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88923
  • 博文数量: 8
  • 博客积分: 1885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8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5-09-26 20:1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09年(8)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09-09-10 14:42:54

一、自杀、菜市场与四知鞋

尚德于一九五五年二十三岁时,念台大哲学系一年级。其时已备极流浪与飘泊,直接、间接理解和经历了纷争不安的时局。

因为战乱,在沦陷区小学未念四、五年级,直接读小六。初中上学不到二年,数学、英文都是零分,后来自军中退役,心中已经问题重重:

人是什么?

为什么社会烂到这个地步?

在人类历史记录中,人为什么你争我夺?杀个不停?

宇宙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

听说哲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就下了决心非考取台大不可(当时只有台大才有哲学系)。

高中课本一大堆,差不多有四十本书,我日夜拼读。因为不懂,数学公式也是死背;英文字母太长,实在记不来,譬如说international、university等等,我就将字母很多记不来的长英文字,从小字典上割下来,用开水把那些屙尿似的英文字母老爷,送到肚子里。人离不开金木水火土,纸张是木和竹类做的,因为吃字典,这时我证到纸张原来是可以吃的。

每天苦读的结果,头从右边痛到左边,前额痛到后脑,一直痛二十个月,终于很侥幸的考上台大哲学系。

入学一年后,所读的这个那个,对我上面所提出的人生困惑,根本找不到答案。

二年级暑假,我准备自杀。

因为过去的颠沛流离,在军中东迁西移,常常睡在地上,真像狗一样。心想自杀应该找一个比较好的处所,以便安慰自己的灵魂,莫下辈子再成为狗命。

找到了:

台北的新店。

新店青山云雾,流水悠悠,非常秀美,心想这真是一个自杀的好地方,我要拥抱你。

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不算,不算不如没有算与不算一事。人常常都是自己骗自己,既然要自杀,就动手吧,结果却在要动手自杀之前,还想去探索一番:为什么要自杀?

偶然,遇到了叔本华(Schopenhauer, Arthur.1788-1860)写的〈论自杀〉的文章,拿来一看,知道人要自杀的原因,是生存盲目意志强化到了顶峰,不能解脱,贪瞋痴到了极点,心痛超过对自杀时肉体痛苦的恐惧,所以才自杀。

了解了这一层,我自己就想,原来我是在自己整自己,所以没有自杀。

一天黄昏,有一位湖南平江人,名叫黄孟林。他优哉游哉的来到我在新店藏身的竹林,一谈是同乡(我是湖南湘潭人),话极投机。他此时约莫五十年纪,大江南北,江水一身,他的人生实在已经是不可说、不可说了。我问他:「你为何如此有学问与人生阅历?」

他说:「我没有什么学问,但认识一位老师,非常有学问。」

我说:「老师是谁?」

他说:「他叫南怀瑾,你可以去找他。」

黄孟林先生是南老师最早在台湾的第一批学生。几年以前,他回到大陆,九十多岁往生,往生时「哈哈大笑」│这个世界、这个宇宙、一切的一切,对他来说,原来是哈哈一笑的。

我曾在电话中向南老师报告黄先生的「怡然」辞世。南老师当时回答:

「是:哈哈大笑。」

我见到南老师了。

这时他一家四口,全家蜷在一个臭臭的菜市场陋巷里,叫龙泉街菜市场。我一进去,一个不到五坪的小客厅,有两、三把旧椅子。当时南老师不是神采奕奕、灵光独耀、超天超地所能形容。看到我一直笑嘻嘻。

我说:「我会念诗。」(用湖南湘潭音)。

他听后,哈哈的笑。

在民国五十年代前后,台湾非常穷,我只身在台,平常都要饿肚子,没有办法,有时候会去偷别人田里的地瓜吃;不好意思打赤脚,就在垃圾桶里面捡了一双四角朝天的鞋子;穿的也是别人不要的牛仔裤,两个膝盖露在外面;胡子也没有刮,头发蓬蓬的,真像叫化子。

老师问:

「你这是什么鞋?」

我回答:

「这是天知、地知、我知、你不知的四知鞋。」

他听后,又是哈哈大笑。

第一次见面,就这样哈哈大笑、我也笑哈哈的在忘我中,离开了臭臭的菜市场。

第二次再拜访,他实在不忍看我那副脏遢遢的模样,给了我二十块钱。

我问他:

「给我二十块钱,干什么?你自己这么穷。」

他说:「拿去。」

我说:「拿去干什么?」

他说:「理发。」(我在台大,因为穷,一年理发不到二次,所以就养成非常不喜欢理发的坏习惯。)

理发只要五块钱。

我说:「五块钱就够了。」

他说:「你拿去。」

当时的二十块钱是非常有用的,佛法说:「贫穷布施难」。南老师当时真可说家徒四壁,他不但忘记了贫穷,且在贫穷中享受他一生最美好的日子。这话怎么说呢?几个月前,我曾向南老师说:

「您这一生最美好的日子是在龙泉街菜市场。」

他回答说:

「是的。」

在那极为狭小而拘束的空间里,一家六口,左手抱着小孩,右手拿着钢笔,在小小的书桌上写他最重要的三部书:

《禅海蠡测》。

《楞严大义今释》。

《楞伽大义今释》。

累了,就清理一下小书桌,在桌上静坐入定。

这使我想起禅门中寒山的一首诗:

「吁嗟贫复病,为人绝友亲,瓮里常无饭,甑中屡生尘,蓬蓭不免雨,漏榻劣容身,莫怪今顦顇,多愁定损人。」

人不但可以超越贫穷,可以不愁,最深的智慧和真正的自在,往往是在贫穷中衍生出来的。孟子说得好: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我因想自杀,由于这份因缘,见到了南老师,看到南老师那样穷困,还能在超越物质的贫穷中,怡然自得,便决定不自杀了。后来慢慢的跟南老师学习,知道自杀本身就是一种罪恶,会下地狱。

人世间有没有地狱呢?

人非这样、非那样不可,常常困在自己高度意志的强化中,不得自在,这就是地狱。

反过来说,人如果一切恒顺随缘,在智慧和实际人生经验的理解上,又洞悉无缘要随,那就有仙珠走盘,了不可得的「禅」之境界了。

所以禅门祖师维摩诘说:

如果真入禅,那便处处是道场,时时为净土。

我第二次去拜见南老师的认识与感想是:在臭臭的菜市场陋巷里,也有圣贤豪杰的「乾坤」。

二、开封街的寂寞信义路的热闹 太湖的明月

南老师在臭臭的菜市场陋巷里,竟能显露出圣贤豪杰的「乾坤」,我被南老师摄受住了。台大离他的住处不远,走路半小时不到,就常常去打扰他。

老师搬到泰顺街了,泰顺街很多巷子是台大教职员的宿舍,殷海光教授的家,就离老师非常近。每次到南老师那里,不时的有一些客人往访。殷老师也去过几次,有时竟站在南老师居家屋外,思前想后,望而不入,见与不见南老师,陷在极度冲突中,南老师也从不说:请进来坐。只见到他来人即陪,也不知道他要说个什么、不说个什么;要什么或者不要什么。

他的学问究竟在哪里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感受到他真的非常吸引人,我真有些困惑。另一方面,我也受殷海光教授的逻辑思想和西洋经验哲学的影响很深,在政治上也是追求殷老师所主张的路线:「公平、正直、真正的自由与民主」。

哲学系的教授像方东美先生、吴康博士、陈康先生等,他们在学术上都极有专长,讲课无不引经引论、有凭有据,绝不东扯葫芦西扯叶,如此一来,我真不解南老师说话,何以会随着他人的语言,东一句、西一句。

在不解中,我糊里胡涂去台北市开封街听南老师讲《楞伽经》。

从泰顺街走路,搭车到开封街,包括等公交车在内,约莫要一个小时。我和老师匆匆忙忙的吃了晚饭,便上路赶车,这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

听课者不超过十人。南师站着上课,自己写黑板,我听了几次以后,不仅一句听不懂,连一个字也不知是什么意义。

一次上完课后,南师在路上问我:

