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62833
  • 博文数量: 45
  • 博客积分: 2582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6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10 18:3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

文章存档

2020年(3)

2018年(1)

2017年(20)

2013年(1)

2012年(1)

2007年(3)

2006年(16)

我的朋友

分类:

2006-10-05 09:00:44

    ————————————————————————————————

    红星陨落之谜——论苏联改革失败的历史教训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

    ————————————————————————————————

  

              雅科夫·伊万诺维奇·布尔什维科夫

  

    【作者按】这是一篇我早就想写,却迟迟不能如愿的文章。在我看来,苏联改革及其失败是人类历史中最令人遗憾的事件之一。如今,苏联解体已十二年了。这十二年来,我天天都在思考着:为什么在短短几年之内,苏联这个伟大的国家竟会分崩离析?为什么苏联领导人发起的、原本有声有色的改革会最后一败涂地?为什么苏联共产党这个拥有两千万党员的百年大党最后会无声无息地死亡?作为一名精神上的苏维埃人,苏联解体永远是我心中的痛楚,客观地研究总结苏联改革失败的前因后果,一直是我最强烈的愿望。其间有几次我曾经动笔,但每写个开头就无法再写下去了。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因为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而是因为我要说的话实在太多,结果反而不知从何说起了。

  

    目前,国内外对苏联解体所进行的研究、反思已经是页繁卷浩。据俄罗斯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二○○○年的一项统计,十年中全世界关于苏联解体的历史类专题书籍一共出了大约二十多万种,约数百亿字,五花八门的研究论文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话题比苏联解体更引人注目、更能激发人的思考了。不同阵营、不同立场、不同观点的政治家、观察家、外交家、作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思考和分析,给我们提供了宝贵、丰富的史料,对此我也读了不少,也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苏联改革的观点和看法。

  

    在此,我首先感谢“议宣”网友。他曾写了一篇文章《苏共垮台的原因是“极左派”搞政变》,里面的一些观点我不很认同。激动之余我写了一篇约一万字的《关于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作为回复。该文是完全凭借记忆而仓促作成的回复,并没有引经据典,一些事件发生时间和细节与实际情况有些小出入,观点也未经提炼。但是,很多读者给予该文以热心的支持与期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位笔名“八匹马”的读者,他在给我的回复中这样写道:“根据本文标题,似乎应该有一个精炼、准确的总结性概括,扼要阐明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以及其对中国改革有何借鉴意义。这个结语很重要,希望能补上。”读者们这种求实求真的态度鼓舞了我,因此,我决定以该文为蓝本,将其重新改写为一篇比较全面地反映本人立场、观点和思考成果的文章。

  

    当然,苏联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各种矛盾和因素交织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鉴于本人的学识及理论水平的局限性,想在一篇文章中做全面分析是不可能的。我写这篇文章,只是想初步理清苏联改革及其失败的头绪;分析一下改革者的心态和困境。中国也在进行着改革,因此研究苏联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在目前形势下尤其重要。同时,我想通过此文驳斥国内一些不严肃、不客观的“学者”对苏联改革进行的主观臆断和故意歪曲;也对一些颇为流行的政治谣言和错误说法做出澄清。

  

                  ————————————

                  第一节:苏联改革进程综述

                  ————————————

  

    首先要明确我的历史观。我认为人民是改变历史进程的决定性力量,民心向背,是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但是,有时一些精英人物和突发性事件也会对历史演进产生很大影响。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是苏联解体的原因。

  

    一九八五年三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随即开始了改革。改革的后果,现在我们看得很明显了:改革彻底失败了,苏联解体了,苏共瓦解了;经济崩溃了,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平均预期寿命下降,犯罪率激增;苏联从世界第二强国沦为了一个地区强国,而且多半是靠苏联遗留下来的家当,特别是辽阔的疆域和核武器,才勉强保持如今的地区强国地位。因此,美化戈尔巴乔夫改革是错误的,这场改革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衡量,都一败涂地。当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人民有了多多少少一些发言权,仅此而已。

  

    苏联改革留给我们的是以教训为主。某些人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总是美化苏联和俄罗斯这场失败的改革,把俄罗斯现状描述得一片光明。当然,还有一些人从其宗派的、狭隘的甚至是丑恶的政治目的出发,把戈尔巴乔夫咒骂成一个钻进共产党队伍里的“特洛伊木马”,一个“第五纵队”头子,甚至把戈尔巴乔夫描绘成资产阶级的代理人,从资产阶级那里接受复辟的任务;〔1〕同时,他们还把苏联在改革前的情况描述得一片光明,似乎没有任何改革的必要,是戈尔巴乔夫异想天开的改革和莽撞毁了社会主义的大好河山。我认为:持上述态度的人,是一种缺乏起码的求真求实态度的胡言乱语。正如恩格斯指出:“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除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或好或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末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32

  

    ————————————————————

    一、危机四伏: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的形势

    ————————————————————

  

    恩格斯在《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一文中指出:“任何地方发生革命动荡,其背后必然有某种社会要求,而腐朽的制度阻碍这种要求得到满足”;革命爆发和失败的原因“不应该从一些领袖的偶然的动机、优点、缺点、错误或变节中寻找,而应该从每个经历了动荡的国家的总的社会状况和生活条件中寻找”。〔31〕因此,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是凭空出现的。苏联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已经决定了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那么,戈尔巴乔夫改革前的苏联,究竟是怎样一种形势呢?我认为可以用“步履蹒跚、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十二个字来概括。

  

    (一)经济危机。苏联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步入经济长期衰退的困境。传统的粗放型经济依靠对资源的无限掠夺和限制消费取得的高增长率,到七十年代中期以后也无法维持下去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经济危机不是某一领域内的局部短期危机,而是全局性的长期危机。主要表现在:

  

    ①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过七十多年建设,1985年苏联人均GNP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11〕但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米,为西方国家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2

  

    ②苏联虽然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但由于体制原因阻止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只有2530%的科研成果被采用,平均转化周期需要1012年,而美国则有85%的科研成果在5年内转化为生产力。在现代技术领域,苏联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520年,而且差距越来越大〔3〕。虽然曾经有人提出了大力加强科学技术的观点,但该方案被垂暮的领导人长期束之高阁。

  

    ③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音响设备、录象机、摄象机等民用电子产品苏联几乎都不能生产。〔3〕而能够生产的民用产品则质量低劣,即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苏联工业产品也只有18%达到国际标准,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4〕由于工业品缺乏竞争力,苏联只有依靠出售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赚取外汇,沦为原料出口国。〔6

