方,但是我可以把它们贴在我的墙上。它们提醒我,我曾经是一个更热爱冒险的人(纽约),我曾经是一个更懂得愉悦 和享受生活的人(巴黎),我曾经是一个更富雄心壮志的人(密歇根)……我无法像萨克斯书中写到的那些南亚人一样,做到将“自我”和“家”以那样一种绝对的 方式融合为一,但是我也不能说我的“自我”与“家”、我所处的环境完全无关。没人能够真正做到遗世独立。“家”之所以为“家”,是因为它模糊了自我和外界 的界限,淡化了“我是谁”和“我住在哪里”之间的分野——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本文翻译自:


阅读(1691)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谈谈学习与沟通

下一篇:没有了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