「听课怎么样?」

我回答:

「无记。」

怀师听后泪下。

当时不知老师为什么有这种表情。

回到老师府上,他非常失望、无奈的望着我。我说了一句:

「老师,你好寂寞。」

师未答话。

不久,老师眼神变了,变得非常深邃,似乎比海底更要海底,说朦胧不朦胧,说不朦胧又是朦胧,脸部整个通红发光,当时我不知道他这种身心的表情是什么?若干年后,我才了解他是在「非想非非想处定」中。

「非想非非想处定」是没有想,并非无「细想」,也就是不昏沉、不散乱、

明明了了的在一切中,又超越一切。

尚德四十八岁后,在台北市信义路十方丛林书院,日夜密集的听南老师讲授将近六年的课,内容包括儒释道各家,也传授道门中特别的修持功夫,这时更重要、非常非常重要的是开讲《指月录》。当时不是冠盖云集、盛极一时所能形容的。听课的人有上将军、名学者和立法委员,也有贩夫走卒、村夫村妇等等,大家在热闹中显示出肃穆,平凡中透出自在,于一般中表现出高贵……。人人都是自动来恭听的,上课上到这样,实是古今中外所没有的,只有用八个字来形容:「妙不可言,有教无类。」

这只有当时在那里上课的人,才能体会到上述八个字。

现在位于太湖边的「太湖大学堂」又成立了。在没有正式启用之前,我参观了该地佳兴无边、意趣深邃的「风光」。

这里来一段插话:

二十多年前,南老师住在美国华盛顿,我进去以后,向他报告:

「这里不能住。」

果然不到三年,他就离开了美国,转到香港坚尼地道。在香港,我进去一看,就说:「此地可以住十年」。

如今他又离开了香港,来到了太湖,创建了「太湖大学堂」。

开学了,南老师讲授庄子的〈马蹄〉与〈胠箧〉。我听完课后的认识是:

「老师在提神于太虚,拥抱一切而又超越一切」。

上课完毕,他说:

「庄子修得好,可以成圣。」

有一天上海石健华董事长问我:

「南老师为什么上这种课?」

我是这样回答的:

庄子哲学有三重点:

一、道不可说,且徧一切处;

二、道通为一;

三、返璞归真。

〈胠箧〉和〈马蹄〉二文很复杂,它涉及道德哲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和立体而圆的心理学。象征性的指出治国理想与方法,社会和天下国家要归到平淡、平凡、平实、平怀、平静,归到自己和天下的本来无事。如汉朝的文景之治,中国的禅门文化等等,都是与庄子和老子哲学相应的。

要人生阅历丰富、读通古今中外重要书籍、彻底了解人性者,才懂〈胠箧〉和〈马蹄〉二文说的是什么。」

浅显的了解「太湖大学堂」以后,我的认识为:

太湖大学堂是:皎然的「明月」。

寒山大师说得好,皎然的明月是: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三、南老师成就了什么?

社会和各界人士称南老师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说他是:宗教家、佛学大师、禅学大师、教育家、实业家、密宗大师、医学大师、国学大师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称赞都成立。

中国传统文化肯定一个人的成就,说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就立德来说,他一生真的是时时刻刻都在做好事。从立功而言,在台湾参与、保存、推广中国固有的精华文化。立言,他著作等身,而且无论行文、内容、文字、语言结构无不引人入胜,本本言之有理,说之有物,绝非空谈或放言高论。未来一定是永久流传下去的,因此说他一生成就了「三不朽」,那也成立。

就尚德做他的学生五十多年来说,我认为上面的说法固然为事实,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在怎样的一种心境下,处在什么样的时空中,来成就这些,这才是更重要的。

总括的说,他的成就是:

在平凡中做心安理得的事,以归到自己本来该有的寂净。

在寂净中摄日常平凡的事,以展示自己应有的心安理得。

这从一九四三年他到峨嵋山闭关时,作的一首诗所显露的心迹,就可以看出来:

入峨嵋闭关出成都作

「大地山河尘点沙,寂寥古道一鸣车。

熏风轻拂蓉城柳,晓梦惊回锦里花。

了了了时无可了,行行行到法王家。

云霞遮断来时路,水远山高归暮鸦。」

既然「了了了时无可了」,一切要来的,就会来;要去的也就会去,所以《金刚经》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如来」就是佛。)

他闭关的时候已二十五岁,这时对人生的沧桑,世事和历史的混乱,也都已经了然于胸,没有什么要了、能了、可了、必了,一切的一切,原来「法尔如是」(春夏秋冬,原来春夏秋冬,去年、今年、明年,还是春夏秋冬,一切在变,整体的未变,自己不在生灭中的「那个」未变,叫「法尔如是」)。因此世俗的成就和名声也者,都只不过是如此如此,跟他相干也不相干。

「行行行到法王家」:信佛、依佛、归佛、成佛去也│住在一切往圣先贤行持上。

南老师年轻时,就已体悟到生生世世、世世生生已无事了。所以他七十多岁从美国到了香港,做了许多方面的负责人,每天几十通电话,客人不断的来往,忙碌无已,我向他说:「老师您还要搞什么?」

他却回答:「我没有搞什么。」

一直到九十岁,修了金温铁路,设光华奖学金,宣扬中国文化,做各类学会的名誉理事长,时时上课讲学……,现在又成立太湖大学堂,年纪越大,却比任何时候忙碌,原来他是「没有搞什么」│老师早已无事也。

那什么叫「没有搞什么」?

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

佛法强调要在无功用行中,行无为法,又超越无为法,自己生生世世救度一切众生,而在认识和修持上,做到如《金刚经》说的:「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可度者」。

这是南老师一生,时时刻刻努力去实现的。

禅门赵州大师八十犹行脚,南老师「九十犹日以继夜,在孜孜忙碌中│没有搞什么」。这就是已成就《金刚经》所说的:「无寿者相」(超越时空)。日理万机,为事在人,成事在天,才能在嵩寿中「机机」入化,在入化中显露「机机」。「机机」也者:成就道种智、一切智、一切智智也。所以:「没有搞什么」。

这里要插话:

我虽然五十多年来叫南公怀瑾先生为「老师」,在我对他的了解与认识中,他可没有认为自己是老师,他常常说,他没有半个学生。因为如此,所以我也就不便说自己是他的学生。

几个月前,我到太湖拜见他,他向人介绍:「这是我的老学生」。

我当时一听,真是惊疑无已。本来不是学生,一下子变成「老学生」,原因是我快八十岁也。他在太湖大学堂上课的时候说:

「你们看那位老先生,满头白发,步履蹒跚。」

我跟随南老师五十多年,交了白卷,他居然让我及格(六十分),向大家介绍我是他的「老学生」。

下面再插一个交白卷也给六十分的故事:

我在台湾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期末考「哲学概论」,教授是有名的范寿康先生,他的《中国哲学史》一书写得非常好,也做过台湾的教育厅长。一开始考试的时候,他就向大家说:「不要作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只要写上名字,交白卷也给六十分。」

我一生不喜欢被考,也不喜欢考人。当时心情非常不好,一听交白卷也及格,马上把考卷送上讲台,全堂一百多个学生,顿时哈哈大笑。台湾大学的大教授就是大教授,我交白卷,范老师还是说话算数,给了我六十分。在此向范老师顶礼。

南老师考我五十多年,我全部交了白卷,他居然也给我六十分,叫我一声:

「老学生」。

他真是历史上超级大教授也。

现在我幻想一种情境:未来平剧中有一出戏,戏名是:

「老学生」。

一位九十岁身如嫩叶,至为矫健的智者出场,翻了几个腾空的大跟斗,然后朝着那位将近八十岁的老学生,大唱一声:

「呀!」

「老学生啊!」……。

南老师的一生,由成就自己的一种高贵人品,再由高贵的人品往上提升,发为一种「风格」,慢慢的社会各界欣赏、接纳他的「风格」,从而在各方面构成了一种风尚。汤木安先生在一首词中,描写南老师的「风格」,至为写实与传神:

「寄迹蓬莱屋数椽,游艺书田,闲话桑田;亦儒亦佛亦神仙,着意逃禅,放意安禅。坦荡襟怀至豁然,俛仰樽前,蹀躞花前;时来佳客共留连,不是诗颠,便是词颠。」

人的可贵要在建立自己的风格,而建立风格,最重要的首要条件是免除庸俗。这在南师一生的成长、修为、行持……等等,都是至为高贵的。

南老师的风格、高贵又有那些呢? 尚德才疏学浅,只能就自己亲身和他的交往过程,微微的提到一些,有下面重要的几点:

甲、不朽理朽气。

我有一位表伯,名叫杨绵仲。他一生为蒋介石先生找钱,做过财政部长,但晚年在台北穷得几乎饿死。一天有一位湘潭的同乡,做了蒋介石的秘书,跑来向我表伯说:

「绵公:我现在做蒋总统的秘书,任何地方都没去,只有特别来看你。」

那位秘书走后,我的表伯就说:

「你看那个人,多朽理朽气,做个小小的秘书,就以为自己了不起,说话不三不四。」

尚德在南老师处,遇到许多达官贵人,其中包括王升将军,还有几位上将。有一段时期,每天下午和他们一起打太极拳。

有一天,萧政之将军和我说:

「你去看看马纪壮先生吧!」

这时我正在失业。当时心里感想是:「马先生是总统府的秘书长,我去看他干什么?」

更重要的是,南老师几十年,从来没有和我提过任何一位达官贵人如何、如何,我为什么要去看他呢?

在读大学时,一天杨管北先生向我说:「你在南老师这里鬼混什么?我给你一张船票,到美国留学吧!」

当时我心想:「美国算什么,南老师又没有要我去留学。」

这里再说一说,南老师修为「高藐」的故事。

听说蒋经国先生一直要见南老师,南老师就是不肯。一日,蒋先生忽然驾到,他只好在蒋先生的座车中会面一阵。

再来一段插话:

在大学时代的朋友中,朱文光大师兄修得最好,后来他成为南老师的左右手。令人遗憾的是,他随南老师到了美国,不幸早逝。南老师曾嘱咐我,写一篇纪念他的文章。我曾忧伤的提笔三次,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有一点绝对可以肯定的是,从他和南老师的交往、行持、诚恳、负责、谦虚、努力与深藏中,他在种性上,绝对是大有来头和修养的,在道门的果位上,也应该很高。

在此谨向文光大师兄诚诚恳恳、恭恭敬敬合十顶礼。

乙、破除迷信与杂学老爷。

人若无知、自大、狂妄,必让自己陷在迷信中。

什么是迷信呢?

不能说的要去说。

不能做的要去做。

没有的说成有。

有的说成没有。

要不然就非坚持有或者坚持没有不可。

迷信者:众生也!

……。

从南老师一生的行持和生活中,深深的感受到他超越了上面所说的几点。

无知的反面是「有知」。人有知了,就自然会成就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会显示出苏格拉底所说的:「我不知道什么,我只知道我不知道什么。」

南老师有知识,这从他的著作可以领会出来。在他一生的行止中,即不多不少的透显出知时、知量、知力、知势、知变……。

人不自大就会谦虚。八八六十四卦没有一卦是好卦,只有谦卦是好卦。南老师是超级大教授,但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老师,且常常告诫人: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他的学问极深、极广、极博,都表现在事实上。就尚德的体会来说,他真是在历史上极少有的「杂学老爷」。

汉朝大儒董仲舒搞杂学的谶纬之学,南老师不但懂得谶纬之学,什么算命、八卦、三教九流的知识、各门武术都精通,所以我认为南老师是饱学之士以外,最大的成就是杂学。因为那实非常人甚或一般的豪杰与贤能之士所能望其项背的。南老师是深知正学之外的「杂学老爷」。

孔子「每事问」,又说「他不如老农」。南老师是「每事学,老而更学」。

他一再说,学佛必须了解科学。

这就是不断破除且不在迷信中的南老师,是历史上最有成就的:杂学老爷。

丙、最佳灵骨塔。

做过财政部长的杨绵仲先生,有一独子,名叫杨汉之,他也念台大哲学系。因为军训和体育没有过关,所以没有毕业。没有毕业,就去当和尚。他父亲这时已六十多岁了,一生奋斗,独子做了和尚,晚年又穷,非常凄凉。在这段期间,我曾去看他,老伯一句话也不说。不久他生病了,住在台大医院的三等病房(也就是最挤的病房),不久去世……。《金刚经》说,一切都是梦幻泡影,我表伯一生,可资为证。

一天,表哥杨汉之跑到南老师那边,手上提了一个包包。南老师问他:

「你手上提的是什么?」

他回答说:「我父亲的骨灰。」

南老师声音非常柔和的说:「你把你父亲的骨灰提到我这里来,干什么?」

表哥杨汉之说:

「老师,我看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我父亲的骨灰,只有你这里,还可以放放。」

……。

南老师无语。

过了些年,表哥自己也因糖尿病去世了。

现在不知他父亲的灵骨到那里去了。当然也不知道我的表哥灵魂归向何方!

只知道他把南老师住的地方,当做圣地。

我也只知道在过去的历史记录中,并没有谁会把别人的住处,当作自己父亲骨灰的最佳灵骨塔。

有人要把父亲的骨灰,放在南老师家,这也应该算是南老师,一生在滚滚红尘的错乱时代中,另一种妙不可言的大成就吧!

丁、教育与十方丛林书院。

整个人类的问题,实际上是文化的问题。文化问题的核心,又落在教育问题上。

当今之世,整个人类文明,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是成功与适切的。

就我所知,南老师奉献一生的心力,重心在文化教育。在他的各类著作中,一再强调除了要发扬中国传统的菁华教育文化外,更要重视西洋文化的科学成就。这些年来,他推广儿童读经,也重视许多西洋传统文化的经典,鼓吹儿童应一并熟读。南老师极希望追求和平文化那部份的中国传统,能影响西洋达尔文思想文化的老路。透过教育,能使东西方的精华文化,平衡的调和在一起,俾成就人类全体的安居乐业,厚德利生。

走笔至此,思及南老师的最大成就之一,是在十方丛林书院所贡献出的教育。

一九八O年夏,章克范师兄和从智法师(即首愚法师),要到台中雾峰万佛寺,商讨成立十方丛林书院问题。南老师说:「也叫张尚德去。」

到了万佛寺,三人一起商讨。从智法师原来计划招收国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学生来受教;我建议收学士、硕士、博士生,已经是教授、副教授级的,便为正、副研究员。

就这样,香港仁能书院院长洗尘法师来台,当了十方丛林书院院长;南老师为导师,并赐给我一个「高研部主任」名义的职位。如此,使我有机会在南老师身边,日夜受教。后来书院在南老师离台后由从智法师接手,继续发展为十方禅林。

韩愈对「老师」的界定是正确的:

师在「传道、授业、解惑」。

十方丛林书院是民间的,也没有立什么案。在没有立案的情况下,从智法师在联合报登了一篇招生的大广告,四面八方的人,如潮涌般的到来。每次上课,宽大的教室,仍然容纳不下,只好用扩大器传送至另外的教室。

十方丛林书院的教育包括一般文化与各科佛学课程,主要的是受南老师传授的禅门教育,可以分几方面来做介绍:

1、学生在教育程度上,从小学到超博士。

2、在年龄上,有高中的年轻人到七、八十岁的老翁。

3、在身分上,有工人、开出租车的司机……,至各方领导的菁英领袖。

常常遇到参加听课的人对我说:

「南老师是:国宝,国宝!」

时至今日,我认为南老师是世界之宝!