  

    ④工业生产中浪费惊人,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不断降低。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为西方国家的2.5倍,能源消耗为西方国家的1.5倍;工业劳动生产率却只为西方的四分之一。〔3〕在西方国家开展信息革命、进行以取得效益为目的的增长时,苏联却依然沿着追求产量的老路走,使苏联费尽力气实现的主要工业品“赶超”努力成果化为乌有。〔5

  

    ⑤苏联农业长期落后,效率低下。虽然苏联把国家投资的27%(美国为5%)、劳动力的20%(美国为3%)用于农业,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则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7〕八十年代初期,苏联农业中仅管理机关人员就多达300万人,超过了美国全体农业人口数量,〔6〕但苏联农业连年歉收,被迫花掉本来就是稀缺资源的外汇进口粮食,每年花费七十多亿美元,经济上捉襟见肘。〔8〕与此同时,苏联农用拖拉机报废率达每年12.5%,为美国的三倍;大批农作物因不能及时收割而损失掉,即使收割了也每年有20%的粮食和33%的土豆因为保管不善霉烂变质,无法食用;〔41980年,全国一半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没有盈利。〔9

  

    ⑥石油市场暴跌使得苏联在石油收入掩盖下的经济衰退显露。苏联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七十年代已经丧失了潜力,但恰逢石油危机,石油储量丰富的苏联靠石油的大量出口缓解了经济衰退。但八十年代以后,世界石油价格猛降50%,低于苏联石油的开采成本,使得苏联为石油输出投资的大量输油管道成为无效投资,〔10〕苏联依靠石油出口维持经济的计划成为泡影,经济上陷入绝境。经济增长率在1981年降为1.5%,甚至低于西方国家的3%,对于一直依赖高积累维持高增长的苏联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噩梦。

  

    虽说经济增长与衰退有一定周期性,但苏联经济存在的这些问题,反映出传统的计划经济已经丧失了全部潜力。很大程度上,苏联经济危机是体制造成的,这为后来苏联改革急速转向政治领域埋下了危险的伏笔。

  

    (二)政治危机。长期以来苏联实行高度集权、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官僚—精英阶层垄断了政权、财富和真理,人民群众被排除在政治决策体系之外,“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徒有虚名。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为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创造了良好环境。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领导人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贻误了发展和改革时机,国内问题堆积如山。“表面文章达到令人头昏目眩的程度,而且国家的主要领导沉醉于带傻气的欣快状态之中”, 12〕看不到眼前的万丈深渊;官僚机构人满为患,人浮于事;既得利益集团贪污受贿、骄奢淫逸。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苏联政治危机不可避免地显露出来:短短三年之内,三位最高领导人相继去世,整个国家和社会陷入了空前沮丧和对前途的迷惘之中。

  

    (三)信仰危机。苏联的党政不分的体制,决定了苏联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一个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制度。可以说,苏联的产生与存续,与社会主义信仰有很大关系。如果说国家机器是维持苏联存在的硬件,那么意识形态就是维持这个国家的软件。然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没有给苏联人民带来令人满意的生活,导致人民对传统模式的抵触、厌恶和冷淡。岁月流逝,选择了社会主义前途的老一代人退出了历史舞台,新一代人却心存疑惑:凭什么老一代人的选择在我们这一代还要延续下去?特别是上层的富足生活与普通人生活形成巨大反差时,这种情绪更加强烈,形成了人们苏共统治合法性的质疑。苏联官僚国家的本性,也使得那些向往社会主义的外国人信仰灭失,如果说四五十年代愿意为苏联提供情报的美国人是为了信仰,那么到了七十年代,则完全是为了钱。〔13〕但是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等苏共主要领导人却意识不到信仰危机的严重性,也找不出解决的办法,只好继续重复那些干瘪无力的教条。〔4〕信仰危机,特别是青少年的信仰危机在戈尔巴乔夫时代真实地显露出来:在刚刚提倡“改革与新思维”时的1987年,莫斯科市有52%的青年技术人员、65%的青年工人和71.4%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与官方持不同政见的“非正式组织”成员。〔14〕而 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4% 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而认为仅仅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竟高达85%。〔30

  

    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是苏共提倡“革新了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动因。在我国,有一些研究者指责戈尔巴乔夫提倡“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弄乱了思想,这是不公正的。苏联人的思想早已混乱,对传统社会主义的信仰早已丧失,只是在体制惯性的作用下暂时没有在桌面上表现出来而已。戈尔巴乔夫所做的,不过是用“公开性”扯掉了那块掩饰真实情况的遮羞布,露出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已。

  

    (四)族际危机。沙皇俄国是靠侵略扩张起家的,这使苏联成为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民族发展极不平衡,很多民族还处在部落阶段,民族问题长期以来非常尖锐。无论是沙皇俄国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了压迫、同化的高压政策。特别是斯大林时代,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给苏联民族问题造成了很多欠账。随着斯大林的死去,高压政策被相对的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开始显露出来,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趋明显。特别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最高领导人居然认为民族问题已经解决,形成了“新的历史共同体——苏联人民”,因而放松了对民族问题的警惕性。各加盟共和国的少数民族领导人,纷纷乘机培植本民族的干部取代其他民族干部,为日后苏联的分崩离析奠定了基础。民族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旦压力消失,就如奔腾的岩浆一样喷涌而出,造成灾难。

  

    (五)国际危机。无论是俄罗斯帝国还是苏联,长期以来都具有大国主义、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传统。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苏联出与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事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背上沉重的包袱;同时苏联四处伸手,扶植亲苏政权和游击队,策划军事政变,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反感。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随即陷入游击战争的泥潭,不但给苏联造成了长期无法愈合的“流血的伤口”,每年花掉几十亿卢布,而且使苏联的国际形象大大受损,给了西方制裁苏联一个大好借口。为抗议苏联的入侵,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时宣布抵制该奥运会的国家达66个,占国际奥委会已承认的147个国家和地区的占五分之二。

  

    1981年里根上台后,一改原先美国的收缩战略,处处以强硬态度回击苏联的扩张,并且宣称进行“星球大战”计划的研究,掀起了新一轮军备竞赛高潮。而此时内外交困的苏联,再也无力应付,被迫进行全面收缩,最后认败服输。

  

