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作为一种资产,有两种用途:住宿和投资。因此才有了徐滇庆所说的两种住房需求:正常需求和投资需求。很明显,投资需求是衍生需求,是由住宿需求所派生出来的。
但是,正因为有了投资需求,使得住房作为一种“资产”成为炒作的对象。在炒作之中,房价高企到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然后,泡沫释放,楼市开始下行。这与股市的情况很像。
那么,楼市的炒作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如果仅仅是自有资金用于炒作,最后泡沫破灭时,受损的是那些炒楼的人,因此,他们会非常谨慎地去预测楼市的投资收益。
如果金融系统通过贷款支持炒楼市,那么,受损的就会是银行,从而牵动整个金融系统甚至经济系统的安全。为了控制炒作的乘数,一般会设定一个首付比率,例如,现在有些首付比率下降到20%,就会有5倍的住房需求放大效应(本来买一套房的钱,通过按揭可以买5套住房)。客观上加剧了楼市泡沫。
但是,又不能不提供按揭。因为有些低收入的消费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在短期内购买到用于住宿需求的房子。那么,我们有没有能力区分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然后只对低收入者提供按揭呢?目前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制度,就是一种区别收入水平的办法。只要政府想要遏制住房的投资需求,楼市主要承担提供消费市场的功能,楼市的金融泡沫就完全可以得到遏制。
但是,这个道理再浅显不过了,为什么政府还要银行按揭实行低首付、低利率的贷款呢?我想,原因主要在于,楼市的主要得益者其实是地方政府。现在,我国实行土地国有制,卖地的收入主要被地方政府攫取。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受到的监督和约束有限。因此,他们把这些卖地收入用于何处难以受到有效监管。卖地的冲动异常强烈。不断地有报道,各级地方政府的基建、规划、土地等部门频频爆出贪官事件,并不是偶然的。这是我国土地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
另外,明白了上面的道理,在对待楼市的态度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矛盾的态度,大家也可以理解了。中央政府出于对宏观形势的考虑,遏制楼市、挤出泡沫的目的很明显。但地方政府不愿意,拼命地推出各种“救市”方案。还有,中央政府中只有财政部对于救楼市反映积极,原因也在于此。
阅读(846) | 评论(0) | 转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