教学的内容依韩愈所说的,分成传道、授业、解惑三部份:

南老师二十五岁证道。当时证道之后,逢人就打对方的耳光,说:

「这个就是,这个就是……。」

有一位在房里看书的人士,无缘无故被南老师打了两个耳光,而且听到他说:「这个就是,这个就是……」。

便急忙回答:「南先生,我不是呀!我不是呀!我没有悟道啊!」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庄子言:「道通为一。」

孔子的道:「一以贯之」。

南老师在峨嵋山闭关三年后,就以传道为一己之重任了。

尚德四十八岁在南老师处,日夜受教,将近六年,透过禅门的静坐方法,证到了:「道虽不可说,但是可证的」。

从哲学的语词来说,「道」就是形而上的本体。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说:

「本体是不可知的」。

我认识到透过东方禅门的方法,是可以证到形而上的本体的。这有两个条件:就是要有「善根」和「明师」的指引。唐太宗之所以能成就贞观之治,其时,「善根」人士特多也。

虚云大和尚是茶杯掉到地上而悟道。

诗僧八指头陀年轻时放牛,看到一树桃花,瞬间随风飘落,感人世何其无常,因而有所证悟。

五祖弘忍陪六祖惠能深夜读《金刚经》,读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便大彻大悟。

南老师说《金刚经》的核心重点是:

「善护念」。

「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永远护念「菩提」,也即归到常乐我净的「常寂光」,普照一切,而又超越一切。

「菩提」,觉也。觉己、觉人、觉物,也即是《中庸》所说的: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归于诚,显诸诚,便是「善护念」。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覩明星而悟道。悟的是什么?悟的是: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无所住」是「性空」;「生其心」是「缘起」也。

六祖惠能的「悟」,和释迦牟尼佛的「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一切因缘生,因缘灭;一切因缘灭,又因缘生。 

凡夫众生不了解这一点,便常常困在烦恼与痛苦中,不知自己本来清净。也不知永远要依自己存在的内涵、式样活下去,这才是自己的根本问题所在。

这样一来,本来无物、然又流水悠悠的「这个、那个」,即无事、清净的本体(如来法身),却离自己那么遥远,此实至为可浩叹者。

佛经说:人有罪。什么是「罪」?烦恼、痛苦,就是罪。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了这些以后,便说:

「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这就是众生不知自己本来是佛。因为永远抓住自己盲目生存意志衍生出来的欲望,便证不到这些了。所以祂又说:

「众生实至为可怜悯者。」

现在述说一下自己:

我曾经想作总司令、皇帝和成佛。

考取台大后,写了两句话激励自己:「数十代帝王常在腹中吞吐,亿万里江山总于笔下徘徊」。

后来发现,我什么都不会,只是要的比任何人都大、都多,成为心理上的虚幻巨人、行动上的最大懦夫,我痛苦不已。

我在南老师十方丛林书院参加禅七时,一天清早静坐,南老师正在座上开示,忽然有一种念头涌上来:「我的痛苦与烦恼,是因为我永远要。若我什么都不要,那就任何痛苦都没有了。」其次我深深的体悟到「道」不是静坐才有的,「道」正如庄子所说的:「无所不在」。

这样一来,六祖惠能所证到的: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无动摇。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便顿时在我脑海中层层浮现……。

我立即下座,在大禅堂旁的小房间里哈哈大笑。南老师立即叫我出来,当着大家的面,痛骂我一顿,骂了一个多小时。

在此更须一提的是,在我没有出现上述情况以前,尚德已经在南老师处有过「动地发光」、「身心俱亡」的经验。之后又恭逢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等现前……。当然,这些也都是自己心意识的变现,正如《红楼梦》所说的:「幻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经过了这些以后,南老师一次举行小型禅七,有洗尘、显明、金山诸大法师参加,章克范师兄与从智法师也与会,我有幸作陪。有一回正要入定,南老师站在我身旁,约莫二十分钟,忽然说:「往圣先贤在一个时代面临苦难之际,总是舍己为人,去救一个时代,……。」在南老师如是激励下,我便泪流满面的发心了。之所以泪流满面,我深知自己,不够资格发心,师命难却,勉为从命。

诸佛菩萨见面,都彼此问几句:「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气力调和、安乐住不?世事可忍不?众生易度不?」我又何许人也,岂敢「发心」。

有一大问题:

前面提到一些非感觉、逻辑和直观所生的不可思议境界,说它是真的,你看到了吗?没有人看到,只有真为明师的上师,已经先于你而看到。真正的「明师」也者,要有与佛、成佛和往圣先贤一体的情怀,又要有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的手法,在荆棘丛中、月明林下,都是识途老马的过来人。

所以在禅门文化中,从来是老师考察学生,学生也是观察老师的。一句话:

「都玩真的」。

不过,我无善根与智慧,观察了南老师二十年,白白的浪费了最宝贵的一段光阴后,才完全相信他。

一天南老师向我说:

「你二十年前,像现在这样,多好。」

在此,要特别强调的是,尚德向来是一位深信西洋哲学经验者,不但不喜欢迷信,且对迷信非常不屑。上面所述的种种,都是透过自己甚深的静坐亲证的。

古今中外往圣先贤及道门中的人物,有许多人也都亲自证到本体。所以南老师曾经说:

「这个是圣贤之学」。

问题关键在禅门的一句话:

「打得念头死,方得法身生」。

「法身」就是哲学上的本体

又说:

「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个人」。

可叹的是:

有太多的人,到了「黄河」,还不死心也。

这些就证道的过程与功夫来说,话长、话短,永远说不清,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就不必说、不能说、不用说了。

因为不可说也,所以︱

「维摩诘」无语。

在「无语」中,我还是要大声告白,南老师这一生最大的成就之一,是用禅门的方法,帮助一位醉心于西洋经验哲学者,去体悟形而上的本体,这是无法用西洋经验哲学方法证到的。此在东西方文化的汇合来说:

我是真的感受到了。

未来东西文化汇合的契机所在,南老师早就看出来,也点出来了。有一年,几十位英美高级知识分子,参加我举行的静坐,我全用《新约圣经》念诵「哈里路亚」,参加的人说:

「God is Coming!」(神来了)。

这时,我便说:

「神就是阿弥陀佛。」

于是大家便开始念「阿弥陀佛」。

行笔至此,就必须述说阿弥陀佛、南老师与我之间的因缘了。(待续)

在南老师一生的著作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本书是:《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内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全书的整个内容,可总括为一句话:「永远没有自己、生生世世在慈悲喜舍中为众生服务。」

佛法的重心有两点:「人无我」和「法无我」。能做到没有自己,永远欢天喜地的为众生,那就是佛与大菩萨 了。这里要提及阿弥陀佛、南老师和我的因缘。

阿弥陀佛的重要性,不全在其净土,而在其「四十八大愿」。若有气派、心量与智慧,未必见得要去净土。大禅师林酒仙就不想去净土,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酒喝(一笑)。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就是「舍己为人,永远为众生服务」︱这就是愿力。所以说:「愿力生不可思议境界。」佛法的大秘密内容,就在愿力上。

「永远舍己为人」,便是大密宗,也就是佛。究竟说来,常乐我净,无己为人,实为密中之密。因为四十八大愿,就是阿弥陀佛;也就是说,没有四十八大愿,便没有阿弥陀佛。

尚德四十八岁参加南老师的新春禅七后,初步体验到动地发光,身心俱忘,生大欢喜。之后,老师把他曾经讲过的〈阿弥陀经〉录音带,嘱我整理。在禅七时,我的「动地发光」,是因为他念了几句「阿弥陀佛」而「导引」出来的。(动地发光,不是「道」。)

要强调的是,南老师从不随便念咒、念佛。我在十方丛林书院学习后,有一天吃过晚饭,他要我和从智法师坐在禅室,他则在佛坛禅座上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

念着、念着,老师忽然全身化作虹光,整个化为准提菩萨。

我当时深感疑惑︱这是怎么一回事?便向右转头一下,再转回来一看││南老师简直就是准提菩萨。

在此插一段话:

南老师到美国时,嘱尚德传「准提法」。因感自身福德浅薄,功力未逮,传此密法,尚非时节,故直到如今,仍未从命。

佛经说:大成就的圣者,会示现法、报、化三身。「法身」是本体,前面已稍事谈论。「报身」就是指在修持上的成就。成佛先要证到法身,然后发愿,再历劫修行。所以释迦牟尼佛的报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南老师的报身,是非常非常好的,能化为准提菩萨,那就是化身的一种成就了。不仅如此,我在十方丛林书院静坐时,有一次在我的境界中,释迦牟尼佛和南老师忽然同时现前……。