    在当时苏联领导人中,只有安德罗波夫通过克格勃搜集的情报,对苏联面临的危机了解得一清二楚,并意识到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在其担任总书记以后,进行了短期的整顿,初见一些成效。但安德罗波夫很快因为病情恶化而不能视事,因此他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他最欣赏的戈尔巴乔夫身上。安德罗波夫去世之后,官僚—精英阶层拥护勃列日涅夫的心腹契尔年科当上总书记,他上台后立刻停止了安德罗波夫的种种改革努力。

  

    戈尔巴乔夫就是在这种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状态下走向领导岗位的。可以说,除了民族问题之外,他对苏联存在的其他危机看得比较清楚,在他看来,不改革只有等死,只有义无返顾地投入改革,国家和党才会有一线生机。可以说,戈尔巴乔夫上台代表了已经意识到国家危机的官僚—精英阶层的意志,尽管另外一些官僚—精英反对他带来变革,但归根结底是改革占了主流。

  

    必须说明,在缺乏民主的苏联体制下,戈尔巴乔夫的上台与否并不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力量对比,而是取决于官僚—精英阶层的力量对比,这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悲剧。不过,和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一样,苏联改革的最初阶段也与人民的利益相一致,因为无论如何,人民的一些情绪也会间接地在官僚—精英阶层中一些负责任的人中表现出来。

  

    —————————————————————

    二、对传统模式的最后一次挽救:加速发展战略

    —————————————————————

  

    戈尔巴乔夫改革初期并没有进行大胆尝试,而是因循旧的传统实行“加速发展战略”,在依靠科学技术振兴经济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国民经济稍有起色。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评估,19851989年苏联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为1.9%,而改革前5年的平均值为1.7%。〔4〕这一点在利加乔夫的回忆录《警示》中可以看得出来。〔15〕然而整体来说,“加速发展战略”的目标并没有实现。

  

    戈尔巴乔夫的在整顿经济过程中犯了一个致命大忌——开展反酗酒运动。酒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有这么一个俚语:“俄罗斯人可以没有老婆,但决不能没有伏特加。”俄罗斯人过度酗酒问题由来已久,甚至深深浸透到了俄罗斯文化之中。酒业的税收是苏联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占每年财政收入18%左右。勃列日涅夫时代因为需要资金进行军备竞赛,“不道德地”对酗酒问题不加任何节制,18年内酒精消费量上涨3倍。〔15〕酗酒引发的死亡率上升、人均寿命下降、犯罪、旷工、致伤致残、婴儿畸形等社会问题非常严重,到八十年代初,苏联每天都有几千万成年人酩酊大醉,仅首都莫斯科街头,每个冬天都要因为醉酒街头而冻死上百人。〔16〕戈尔巴乔夫开展反酗酒运动初衷确实是值得肯定的,但采取行政手段对付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必然会导致群众不满、政府收入下降。戈尔巴乔夫知难而进,开展了雷厉风行的反酗酒运动,三年内不但使得苏联政府减少了上千亿卢布的收入,而且降低了戈尔巴乔夫的威信,老百姓给他送了一个“矿泉水书记”的绰号。由于反酗酒运动的失败和1986426日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的上千亿卢布经济损失,以及多年养成的官僚主义、拖拖拉拉的官场作风,不但使“加速发展战略”取得的一些成就化为乌有,也使得改革者立场发生转移,迅速转向政治领域。

  

    ———————————————

    三、外交:从全面对抗到全面妥协

    ———————————————

  

    前面提到过,里根上台后咄咄逼人的政策,已经使苏联力不从心,因此戈尔巴乔夫一上台就把摆脱军备竞赛困扰作为主要大事,但此时尚是以对等裁军作为先决条件的。然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改变了这种对抗。一个核电站事故,就造成了几千人死伤(实际死伤更多),大片区域遭到污染,当地生态造成严重破坏至今也未完全恢复,那么全世界五万多枚核武器互相发射会造成什么后果呢?答案只有一个:人类的灭亡。戈尔巴乔夫开始从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汲取了教训,迅速形成了“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开始主动采取措施进行裁军。

  

    从人类发展的整体角度来讲,“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无疑是积极的。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从国家利益角度来看,特别是经济不景气、国力主要依靠军事力量支撑的苏联来说,“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等于在没有取得任何利益的情况下就自己解除武装。苏联军方坚决反对这种做法,戈尔巴乔夫则抓住1987年西德青年鲁斯特驾机躲过苏军监控降落在红场这一令苏联国内舆论哗然、军方大大丢脸的事件,出奇迅速整治了军方,换上了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人。从此军方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苏联加快了单方面、全面向西方妥协的步伐。

  

    ———————————

    四、民族主义:不祥的蛋

    ———————————

  

    和历届苏联领导人一样,戈尔巴乔夫没有认识到苏联民族问题的严重性。直到1988年,戈尔巴乔夫还认为苏联不存在严重的民族问题。然而,戈尔巴乔夫实在是不走运,他正好遇到了二十世纪全球民族主义思潮剧烈泛滥的洪水。由于苏联从未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没有什么经验可遵循,故当时的苏共主要领导人对突然凸显的民族问题缺乏必要的准备,先是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而等到局面失控,又惊慌失措、进退失据、朝令夕改、顾此失彼。

  

    民族主义势力借助“民主化”把自己首先打扮成民主派,并与俄罗斯内部的“民主派”彼此呼应。而苏共领导和苏联人民,显然没有分清楚人民正当的民主诉求与民族分离主义的区别,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镇压。戈尔巴乔夫既然自己启动了“民主化”,就不想再成为“改革的扼杀者”,因此在地方分离问题上处处被动,试图靠“说服”“威胁”来压制野心家们对最高权力的渴望。而对于铁了心要靠分裂国家达到掌权目的、又有本族群众狂热支持的民族分裂分子来说,“说服”就是一种鼓励。此后,族际冲突、共和国与中央的法律大战、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倾向遍地开花,不但加剧了局势的动荡,而且割断了各地经济联系,分散了领导人的注意力。最终,民族主义这颗“不祥的蛋”孵化出了怪兽,吞噬了苏联。

  

    ———————————————————

    五、改革转向: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

    ———————————————————

  

    由于经济改革的出师不利,导致戈尔巴乔夫把改革主要目标转向了政治领域。他认识到官僚主义、长官意志等苏联体制的弊端对苏联发展的迟滞和破坏作用。1988年,苏共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戈尔巴乔夫在这次会议上做了《关于苏共二十七大决议的执行情况和深化改革的任务》的报告,明确提出“要根本改革政治体制”,通过“革命性改革塑造社会主义新形象”。〔17〕这次会议实际上是在倡导苏共一党制下的民主。公允地说,他看到了问题的本质,认识有可圈可点之处,然而他采取的措施确实是令人不敢恭维的。

