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4738
  • 博文数量: 32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3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21-01-13 10:4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21年(32)

我的朋友

分类: 信息化

2021-01-18 14:20:36

每年“金九银十”之际,也是各大企业校园招聘旺季,对大中型企业来说,校园招聘是输送储备人才的重要渠道,HR部门往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需要协调企业各种资源,因此,校园招聘的“留存率”也在无形中成为企业管理者考核HR校招成果的重要指标。

近日,某人力资源论坛上一则HR的案例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与讨论:

去年年初,我入职现在的公司担任人事主管一职,直接对接总裁,负责人力资源部的统筹工作。珠宝公司,员工一百多人,业务处在扩张期,招聘需求较大。为了缓解招聘压力、在得到了用人部门支持的情况下,去年11月份校招正式开始,对于此次校招,我本人是非常满意的,共招到4,50个人。最近在公司经营会议上,总裁和各部门却否定了校招工作。我真不知道校招工作哪里没做好,为什么被否定?虽然截止6月底,只留下五六个实习生,但个人认为正常,校招本来就是大浪淘沙。所以我想请教牛人,我到底哪儿错啦,为什么错啦?

诚然,每个企业都无可避免的会存在新人流失的问题,但是案例中的HR显然有些“盲目自信与乐观”了,校招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人才培养工程,衡量指标并不能仅仅止于入职人数,应届生入职到满一周年时的存活率低于60%,企业就会认为是在浪费时间与资源,而案例中不到半年时间,留存率不足10%,显然不能让企业管理者满意。

据媒体报道,校招应届生离职原因分析中,除个人原因外,“与面试承诺不一致”、“学不到东西”、“薪酬福利不满意”、“职场体验感弱”等等离职原因占比比较高。校园招聘是一项从前端到后期都涉及庞大工作量的系统性工程,如果说从宣讲会到发放offer环节主要在于疏通企业高校人才输入通道,那么从入职到试用期培训环节开始就在于影响高校人才流失率了。

因此,企业想要尽可能保证校园招聘的人才留存率,HR可以主要从新员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薪酬体系等方面优化改善,如果明确方向,制定出可行性方案,此时工作强度大,不仅需要掌控和协调好整个工作节奏,很多大型企业一般会配合使用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使用执行,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HR表示,专注大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红海eHR就能帮助企业优化改善后期管理运营,巩固校招成果。

构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提高员工满意度

从offer发放到新员工入职,红海eHR可以助力企业建立人性又规范化的员工管理流程,注重员工体验,比如通过预入职管理功能,新员工在入职前,可以直接通过HR提供的链接随时随地自助填写个人信息,高效便捷,也大大降低HR二次输入信息的工作量;人事业务流程线上无纸化申请,实时查看办理进度,支持移动端登陆,考勤、档案查询、处理消息、通知公告等信息自助实时查询,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提升新员工的企业参与感,为员工赋能,同时,支持员工生日、节假日祝福、加班订餐等员工福利关怀线上统一管理,丰富企业文化。

搭建企业内部人才成长体系,激发效能与认同感

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应届生来说,希望企业提供给自己能够学习和成长的职业平台,因此企业培训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发掘和培养优秀的高校人才,为企业内部人才输送,建立长效机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导师制”,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指定应届生的导师,帮助应届生快速进入企业角色,学习提高,红海eHR系统支持配合“导师制”建立,可实现线上一对一课程管理和效果评价等;同时,红海eHR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线上学习平台,支持Word/PPT/Excel/视频等多种课件上传,员工可在线自助学习,而且能够搭建线上课程培训管理体系,统筹线下课程落地,课程设置、讲师管理、费用统计、报名等可在线上一体化实现,高效协同,实现企业网络学院化管理。

形成梯度薪酬考核体系,实现长效激励

任正非在华为在创业之初,能够吸引到一批骨干人才,不仅仅在于提供了远高于业界平均水平的薪酬,而在于大胆启用“高薪+员工持股+高授权+模糊评价”薪酬激励模式,将“打白条”演变为“内部融资,员工持股”制度。因此,合理规划薪酬分配,落实薪酬管理市场化、等级化、个性化运作,也是很多企业避免关键人才流失的措施之一。

兼顾多元个性化的薪酬制度管理需要精细化处理,化繁为简,红海eHR系统可以支持企业按岗位、能力、地区设置个性化薪资规则,落实多元薪酬机制,智能薪酬核算公式,匹配复杂薪酬规则,自动关联社保、个税计算,高效智能管理,提供薪酬对比分析报告,设置员工薪酬预警,避免关键人才流失。

所有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校园招聘作为大型企业输送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如何尽可能地保证校招的投入产出比,是HR和企业需要突破的人才管理课题,以红海eHR为代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在不断提高场景业务问题解决能力,助力帮助客户攻克管理难题。

阅读(65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