又有一次,我在一间暗室静坐,突然通室明亮,物件分明,阿弥陀佛就在对面。我向南老师报告此事,他「无语」。

后来才知道,这是自性的心光作用。南老师在一本重要的书《禅海蠡测》中,对心光的叙述是这样的:

心法与光

1、物理学之光

「现代物理学之言光,凡发光之体,谓之光能,光有辐射折射等,光波互为干涉,光速至快,科学计程称谓光年,凡物皆在发光,祗因光波振动,而使光波之长短不同,乃有种种颜色不同,其为光者一也。复谓自然光则徧满空间,本此等原理,应用于事物者,洋洋乎大观矣。」

2、本体功能

「自然光者,徧满空间,红、橙、黄、绿、蓝、靛、紫,皆光之色相,亦光波振动所变现。自然光之光能,即为本体功能显现,与力俱生,含照万有,日月星辰等发光体,皆藉本体功能自然之力而放射光能,其力尽时,光亦消散。万有亦秉此事理而存在,亦随时在振动,我人心身,亦复如此。」

3、心意识与静定

「光之在人,曰神。心意识生起念力时,即有光之放射,唯非肉眼形器所能见。而眼之与心,互通作用,故心念静定,精神强盛者,目光炯炯,心邪则目邪,衰老则目昏,孟子所谓观眸子而知心者,良有以也。故佛法教修习禅定之人,『回光返照』,『内观其心』,皆藉光之作用,而使渐返于本体之方法也。密宗『妥噶』(看光)、『光明成就』等法,亦即用此方便。禅定法门,初以两目垂睑,先使目光凝定,目光宁静,即不攀缘外物而逐色相,心念虽动,力渐薄弱,迨心目之光凝定于一,即至心无念可起,目无相可见,住于初禅。如初得定者,用功致力既久,必色泽光鲜,目光定而有神。盖心目静定于无念境上,心身念力少有波动,既少波动,乃保持其饱和状态,若能保持饱和状态,自然减少放射。故得精神充沛,色泽光润,此乃自然之理,不足为异。」

4、光影门头与魔境

  「若在禅定过程境中,心身内外,发现种种幻相之光,即为念力未定,心力交互于动静之间,摩荡发光,统为幻相。禅宗名为『光影门头』,『弄识神影子』。此如人以手揉目,可见面前点点星光,体弱力衰,亦可见空中光或圆圈。此皆心身病态,未可认为奇迹,若一着此等,即成魔事,被幻觉错觉所转,而成心理变态之精神病象矣。」

5、初禅境界

「凡修习禅定有经验者,初则目光最不易定,心念亦随之不止,迨将定时,目之与光,必如有外力骤使之返,乃入于宁静之境,心身两安矣。然虽至目光静定,心念无起时,亦但属初禅境象,及乎外观无相,人物天地,皆如在梦幻光中而观,一切觉无实体之存在;此时心身愉悦,无与伦比,虽视而不视,心而无心,用功至此,往往自谓已见本性,孰知此犹为『光影门头』事也。」

6、常寂光

「心身二者,已稍接近本体光力功能,犹为未是。然后心身内外,与自然光能同成一片,久久定深,返于本体无相光境,则常寂光现,实相无相之体以见。而此中过程,微细难言,要在学者之实验体会。苟至于此,与见性明心之事,犹逈无交涉,必如楞严经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非见所及。』若能如此,方许有少分相应矣。」 (此乃证而未证之谓)

7、乾坤马一毛

「故以佛法而观空间之自然光,及物体个别之光;在物言物,则今日物理学所谓之光学知识,洵有所见;若以光透心物一元之本体而言,尚未能确为究竟之论。盖如来藏性,性自发光。唯体性之光,寂然无象,非视觉仪器可见,名曰常寂光。亦曰法身之光。其体空而常寂,以光名者,顺世间之习称也。然此实非通常光明之光,常光寂然,先宇宙万有而常住,唯常光流注,静力饱和而忽动;动力与光热俱生,此之光明,即我人视觉仪器而测可见者;明暗代谢,昼夜往来,皆自然光之盈虚消长。而明暗皆为光也,以光波振动不同,复生种种光色;万物藉之以资生,非光能生万物,实为同体而互为用也。个别光体,振动放射,力尽时即消灭归于自然之光,自然光则返于空之体性。生灭旋轮,祗是本体功能运行不息之现象也。以此旷观宇宙,真有『身世蜩双翼,乾坤马一毛』之感矣!」

8、静极光通达

「人之心目为咎,念念生灭不休,目如照相机,心如摄影师,以机照像,留影而起分别者,我人心意识之作用也。如是念念旋流,心光振动频繁,从朝至暮,无有已时,使心光放射消耗而终归于无。迨生命灭时,即沦于黑暗状态,此明暗代谢,如旦暮往返,永无停日。故须假定慧之力以凝之,使返于常寂光体,则可不随生灭明暗之迁流,而能自为之主矣。经云:『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通乎其理,明乎其事,则于物理学所言光学,可推究其未及知者矣。」

由南师上述极极重要的一篇表述,全为修禅成佛实际的功夫境界。水中盐味,色里胶青,要在各人自身去领会、参悟和实现。

述说了在十方丛林书院,受南老师教诲,多少领悟了一点道学后,现在再

述「授业」与「解惑」部份。

谈及「授业」与「解惑」,使我想起孔子所说的,在一生中成长的层次问题: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踰矩。」

这个层次,也可以说是孔子本人,在人生实际生活经验中所累积的认识。

「三十而立」,立个什么呢?

在尼采所著的《超人》一书中,首先就说,超人三十岁的时候,离开了「故乡」和「故乡的湖」。尼采的这一象征、记述性的描述,说明了超人在三十岁的时候,已在家中,完成了做人的基本道理。「故乡的湖」,表示他与「故乡」和「湖」是同一的,他已与自然合而为一了。但这对人生的理解和成长还是不够的,超人要在三十岁时上山修行。十年后,他将自己变成了「婴儿」。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孟子也说:「四十不动心」,超人成为「婴儿」,应验了老子所说的,道人的条件之一就是「复归于婴儿」。

现在再回过头来说:

「三十而立」,究竟「立个什么」?是否「三十」一立,便拥有了老师所传

的「授业」呢?

尚德在十方丛林书院时,南老师一再向我说:「你要站起来。」从世俗的观点来说,我过去尽一切的努力,勉为教授,我为什么还没有「站起来」呢?

人的一般立足点或成就,可以分成:职业、事业、志业和超志业(禅)。职业很多,肩挑买卖、清道夫……等等都可以是职业。人只要勤劳吃苦,省吃俭用,就可以无怨无尤、心安理得的过一生。事业呢?实业家……等等。志业就是历史上留名千秋万世的人物了。超志业应该是成佛、成超人而又不认为自己是佛、是超人。历来禅门中的人物,属于这一类。不过,这并非说禅门中人,皆为佛、为超人,意在表述一种理想。

那么,南老师要我「站起来」,我始终不知意义为何?