  

    高明的政治家善于不但善于发现问题,而且善于解决问题。戈尔巴乔夫善于发现问题,却不善于解决问题,甚至制造新的问题。民主化、公开性、权力归苏维埃这些口号和认识本身都是正确的,但具体的实施,却要掂量掂量。如何使得社会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改革,如何把握住全局不使其失控,让社会的演变按照一个稳定的轨道进行,这是任何一个高明的政治家所必备的素质。然而,戈尔巴乔夫显然不具备这些素质。

  

    一个长期在高压严密控制下的社会肯定不会健康发展,但是解除桎梏却要讲究方法策略。因为长期的独裁统治下的人民,往往被当作孩子看待,独裁者显然不希望人民具有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因此总会打击各种思想异端;并且灌输臣民意识,抑制公民社会的形成。在这种情形下,人民的自律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都难以获得较大发展。如果突然解除压力,人民反而无所适从,容易被各种极端主义的漂亮话所俘获。因此,我认为民主性、公开化非搞不可,但如同戈尔巴乔夫一样骤然放开,必然适得其反,引发政治狂热,从而为野心家粉墨登场提供舞台。

  

    ————————————————

    六、联盟大厦的爆破手:叶利钦现象

    ————————————————

  

    叶利钦原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州委书记,后调任苏联中央建设部部长,口碑不错。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在勃列日涅夫时代相识,基本上是工作关系,但双方曾经发生过不愉快,叶利钦对此铭记在心。〔18〕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将叶利钦调任中央书记、后任莫斯科市委书记、政治局候补委员。叶利钦任莫斯科市委书记后,很快显现出了其激进平民主义倾向,和群众一起排队购物、访问贫苦、抨击特权腐败、对干部进行大换班,提出“批评无禁区,公开无限制”,因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叶利钦的激进主义矛头很快转向了苏共中央,特别是苏共第二号人物利加乔夫。19871021日举行的中央全会上,叶利钦猛烈地抨击了苏共中央改革进程缓慢,并点名批判了利加乔夫的工作作风,立即遭到了几乎全体中央委员的迎头痛击,不久就被解除了相关职务。

  

    如果戈尔巴乔夫在叶利钦下台后把他打发到卢旺达或者巴巴多斯去当大使,也许叶利钦从此就销声匿迹了。但是,戈尔巴乔夫这时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继续让叶利钦在中央任职,而且是国家建设委员会副主席职务,仍然是苏共中央委员、莫斯科市委委员,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在下台后,叶利钦在一切场合都痛陈苏共统治的腐败堕落、压制民主。是的,这些不是空话,这些都存在,再加上叶利钦被苏共中央清除,因而叶利钦获得了“人民代言人”的称号。作为体制外的破坏者,叶利钦不必承担苏共沉重的历史负担,为了争取权力不惜做出最不切实际的慷慨许诺,因而又赢得了“激进改革家”的称号。从此,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斗争贯穿以后的苏联改革,直到苏联解体。

  

    叶利钦被戈尔巴乔夫排挤出政治局以后,充分认识到自己已不可能在联盟中央层次挑战戈尔巴乔夫。在一半是良心、一半是野心的驱使下,叶利钦利用了戈尔巴乔夫自己提倡的“民主化、公开性”作为斗争武器,直接从群众那里获得支持。他利用当时苏联人民对苏共的失望,利用苏联社会发展中的困境,慷慨许诺,痛陈时弊,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救世主。他凭借充满不切实际的许诺竞选纲领和对苏共的尖锐指责,于1989的苏联首次真实意义上的苏维埃选举中获得89.4%的选票,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代表并担任最高苏维埃建设委员会主席,重新走上政治舞台。

  

    从叶利钦的一贯表现来看,他是一个十足的野心家。在当选最高苏维埃建设委员会主席后,他根本就不关心工作,而是成天忙于竞选;他提出的各种口号、做出的各种许诺,完全脱离现实,如表示要在两三年之内解决苏联的经济问题,还清内债外债等;作为中央委员,他在苏共中央全会上从来都不对中央的国内外政策发表反对意见,在选举中却对中央的任何一项政策都有意见;他口口声声反对特权,但他自己却心安理得地享受住房、医疗的特权。〔19〕可惜,当时的苏联人民没有足够的理性思考能力识破这个政治骗子。

  

    叶利钦就是靠着“激进改革”的幌子,挖戈尔巴乔夫的支持者的墙角,在随后两年里获得一个个胜利,迈向了俄罗斯联邦的权力宝座。1990529日,叶利钦利用俄罗斯民族主义泛滥的形势,提出要“给俄罗斯足够主权”的纲领,在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选举中以535票赞成、502票反对,仅比法定票数多4票的结果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夺取了俄罗斯联邦的最高权力。选举前戈尔巴乔夫曾采取说服代表的办法阻止叶利钦当选,但未奏效。叶利钦知道,只要有一个统一的联盟存在,只要有一个苏联总统存在,自己的就不会有货真价实的权力。因此,叶利钦对联盟的维持三心二意,阳奉阴违,支持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运动;并以俄罗斯联邦为根据地,逐步蚕食、架空中央权力。1991612日举行的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中,叶利钦击败了雷日科夫和戈尔巴乔夫提名的候选人巴卡京,成功地当选为俄罗斯总统,支持率高达57%。叶利钦获得如此高的选票,说明了当时俄罗斯大部分选民已经被叶利钦的“激进改革”口号所迷惑。上台以后,叶利钦以自己是民选总统自居,公开与戈尔巴乔夫对抗,蚕食中央权力,颁布非党化命令,并时常以苏联总统的合法性让戈尔巴乔夫难堪(戈尔巴乔夫是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不是全民直接选举选出的)。

  

    戈尔巴乔夫发动改革的动机是好的,但是戈尔巴乔夫作为政治家却非常笨拙。戈尔巴乔夫作为苏共中央机关内部的权术大师,其政治手腕是高明的;但作为他自己倡导的“民主化、公开性”下的新政治体系,他的政治手腕非常笨拙,在叶利钦的进攻下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又不肯采取断然措施,致使社会秩序越来越混乱,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最终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多年以后,当戈尔巴乔夫回首往事时,终于醒悟了这一点。他说:“因此,最关键的是不能失去人民的支持。这对我,对你们,都是一种教训或启示。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失去了主要的资源,就会出现政治冒险家和投机家。这是我犯的错误,主要的错误。” 20