南老师离台后,我每天上午拿着木鱼大敲大喊:

「老师:我怎么办?我怎么办?……。」

一天忽然想起他要我「站起来」的意义,应该是在行动上,无私无我的为众生做实际的服务,我便开始从事学习举行禅门的禅七了。

至于说及南老师的「解惑」。他在各门各类知识上,提供了无数的解说,每本书都极精到,尚德将会在下文中,稍事提他解释的《楞严经》与《楞伽经》。几十年来,中外各类人物,遇到在人、事、物上的任何问题,都去请教他,南老师实是解惑大王也。

庚、总算有理想。

以上我只稍事提起南老师的一些成就,如果要细说的话,他在每一方面的成就都可以写一本专书。例如他早期最早的时候,写一本小书叫做《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目录是这样的:

引言

社会学里的社会

东西文化不同的社会

宗法社会的辨别

结论

佛教原始制度的简介

禅宗丛林制度的由来

丛林制度

一、丛林的规范

二、丛林的风规

三、丛林以修持为中心的禅堂

四、丛林清规的遗范

丛林与宗法社会

丛林与中国社会

丛林与帮会社会

结论

《金刚经》三十二品偈颂

《金刚经》偈颂自话

自讼耻为师示诸子

全书虽然字数不到五万字,在介绍和强调其中心意义是,中国的禅林文化成就,是将儒、释、道、农、医和各类杂家文化,溶为一体的一种生活。最重要的是工团生活也在其中。

……。

究实说来,中国数千年来,各门各派精华文化的成就,其后,实由禅门文化吸收、融会发扬且贯通在一起了。所以说,这半个多世纪以来,最是具有理想的有心人, 认为

南怀瑾先生实为第一人。他既非如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非胡适一帮的西化派。而是在认识和力行上,主张中西精华文化应融汇合在一起。

可惜的是,南老师在台湾五十多年前,就推出《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一书,说明禅宗丛林制度,能让人回到本来平静、高贵、心同、理同,生活清纯、素朴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从而间接与潜在的陶冶整个社会,大家安居乐业。但因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变迁、人性的杂化与疏离……等等原因,使得禅门丛林文化已消失无影无踪了。

南老师是非常有理想的。

这里插话:

在十方丛林书院时,一天他向我说:

“你总算是有文化理想的。”

但禅门丛林文化,如何重建呢???

南老师在肯定 有理想之余,第二天我走向他的办公桌旁,他将随兴写的一首诗给我看:

“世事如麻乱,

心愁动剑鸣,

徘徊翻贝叶,

寂默住无生。”

从上首诗看来,南老师这一生,不是寂寞、无耐而又知“其”不可为而为的。

有一天,新闻刊载南老师要建“金温铁路”, 曾向他报告:

“老师,您这才是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

老师回答:

“文化铁路更重要。”

南老师已九十嵩寿,仍在为建设整个人类的文化铁路作努力。

这里又要插话:

究实说来,满清入关后,乾隆、嘉庆时代的文化成就,比之唐朝的贞观之治,实无逊色。之所以有此成就,在康熙打好立国基础后,雍正皇帝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互用、而又归到本来清净无事的禅门手法,治理天下国家,才有其后的乾隆盛世│四库全书的文化成就,条件很多,但最重要的条件是: 

有大禅师雍正皇帝,在他深解人性而又博古通今的学问下,已打好“文化铁路”的相当基础了。

雍正皇帝乃大禅师皇帝也。

从中国人近四百年的成就来说, 认为雍正皇帝实是第一人。

下面介绍在禅门文化中,南老师在著作上所作的莫大贡献:

辛、二楞子。

南老师称自己为“二楞子”。

“二楞子”者,是他在生活上、时代变迁上,所面临的最为艰苦时节,所写的二本书:

《楞严大义今释》,

《楞伽大义今释》。

所以他称自己为:

“二楞子”│圣者之子、法王子也。此所以:

“行行行到法王家”。

在佛法未传入中国以前之学术传统的经典中,《易经》应是经中之王。孔子说:“七十学易”。“七十学易”也者,人生的阅历已经丰富,智慧也已到了高峰。由是孔子树立了一标竿:

任何学易者,绝对不能不深研孔子所著的《十翼》。

在佛法经典传统中,悟道的《楞严经》为经中之宝,任何真学佛者,也绝对不能不深研《楞严经》。此经之所以为经中之宝,理由如下:

一、指出众生永远在自我执着的烦恼中;

二、之所以如此,因为不知自己本来是佛,本来清净;

三、人世间没有太多的是非,只要是凡夫,就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的业力和习气中,轮回不已;

四、人都是抓住外在的表象,不知一切无常,本来虚幻;不知在无常的“底层”,又有超越无常者;

五、设若能超越无常,归到存在底层之“本体”(即清净如来藏或称真如),便能解脱人的存在之痛苦与烦恼;

六、一旦解决了自己痛苦与烦恼,清净真如起用,便能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也就是事上随缘应照,慧上无缘要随;

七、理上了解且事上证到了上述六点,便是初步证“道”即悟“道”;

八、这时便会洞悉,所谓“悟”者,原来是悟个“没有悟”,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清净如来藏的某种功能作用的变现而已;

九、由是便知,一切的一切,原来是“了不可得”;

十、不过,虽然说是“了不可得”,人一旦还存在,身还是身,心仍是心,那何处来的?

十一、我们从父母那边所来的肉体,只不过是如十方虚空中,吹一微尘而已,全是由于原始无明最初盲目意志(阿赖耶识│生命的种子)之一念,自己作不了主的妄动│投胎也;

十二、这种盲目意志妄动的投胎,悟道的《楞严经》将其称作“背觉合尘”;

十三、一旦“背觉合尘”,《楞严经》说,这是“淫根不断”,一切的“尘劳”,便由之而生了;

十四、“淫根不断”,那不管你如何、如何,一切一切的修为与努力,就会如蒸砂煮饭;

十五、所以要“离尘合觉”;

十六、“离尘合觉”就是回归到《大乘起信论》所说的“本觉”;

十七、要回到“本觉”,就要知道如来藏,本来唯妙觉明,且圆照法界,这就是《大乘起信论》所说的“始觉”;

十八、“觉”了,透过修持的功力,自会洞悉一切的一切,原来是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道通为一”;

十九、一旦洞悉“道通为一”,《楞严经》所称的“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于任何时,“现宝王刹”,便会自然现前;

二十、这时,原来生生世世有罪(烦恼即罪)的凡夫之狂性,便会自歇,这就是菩提;

二十一、成就了菩提,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便能随时可在或不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中,而且六根可互相为用。《楞严经》说:“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诸余五黏,应拔圆脱”│这就是转识成智的功夫与过程;

二十二、六根都能互用了,在功夫上,可超越感觉、直观、理知、宗教经验等等的生生灭灭、灭灭生生的过程与作用。

二十三、成就了上述“二十二”,便会常光现前(请参考此文南师所述“心与光”);

二十四、常光一现前,根、尘与识心,就会应时销落了;

二十五、啊!众生之不得解脱,实为想相为尘,识情为垢│此乃至为可怜悯者;

二十六、若能远离想相为尘,识情为垢,则就立即归到自己的“本体”(哲学术语),也就是《楞严经》所说的“法眼应时清明”。于是便能契印“无上知觉”,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二十七、这样一来,十方国土,便皎然清净,这就是大菩萨和佛的境界;

二十八、在如此境界中,便像琉璃一样,内悬明月,身心快然,获大安稳,一切如来密意便皆显现,这也就是在常寂光中,常乐我净,遍照一切;

二十九、臻至这步田地,便是归到“无生法忍”│远离生生灭灭、灭灭生生,人无我、法无我而又在慈悲喜舍的无为法中,超越无为法也;

三十、契入“无生法忍”,若“发真归元”│即归到形而上的“本体”,也就是归到佛法所称的“寂灭、真如、涅槃……等等”(都是同一种内涵,用不同名词描述),此时,即使是十方虚空,也都销殒;

三十一、到了连虚空也销殒,成就了如此的功夫境界,自己就会像净琉璃一样,内含宝月;

三十二、如此之“境界”,便是圆满菩提了;

三十三、所称“圆满菩提”,实也是“归无所得”;

三十四、结论便是:

“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我们之所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存在,原来是如来藏识变现的功能作用,要销落或转掉如此之功能作用,非从有形的色身着手不可(亦即借假证真与归真)。主观和客观的存在,在理上可以顿悟,但是要知道,原来是悟个没有悟,即归无所得,所以《楞严经》说: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又说: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在事的修持上,那就要历劫修行,不是一下子可以除掉的,而且它是从罗汉、辟支佛、菩萨、佛,一步一步上去的。

以上大部份是依循和理解南老师的〈楞严串珠〉所作的解释,指出悟道的《楞严经》的重要关键。

《楞严经》中二十五位圆通都是悟道者,全是从色、受、想、行、识五蕴去作证悟的。例如第一位的憍陈如,他就是从参证苦、集、灭、道的四圣谛而悟道的。苦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色、受、想、行、识)炽盛苦。人永远陷在八苦中,就是集,“集”即永远在自我恋中的永远要、永远抓也。不要了、不抓了,就是“灭”。超越了苦、集、灭,不是“道”,那又是什么呢?

《楞严经》一书, 在十方丛林书院时,南老师曾嘱我陪同书院的诸师兄弟阅读完毕,后来我又在台北作了一次公开的解释。

说悟道的《楞严经》是印证悟道的经典,那要问:

“如何悟道呢?”

回答:

“二十五位圆通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我们。”

在《楞严经》中,二十五位圆通的证道,是有证道的深浅层次的,第一位是上述悟四圣谛的憍陈如,最后一位则是从闻思修三慧,彻底证道的观世音菩萨,他对释迦牟尼佛所报告的证道是这样的: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观音法门,重在耳声法门。南老师在《禅海蠡测》一书中,对观世音菩萨的耳声法门,有最精辟的解释。释文特引如下:

“耳声法门:约有内外二种:内则自作声音,如念佛念各种经咒等;此复分为三:有大声念、微声念(经称金刚念)、心声念(经称瑜伽念)。当念此声,即用耳根返闻其声。初则声声念念,渐渐收摄,终归于专心一念一声,即得系心初止。外则任缘何种音声皆可,但最好以流水声、瀑布声、风吹铃铎声、梵唱声等。凡缘音声,最易得定,《楞严》二十五位菩萨圆通法门,独以观音为最,故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当初专一声音,不沉不散。已得定矣,持此有恒,忽入寂境,于一切声,皆不闻矣。此乃静极境象,定相现前,经称‘静结’,不可贪着。当离动静二相,不住不离,证知中道,了然不生,则已由定而进于观慧之域矣。慧观闻性,非属动静,不断不常,体自无生。然此犹为次第渐法。若禅宗古德,不历阶梯,一句了然,言下顿悟,闻声解脱,忘其筌象者,为数至多,故禅门入道者,统皆谓观世音法门可也。如百丈会中,有僧闻钟声而悟,百丈即曰:‘俊哉!此乃观音入道之门也。’他如香严击竹而了,圆悟见雉飞而知声,又若圆悟勤之‘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又如举唐人艳体诗曰:‘频呼小玉原无事,祇要檀郎认得声’等,皆于言下证入,伟哉胜矣!世之修习耳根圆通者多矣,于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句下死者,亦复甚众。纵然离外境音声,了不相关,自能寂然入定;孰知定相现前,仍为静境,不了自心自身,皆本来在于动静二相之中,犹为外见,若能超越于此,可许入门矣。”

在二十五位圆通中,第二十三位是弥勒菩萨的“唯心识定”。南老师对“唯心识定”引了一注解:

“蒙钞引云,唯心识定者,唯遮境有,识简心空,唯有自心,心外无法也。”

然后第二十四位便是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章,成就“念佛三昧”。南老师也作了一注解:

“念佛三昧,有事有理,事念则专注一佛,念念相续,念久成定,名曰三昧。理念则正念佛时,反观自心,观久心开,名曰三昧。”

在此要特别指出的“唯心识定”和“念佛圆通”,是透显出观音法门的先行条件,是必要条件,而非充足条件。到了成就观音法门,就完成了大菩萨必要且充足的条件了。

待观世音菩萨向释迦牟尼佛报告了其所成就的法门后,释迦牟尼佛的妙喜,不是用语言文字所能形容的,文殊菩萨对观音法门赞赏之至。释迦牟尼佛乘文殊菩萨赞叹之余,便念出了“楞严咒”, 曾陪同道友修念楞严咒,且写〈修楞严咒的道理〉一小文。

释迦牟尼佛在诵念楞严咒后,又提出了十大阿罗仙人,《楞严经》到此阶段,仍提到仙人,旨在指出:

成佛要先成仙也。

然后又指出了“五十种阴魔”(指修证功夫的次第)。南老师曾将之细心集述一起,名“增补楞严法要串珠修证次第”。这一资料至为宝贵,是南老师早期治学结晶中的结晶之一,因特引如下:

“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隳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沉。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沉孽。保绥哀救。销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岐路。

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精真。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忘。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最近欣逢南师九十嵩寿,欣喜之余, 正在着手研拟楞严经与楞伽经思想系统的开展,在此未完成这些研究之前,仅先将南师所著《楞严大义今释》一书,在叙言中,所述各节重点,略为理解一番:

第一节:指一切都在变,自然乱象纷陈;虽在变中,整理固有文化,且配合新时代要求,至为重要,这是任重道远的(尚德案:这就是圣者的担当)。因为有此圣者的担当,愿力所生的力量便出来了,所以南师接着说:“要能耐得凄凉,甘于寂寞,不辞艰苦地做去。”

原文是:

南师说:“在这个大时代里,一切都在变,变动之中,自然乱象纷陈。变乱使凡百俱废,因之,事事都须从头整理。专就文化而言,整理固有文化,以配合新时代的要求,实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是任重而道远的,要能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没没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艰苦地做去。”

按:以上是第一节,他在物质至为贫穷,住菜市场陋巷中,所透显出的圣者之心,是何等之高洁与气派。

第二节:历史是宝镜,风雨而生信心。

南师说:“历史文化,是我们最好的宝镜,观今鉴古,可以使我们在艰苦的岁月中,增加坚毅的信心。试追溯我们的历史,就可以发现每次大变乱中,都吸收了外来的文化,融合之后,又有一种新的光芒产生。”

第三节:未来中国和世界的新气象。

南师说:“我们的固有文化,在和西洋文化互相冲突后,由冲突而交流,由交流而互相融化,继之而来的一定是另一番照耀世界的新气象。”

在这一节中,南师希望藉《楞严大义今释》一书,助人了解佛法非宗教的迷信,也非哲学思想,更非科学囿于现实的有限知识,而是更能让人对科学和宗教有更深的认识,得到一些较大的启示。

第四节:科学非万能,不可忽视哲学和宗教。

南师说:“科学支配着这个世界,形成以工商业为重心的物质文明。一般从表面看来,科学领导文明的进步,唯我独尊,宗教和哲学,将无存在的价值。事实上,科学并非万能,物质文明的进步,并不就是文化的升华。于是在这科学飞跃进步的世界中,哲学和宗教,仍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

第五节:佛法是经验的科学,也是科学的经验。

南师说:“佛教虽然也是宗教,但是一种具有高深的哲学理论和科学实验的宗教。它的哲学理论常常超出宗教范畴以外,所以也有人说佛教是一种哲学思想,而不是宗教。佛教具有科学的实证方法,但是因为它是从人生本位去证验宇宙,所以人们会忽略它的科学基础,而仍然将它归之于宗教。可是事实上,佛教确实有科学的证验,及哲学的论据。它的哲学,是以科学为基础,去否定狭义的宗教;它的科学,是用哲学的论据,去为宗教做证明。楞严经为其最显著者。研究楞严经后,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都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尚德案:这一节至为重要:

一、我一生是研究哲学者,研究哲学之父,苏格拉底所说的:

“了解自己”;

二、我完全信服经验;

三、我是透过南师的极高明的教育与导引,从身心和人生的主与客的实际经验,证道到南师在这一节中所说的种种。

这是南师在这一生的“示现”中,所作的最大贡献。

第六节:人的问题,只有身心性命问题,楞严经假设性的指出真心自性的本体,但非哲学的唯心论,而是将形上、形下、主客内外统一在一起的,也就是真俗不二。

南师说:“世间一切学问,大至宇宙,细至无间,都是为了解决身心性命的问题。也就是说:都是为了研究人生。离开人生身心性命的研讨,便不会有其它学问的存在。楞严经的开始,就是讲身心性命的问题。它从现实人生基本的身心说起,等于是一部从心理生理的实际体验,进而达致哲学最高原理的纲要。它虽然建立了一个真心自性的假设本体,用来别于一般现实应用的妄心,但却非一般哲学所说的纯粹唯心论。因为佛家所说的真心,包括了形而上和万有世间的一切认识与本体论。可以从人人身心性命上去实验证得,并且可以拿得出证据,不祇是一种思想论辩。举凡一切宗教的,哲学的,心理学的或生理学的矛盾隔阂,都可以自其中得到解答。”