  

    ———————————

    七、大溃退:丢掉了东欧

    ———————————

  

    二次大战后,苏联根据雅尔塔体制将东欧列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随即把苏联制度移植到东欧国家。然而,这种大国划定势力范围、近似帝国政策的做法,始终无法得到东欧国家人民的认同。二战结束几十年时间里,东欧总是出问题。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发生过不少政治动荡,均遭到苏联的武力镇压,给这些国家的人民心里蒙上一层阴影。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东欧国家“小步舞曲”式的改革努力均遭失败,普遍陷入经济困境,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例如匈牙利,1945年人均收入高于芬兰,但到1989年人均收入仅及芬兰的十分之一;东欧阵营中最富足的民主德国,与同一民族的联邦德国相比,生活水平差距也非常明显。

  

    东欧国家中最不稳定的因素是波兰,居民中有97%的人口笃信天主教。四十年中,这个国家大约每隔八、九年就要发生一次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每次危机都导致原来的党政领导人下台。到八十年代初期,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导致严重政治危机,几乎致使苏军入侵。虽然雅鲁泽尔斯基为避免苏军入侵实行了军管,团结工会表面上被镇压下去,但实际力量十分强大,其会员竟然占到全体居民的三分之一,比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势力还大。相当多的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同时还是团结工会会员,或者是团结工会的支持者、同情者。

  

    到了一九八九年,苏联改革逐渐陷入困境,加上戈尔巴乔夫提倡“新思维”,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明显放松。这样,缺乏苏联支持的波兰政府不得不与势力强大的团结工会举行圆桌会议,商定进行选举。选举的结果是:波兰统一工人党一票未得,团结工会则几乎囊括了一切选票,政权转移到团结工会手中。

  

    波兰的巨变和苏联的暧昧态度引发了连锁反应。此后不到半年时间里,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纷纷发生和平演变,而罗马尼亚则是通过血腥的武装斗争完成这一进程的。其中,民主德国在一年之后就并入联邦德国。

  

    短短时间内东欧国家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有些分析家认为提出了不少说法:西方和平演变论、经济未搞好论、群众被欺骗论,等等。但是,这些原因只是东欧演变的外因,而根据唯物辩证法,外因只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次要原因,主要的、决定性的原因是内因。那么,什么是东欧国家演变的内因?就是这些国家走上苏联体制,并非本国人民自愿的选择,而是作为大国的苏联强加的,并且对任何离经叛道者进行无情打击。例如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人开始“具有人道面貌的社会主义”试验时,遭到了苏联的入侵。苏联的强制是这些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唯一保证,一旦这种强制力消失,原有政治格局必将被打破。正如一个长期被手按在左边的钟摆,一旦松开,必然自然地摆到右边。

  

    还有很多人把东欧演变笼统地归结为是戈尔巴乔夫提倡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推波助澜,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假如认真地研究苏东历史,就不难发现:东欧演变发生于19881989年,而戈尔巴乔夫所提倡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观点直到1990年才最终形成。哪里能够有“因”在后,“果”在前的呢?东欧各国积累的问题由来已久,而1989年,恰好到了“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棵稻草”的地步。把这个历史责任(或功劳)推给戈尔巴乔夫提倡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明显有失公允的。

  

    东欧的迅速演变和随即产生的华约解体使苏联领导人目瞪口呆,但是鉴于阿富汗的教训,苏联领导人已经不可能再采取军事入侵的手法进行干涉,只好全面溃退。对于很多持帝国倾向的苏联人,特别是军方来说,这是一次耻辱的撤退,因而他们对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而极端民主派们则从东欧演变过程中看到了希望,加强了对苏共的进攻。东欧的演变也反作用于苏联政治进程:此后不久,苏联就取消了宪法第六条规定的苏共领导地位条款,苏联正式进入多党制时期。无论如何,东欧事件后,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抗急剧生温,改革越来越艰难。

  

    ————————————

    八、苏共的分裂:左右之争

    ————————————

  

    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戈尔巴乔夫改革初期的主要政治盟友:叶利钦、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利加乔夫、雷日科夫都逐渐远离了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这些人都是改革派。但是,任何改革都有一个不可回避的困境:那就是非民主国家的改革往往是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为了避免更深刻的危机而采取的不得已的行动,官僚—精英阶层支持改革的出发点是保护既得利益。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将不可避免地触及一批又一批人的既得利益,促使他们从改革的拥护者变为改革的反对者;官僚—精英阶层的另一些人则希望趁改革之机进行投机,攫取最高权力。相比之下,以成熟的公民社会作为支撑的民主国家却不必如此,因此他们每一次正常的选举都会导致权力更迭,新的统治者都会调整政策,从而使社会积累的问题得到经常性、制度化的解决,根本用不着等到问题堆积如山、“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了”的地步。

  

    戈尔巴乔夫痛苦地处于“极左”和“极右”的压力之下,并因为误判给自己增加了不少新敌人。不过请注意,当时苏联的极左和极右含义,与中国恰恰相反——叶利钦代表“极左”,保守官僚代表“极右”。作为一个改革者,他痛苦地面对着一切改革者都要碰到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更加激进的破坏性力量试图炸毁政权本身,从而达到自我掌权的目的;另一方面,保守势力、既得利益者却认为改革侵犯了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权力,因而也要千方百计地阻碍改革,或者干脆牺牲掉改革者本人。这种悲剧在中外历史上多次上演,此时唯一能够确保改革成功的,就是改革家高超的政治手腕,如何始终掌握全局,并借助人民的力量完成改革事业。然而,戈尔巴乔夫显然不具备这种素质。

  

    由于对改革态度、立场的截然不同,苏共内部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纲领派”、“民主纲领派”和“主流派”三大势力,绝大部分党员还是跟着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中央走的。1990年苏共召开28大的时候,三派斗争日趋激烈,会后虽然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决议和新的党纲,但这个决议不能满足叶利钦等人的胃口,于是他和他的主要追随者宣布退党。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还有有多达75%的代表选举戈尔巴乔夫为总书记。

  

    直到二十八大以后,戈尔巴乔夫才意识到要与“左”、右分裂,打出“中派”旗帜,然而为时已晚。由于苏联经济状况持续恶化,在普通群众看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期的生活改善,因而开始转向戈尔巴乔夫的反对派。其中,多数转向支持激进民主派(“左”派),少数转向既得利益保守派(右派),戈尔巴乔夫的“中派”应者寥寥。群众的这种情绪分化在1991年举行的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中可以看得出来,此次选举,叶利钦获得了57.38%的选票,雷日科夫获得17.29%,而戈尔巴乔夫支持的巴卡京只获得3.47%的选票。

  

    对于苏共的前途,苏共莫斯科市委书记普罗科菲耶夫在1991719日的分析可谓精辟。他说:由于过去只有一个党,一个意识形态,政治上积极的公民几乎全在苏共内部。多元化以后,苏共必然分裂。右翼激进派认同资本主义,其理由是西方国家生活好;左翼激进派要求回到过去,理由是改革前生活比改革后好。而余下的中派和社会主义改革派处境最为艰难,既要为过去的错误和今天的危机负责,还要建设无人建设过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最好是“左”“右”两个极端派都从苏共分裂出去,一般情况下只会有人退党,但党不会垮;除非各共和国没收苏共财产,宣布苏共非法。遗憾的是,仅仅一个月后,他的话就应验了。

  

    ——————————————————

    九、戈尔巴乔夫的梦魇:赫鲁晓夫综合症

    ——————————————————

  

    戈尔巴乔夫一直有一个梦魇: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发动了改革,却被自己最信任的人赶下了台,扼杀了他的改革,在勃列日涅夫回避矛盾的时期,苏联很多问题堆积如山。因此,如何防止自己成为另一个赫鲁晓夫,一直是戈尔巴乔夫所警惕的问题。

  

    对戈尔巴乔夫来说,叶利钦是敌人,但他是明面上的敌人;而保守派也是敌人,但他们是谁呢?当年把赫鲁晓夫搞下台的那些人,苏斯洛夫、谢列平、波德戈尔内、勃列日涅夫等人,谁在公开场合表明过他们是反对派?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戈尔巴乔夫对来自暗处的敌人,必然有更多的提防。因此,在改革进行到1989年年底以后,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如同走独木桥般左右平衡,时而支持左派打击右派,时而支持右派打击左派,以艰难地推进他的改革,同时艰难地维持苏共的权威。可以说这个时候,戈尔巴乔夫已经渐渐丧失了对局面的控制。

  

    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不必背负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主流派的沉重的历史遗产,又不是现实的掌权派,因此他们具有很强的鼓惑性和煽动性,很快争取到了社会中下层、工人阶级特别是煤矿工人的支持。从1989年开始,激进改革派不断煽动煤矿工人罢工闹事,或者组织数十万人的游行示威活动。政局的动荡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困境,从而使得戈尔巴乔夫处境更为艰难,支持率不断下降。1990年,由于煤矿工人大罢工和社会持续动荡的影响,苏联经济出现了战后第一次负增长,负增长的比例约为2%。煤矿工人成了叶利钦要挟中央政府的有力武器。此外,叶利钦还公开支持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主义者,使得民族问题骤然紧张。戈尔巴乔夫只好来灭火,但是又在是否武力镇压方面优柔寡断。这是一个难题:要么,把改革淹没在血泊中,要么改革因国家分裂而失败。

  

    而保守势力则掌握着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力机关。要命的是,戈尔巴乔夫区分不出谁是真正的反改革派,谁是真正的改革派。利加乔夫和雷日科夫是光明磊落的,但是除了他们拉出队伍组织了“苏共马克思主义纲领派”以外,没有明确宣布加入这个派别的人难道都是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吗?戈尔巴乔夫始终无法挣脱赫鲁晓夫梦魇。

  

    利加乔夫是个正派而明白的人,他也没有反对公开性和民主化。但在具体实施、何种限度上与戈尔巴乔夫产生了严重分歧。恰在此时,持极左派观点的列宁格勒女教师安德烈耶娃在苏维埃俄罗斯报上发表了《我们不能背弃原则》的公开信,公开反对改革。由于该信发表时恰好因戈尔巴乔夫在国外访问,利加乔夫代理总书记职务,顿时使戈尔巴乔夫陷入了“赫鲁晓夫第二”的梦魇。其实,利加乔夫并无此心,否则,历史的演化不是这个样子。利加乔夫可能认为“公开性”过了头,而且是“一边倒”,因此想借此机会平衡一下舆论,却没想到触到了戈尔巴乔夫的痛处。戈尔巴乔夫也没有立即从政治局清除利加乔夫,但把他从主管意识形态的政治局委员调为主管农业的政治局委员,仍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由雅科夫列夫主管意识形态。但随着中央书记处的地位日益下降,利加乔夫实际上被架空了。苏共28大上,利加乔夫没有当选为中央委员,但仍然投票选戈尔巴乔夫当总书记。

  

    至于雅科夫列夫这个人,我一直觉得这个“灰衣主教”观点有些奇怪,直到读了他的《一杯苦酒》。从这本书看来,雅科夫列夫是一个彻底对社会主义丧失了信念的人。国内有些研究者认为戈尔巴乔夫实际上执行的是雅科夫列夫的思想,我看有些欠妥。的确,二者某些言论有相似之处,但最重要的区别是:戈尔巴乔夫至今仍然坚持社会主义信仰,但雅科夫列夫显然不是这样。戈尔巴乔夫一直致力“重建”“革新”社会主义,而雅科夫列夫却仿佛对“社会主义”这个词有刻骨仇恨;戈尔巴乔夫至今肯定十月革命的选择,认为全盘否定苏联建设的成就是不正派的,〔25〕而在雅科夫列夫眼里,苏联有的只有罪恶,能获得的只有诅咒。当然,我也不认为雅科夫列夫像某些人臆断的那样是“美国奸细”。很明显,戈尔巴乔夫让雅科夫列夫这个貌似“社会主义改革派”、实际上对社会主义恨之入骨的人执掌意识形态大权并信任他,显然是用人上的一大失误。例如,1988年立陶宛独立运动高涨时,戈尔巴乔夫曾派雅科夫列夫去了解情况,结果雅科夫列夫竟然鼓励了分离分子,令他们喜出望外。〔26〕回来后又撒谎说那里一切正常,并向政治局建议和波罗的海国家搞个邦联,遭到政治局的拒绝,〔27〕此后波罗的海独立倾向一发不可收拾。而1991727日改革最艰难的日子里,雅科夫列夫宣称自己不相信苏共会革新,并确认“我们不幸的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教条”〔28〕,宣布辞去总统顾问职务与戈尔巴乔夫分道扬镳,为叶利钦效力去了。

  