第七节:心物一元。

南师说:“早在二千多年前,楞严经便很有条理、有系统地讲明心物一元的统一原理,而且不仅是一种思想理论,乃是基于我们的实际心理生理情形,加以实验证明。楞严经说明物理世界的形成,是由于本体功能动力所产生。因为能与量的互变,构成形器世间的客观存在;但是真如本体也仍然是个假名。它从身心的实验去证明物理世界的原理,又从物理的范围,指出身心解脱实验的理论和方法。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大体都与它相吻合。若干年后,如果科学与哲学能够再加进步,对于楞严经上的理论,将会获得更多的了解。”

尚德案:南师在写《楞严大义今释》一书的时候,是一九六零年,相距现在已四十多年了。现在的科学技术成就,与当时一比,就真可看出,南师实为一先知先觉者。他说科学的进步,对于楞严经上的理论,将会获得更多的理解。

现在科学的进步,两方面最为突出,一为生物基因,另一为资讯。

就资讯来说,现在科技已可入外太空,探讨火星与彗星,都是自动化的传递信息。人人一手大哥大,在分秒之间,便可互通音声。假定一切生物、兰花甚或蚂蚁,如果也有一大哥大,那全世界的音声便能融合在一起了,观音法门的耳根圆通道理与老子的“大音希声”的实际,便全部获得印证。实际上全宇宙的音声,从来就是合为一体的,只因受吾人感觉所限,在音声一事上,不能归“元”,故不知这方面道理。如果吾人能归到本自具足的“寂静”,那我们就会知道,现今的大哥大也者,在宇宙的多元存在中,它早已存在。同时,因为音声再大,也可归“元”,而为无声,这就证明庄子所称的“真人”,雷也打不死,是真的。

再说大哥大是那里来的?是由人的“心念”造出来的;但大哥大又离不开物质,这就说明心物是统一在一起的;但人常陷在一至为可笑的情境中,那就是人一旦有物质性的大哥大,就常被其所捆绑,而忘却丢掉自己的“心念”。

现在谈一下基因。老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基因,都与人相同。实际上,一切的存在,都少不了“基因”,“基因”是涵在庄子所说的“道通为一”之中的。

在佛法中,称“基因”为“净色根”。一千多年前,佛经早就提到了这些。不过,净色根之外,还有“命根”与“胜义根”,这些都需用佛家的特有方法去印证,就不再多述了。

净色根属于有形质的“净”之一部份,当然在人之有形质的组成部份中,也有垢即污染的那部份根根。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广益大师说:“胜义根”就是净色根,错了。“胜义根”是成就“胜义有”才具备的,而成就“胜义有”者,必为超越“净色根”者。当在胜义有之大菩萨或佛中,可以有净色根,也可超越净色根,这层意义是说:“尼姑是女人做的,女人不是尼姑也。”

第八节:南师在叙言中,有一节讨论时间的问题, 认为这一节比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所讨论的时间,更为重要。康德指出时间是知识架构之一,是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的。这在知识的建构上来说,成立。但南师不仅指出了时间的先验原理和知识不可缺少它,更解释时间在数理哲学中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而这些原理,又与宇宙一切存在相契合、相涵摄,如《金刚经》所说的,在统一的“一合相”中,又显示时间是“无寿者相”的,这一节意义极广、极深。

南师说:“楞严经上讲到宇宙的现象,指出时间有三位,空间有十位。普通应用,空间只取四位。三四四三,乘除变化,纵横交织,说明上下古今,成为宇宙万有现象变化程序的中心。五十五位和六十六位的圣位建立的程序,虽然祇代表身心修养的过程;事实上,三位时间和四位空间的数理演变,也说明了宇宙万有,祇是一个完整的数理世界。一点动随万变,相对基于绝对而来,矛盾基于统一而生,重重叠叠,所以有物理世界和人事世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存在。数理是自然科学的锁钥,从数理之中,发现很多基本原则,如果要了解宇宙,从数理中,可以得到惊人的指示。目前许多自然科学不能解释证实的问题,如果肯用科学家的态度,就楞严经中提出的要点,加以深思研究,必定会有所得。若是祇把它看作是宗教的教义,或是一种哲学理论而加以轻视,便是学术文化界的一个很大不幸了。”

第九节:伪经与真常唯心论。

近世以来,中国除了在武力上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外,最令人心痛和惊惧的,就是也蒙受文化的侵夺。一个国家要侵夺另一国家的优美精华文化,方法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宣告被侵夺国家的文化成就不值一提,甚或经典论述,说其是假的。日本的侮灭中国,便是一例。

其早期学者提出《楞严经》、《大乘起信论》是假的,后又有人提出《阿弥陀经》也是假的。认为《楞严经》是假,指《楞严经》是真常唯心论,不符原始佛法正统等问题。

南老师在批驳中,很严谨的批驳了梁启超等人的错误观点。斥指日本的佛法,根本已经变质,更重要的是,南师指出《楞严经》不是真常唯心论,而是实修实证的经验结晶。南师是这样说的:

“说楞严经是真常唯心论的外道理论,这是晚近二三十年中新佛学研究派的论调。持此论者祇是在研究佛学,而并非实验修持佛法。他们把佛学当作学术思想来研究,却忽略了有如科学实验的修证精神。而且这些理论,大多是根据日本式的佛学思想路线而来,在日本,真正佛法的精神早已变质。学佛的人为了避重就轻,曲学取巧,竟自舍本逐末,实在是不智之甚。其中有些甚至说禅宗也是根据真常唯心论,同样属于神我外道的见解。实际上,禅宗重在证悟自性,并不是证得神我。这些不值一辩,明眼人自知审择。楞严的确说出一个常住真心,但是它也明白解说了那是为的有别于妄心而勉强假设的,随着假设,立刻又提醒点破,祇要仔细研究,就可以明白它的真义。举一个扼要的例来说:如本经佛说的偈语:“言妄显诸真,真妄同二妄。”岂不是很明显的证明楞严并不是真常唯心论吗?总之,痴慢与疑,也正是佛说为大智慧解脱积重难返的障碍;如果纯粹站在哲学研究立场,自有他的辩证、怀疑、批判的看法。如果站在佛法的立场,就有些不同了。学佛的人若不首先虚心辨别,又不肯力行证验,只是人云亦云,实在是很危险的偏差。佛说在我法中出家,却来毁我正法,那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楞严经》的重点很多,最重要的重点之一,是助人如何解脱自己,所以有二十五位圆通解脱的方法,对此南老师在《楞严大义今释》“指要”里,有一段极重要的开示,末尾并系以诗,开示如下:

“此圆通,首由声色二尘开始,终以观音耳根圆通为结,千言万语,祇是教人在声色上了,方得究竟。而色尘之结,尤较声尘为难解,如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阴中,仍须从解脱色尘入手,方透观音入道之要门。此乃顶门心上一只眼,画龙点睛之笔。本是平常,奈何修之不易,茍有不能,可以一一实验将来,千生万劫磨砺去也。”

“谁教苦自结同心,魂梦清宵带影临,

悟到息机唯一念,何须解缚度金针。

妙高峰顶路难寻,万转千回枉用心,

偶傍清溪闲处立,一声啼鸟落花深。

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由此看来,《楞严经》是彻头彻尾的经验论,绝非真常唯心论也。

第十节:大菩萨情怀。南师在叙言中作结论时,充分显露出他悲天悯人的大菩萨情怀。他说:

“这本书译成于拂逆困穷的艰苦岁月中,如果读者由此而悟得真实智慧解脱的真理,使这个颠倒梦幻似的人生世界,能升华到恬静安乐的真善美之领域,就是我所馨香祷祝的了。”

阅读(91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