    为了摆脱“赫鲁晓夫综合症”和官僚—精英集团的困扰,专心进行改革,戈尔巴乔夫实行了权力重心由总书记向总统的转移。但是,这种权力转移进行得十分不成功,政治局、总统委员会、最高苏维埃、政府之间机构重叠、职责不明,导致政出多门,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此后,戈尔巴乔夫在短时期内多次进行机构改革,很多次人员还未明确分工就又改组机构,加剧了权力中心混乱。由此可见,戈尔巴乔夫已经完全失去了驾御全局的能力和清晰的改革思路。

  

    ——————————————————

    十、联盟中央被架空:俄罗斯的主权宣言

    ——————————————————

  

    如果说戈尔巴乔夫是为了建设美好的生活在努力,那么鲍利斯·叶利钦则是为了获得权力而忘我地破坏这种美好的生活。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这个人可以不顾一切。叶利钦明白,如果不架空联盟中央,他这个“总统”就是徒有虚名。虽然戈尔巴乔夫的支持率一降再降,但仍然有多数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是应付联盟危机的唯一人选。在联盟层次,不但要看民意支持率,而且还要考虑各共和国的立场,而多数共和国领导人则是支持戈尔巴乔夫。这样,叶利钦始终无法在联盟层次与戈尔巴乔夫对抗,他转而寻找一种新的途径——架空联盟中央。

  

    1990530日,叶利钦刚刚当上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就表示要俄罗斯获得主权。当然,他还为这种行为戴上一个光环:“只有共和国的强大,苏联才会强大。”〔24〕接着,在激进民主派的鼓噪下,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通过了《主权宣言》,随即叶利钦处处宣称自己只对自己的选民负责,不对联盟中央负责,俄罗斯的法律高于联盟法律。这种公然闹独立的行为鼓励了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倾向。叶利钦为了抢夺权力结成对抗中央的统一战线,亲自为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分子打气,并且唆使俄罗斯联邦内的各自治共和国抢夺权力和中央财产,为车臣分裂分子大开方便之门。从此各国宣布独立成风,《主权宣言》漫天飞,苏联事实上已经开始分崩离析。

  

    当然,联盟中央仍然存在,统一的军队尚未瓦解,各国人民要求苏联统一的呼声还很强烈,几十年体制的惯性依然存在。但是,在与野心勃勃的各加盟共和国,特别是地位极其重要的俄罗斯联邦的博弈之中,早已被全面危机弄得焦头烂额的戈尔巴乔夫毫无还手之力,处处被叶利钦等人牵着鼻子走。值得指出的是,很多人在研究苏联解体问题时,对俄罗斯主权宣言的通过所引起的联盟实际的瓦解重视不够。实际上,俄罗斯的独立在实际上已经敲响了苏联的丧钟,其政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

    十一、苏共的政治绝唱:《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苏共中央提议召开第二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9072日,苏共二十八大召开,戈尔巴乔夫在大会上做了《沿着改革的道路继续前进》的报告。该报告驳斥了对改革的一些指责,但重申了“苏共是坚持社会主义选择和共产主义前途的党”的原则。这次大会上争论激烈,各种派别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措辞尖刻,气氛十分紧张。

  

    这次大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进行了总书记的差额直接选举。结果,戈尔巴乔夫以3411票赞成、1116票反对,即赞成票占75%的结果再次当选总书记。而进行副总书记的选举时,利加乔夫只获得了18%的选票而落选,伊瓦什科当选为副总书记。利加乔夫表示,他与戈尔巴乔夫的分歧是策略性的分歧,而不是战略性的分歧。

  

    叶利钦则继续进行他对党的破坏活动,提出了要没收党的财产、追究反酗酒运动的责任、苏共解散在国家机器中的组织、还要求共产党改名等,他的报告引起了代表们的反感。戈尔巴乔夫要求叶利钦澄清其反党言论,于是叶利钦和“民主纲领派”要求退党。大会立即对撤消叶利钦的二十八大代表资格问题进行表决,结果94%的代表支持将叶利钦开除出党。

  

    苏共二十八大有失有得。所得是:多数代表仍然认同改革路线,在完全民主的情况下投票选举戈尔巴乔夫为总书记,通过了名为《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声明,反映了多数苏共党员仍然认同改革路线和社会主义道路,苏共在危机时刻仍可以实现团结;将叶利钦从苏共队伍中清除出去,减少了党内激进民主势力的活动。而所失是:这次大会没有制订出应对危机的切实方案,而且苏共联邦化成为现实,削弱了苏共战斗力。

  

    对于苏共二十八大的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我国一些人评价几乎全部是负面的,但多年以后当我重读这份纲领时,我却不这么看。首先,该纲领是在代表们民主表决的基础上通过的,代表了多数党员的真实意愿;其次,该纲领是苏共用自己一百年的革命经验与教训写出的回顾、反思与期望,杜鹃啼血,字字珠玑,几乎每一行都凝聚着千百万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鲜血、眼泪和心声。这是苏共留给我们的、永生不朽的精神遗产。苏联的解体,并非因为实现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而恰恰是抛弃了这份纲领。

  

    —————————————

    十二、走向深渊:经济的崩溃

    —————————————

  

    由于政治狂热和各共和国离心力的加强,以及雷日科夫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雷日科夫宣布准备在1991年改革零售价格,并大幅度提高食品价格,结果造成全国的抢购风潮,囤积居奇现象严重),1990年秋天商店里商品匮乏,排队现象严重,市场供应发生危机,与购买力严重脱节。当时苏联出现了此起彼伏的罢工、游行示威、辩论选举等活动,颇似中国“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情形。这种政治狂热必然会影响到生产活动。当年,苏联国民经济下滑4%1991年又下滑11%。经济的困境大大降低了戈尔巴乔夫的威信。1990年夏天,尚有56%的居民支持戈尔巴乔夫,而到了冬天,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比例只有13%

  

    由于叶利钦已经控制了俄罗斯联邦,故经济改革纲领没有叶利钦支持是无法执行的。在经济改革方面,激进民主派的非建设性再次暴露无疑。他们对雷日科夫渐进式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案不屑一顾,另起炉灶由经济学家沙塔林制订了“500天计划”,要在500天之内过渡到市场经济,具体到每一天要做什么都规定得很清楚,哪一天消灭赤字也规定得一清二楚。

  

    戈尔巴乔夫再次表现出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缺陷。他要把雷日科夫的“政府方案”和沙塔林“500天计划”综合起来,提出了既不激进、也不保守的“总统方案”。然而,实际上,按照中国改革的实践来看,雷日科夫的方案本身就够激进了,而沙塔林的方案极度激进,因而貌似折中的“总统方案”实际上也是一个激进方案。戈尔巴乔夫本想通过折中两面都不得罪,但没想到结果恰恰是两面都得罪了,但相比之下雷日科夫更有涵养、更懂得负责,支持了总统纲领。

  

    19901016日,戈尔巴乔夫签署的《稳定国民经济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方针》交给苏联最高苏维埃审议,结果以356票赞成、12票反对和26人弃权获得通过。从这个表决结果来看,多数代表也是持折中立场的,希望经济稳定。但大权在握的叶利钦再次找茬,说最高苏维埃通过的总统纲领是“企图保持行政官僚体制”,“蓄意欺骗人民”,“无视1.5亿居民”等等,并表示俄罗斯不执行该纲领。由此可见,叶利钦这样的“激进民主派”根本不是什么尊重多数原则的民主派,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假民主派。对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回击,他说叶利钦“把涉及国家切身利益的稳定经济的纲领变成施展政治手腕的对象,”不是为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提出“实质上对立的调子、尖刻的言辞。”可以说戈尔巴乔夫对叶利钦的破坏者本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但遗憾的是他被他自己确立的“民主”原则束缚住了手脚,没有及时把叶利钦赶出政治舞台。

  

    同时,以雷日科夫为首的稳健改革政府遭到了激进民主派的猛烈抨击,一年中提出了六个针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雷日科夫长期从事经济管理,经验丰富而且非常尽责,当时苏联经济出现的问题当然不能由他一人一下子就能解决的,在堆积如山的经济问题和激进改革派屡屡找茬的情况下,他心力交瘁、满腹委屈,终于在19901226日人代会上爆发,发表了措辞尖锐的回击,而后突发心脏病住院,辞去了总理职务。

  

    雷日科夫辞职后,戈尔巴乔夫又棋错一招:提名原苏联财政部长帕夫洛夫为苏联总理。提名此人作总理令苏联和全世界分析家感到奇怪,因为此人一向政绩平平,为人不正派,夸夸其谈,性格十分古怪。他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总理人选,尤其不能承担危机时期的总理工作。〔18〕果然,帕夫洛夫上台后不久就宣称要打击“影子经济”,于1991123日建议停止1961年版50卢布和100卢布的大额钞票流通,结果不但没有打击“影子经济”,反而造成民怨沸腾,给激进改革派平白送去一份政治礼物;在激进民主派尖锐指责之后,此公的辩解更令人大跌眼镜:他说这样做是为了阻止“外国银行的阴谋”,因为他们掌握了80亿卢布,打算将这些卢布突然投放苏联,把苏联经济搞垮。〔23〕帕夫洛夫近似梦呓般的胡言乱语遭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嘲笑,就连克格勃也赶紧发表声明,表示不知道外国银行有此“阴谋”。〔18〕戈尔巴乔夫在这种危机时刻选用此庸人,真是致命的错误。

  

    —————————————————

    十三、整顿秩序:戈尔巴乔夫转向强硬

    —————————————————

  

    叶利钦的咄咄逼人及其蓄意制造混乱,使得戈尔巴乔夫逐渐转向强硬派一边。戈尔巴乔夫成功地促成了亚纳耶夫当选苏联副总统,并同激进改革派拉开了距离。整个1990年下半年和1991年上半年,戈尔巴乔夫都在与激进改革派做斗争,直到“八一九”政变为止。1991223日苏联建军节阅兵和群众集会,戈尔巴乔夫向激进改革派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有消息表明,期间,戈尔巴乔夫甚至考虑过采取非常措施“解决”掉叶利钦等人。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说:“关于非常措施的问题可能列入议事日程表。” 21

  

    戈尔巴乔夫转向强硬立场,遭到了他的主要政治盟友雅科夫列夫和谢瓦尔德纳泽的坚决反对。其中,谢瓦尔德纳泽竟然在人代会上不同任何人商议突然提出辞职,并且呼吁:“民主派同志们,你们逃走吧,独裁正在来临……我要辞职,这是我个人的贡献,也是对独裁的抗议。” 22〕不久以后,雅科夫列夫也宣布辞职。雅科夫列夫和谢瓦尔德纳泽的相继辞职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初期的全部班底均已众叛亲离。

  

    但是,新联盟条约的接近成功,使得戈尔巴乔夫对采取不流血方式解决国内问题增添了信心,他的如意算盘是:先签署新联盟条约,再通过经济、政治甚至军事手段给拒绝加入联盟的几个小共和国施加压力,促使其加入联盟,解决好联盟分权问题,平息分离主义;再集中精力解决国内政治经济问题。假如没有“八一九”事件,或许他可以成功。因为联盟的四个最重要的共和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都是要加入联盟的,至少表面上不敢分裂联盟。

  

    ————————————————————

    十四、曙光一现:全民公决和新奥加廖沃进程

    ————————————————————

  

    面对气势汹汹的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和联盟解体的危机,戈尔巴乔夫采取了“慎用武力,以谈促变”的手法。应该说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哪里分离主义闹得凶,就派军队吓唬一下,让其收敛;同时通过谈判满足加盟共和国一些要求,保持一个统一的联盟国家。但是,戈尔巴乔夫太软弱了,因为有些共和国的分离运动领导人根本就不愿意进行任何谈判。野心家们一旦掌握了权柄,就不会主动让出丝毫。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中格鲁吉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亚美尼亚、摩尔多瓦都明确拒绝加入这个谈判。这个时候,戈尔巴乔夫应当采取果断行动,杀一儆百。可惜,戈尔巴乔夫没有这么做,而是派出军队犹犹豫豫地进去,遇到对抗就灰溜溜地出来。这种首鼠两端的做法,不但没有起到稳定秩序的作用,反而是向分离主义分子示弱,加剧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为了获取人民的支持,1991317日,戈尔巴乔夫倡议进行了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一个统一的、经过革新的联盟?”的全民公决,这也是苏联历史上首次全民公决。根据公决结果,76%的苏联公民不希望国家解体,可以说戈尔巴乔夫维护国家统一的努力,是代表了人民意志的。

  

    戈尔巴乔夫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19918月在莫斯科新奥加廖沃国家别墅与9个加盟共和国达成了“9+1”谈判,预定于1991820日签订新联盟条约。在谈判过程中,戈尔巴乔夫起初坚持不改变“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写为CCCP)的国名,但是遭到了俄罗斯等共和国代表的坚决反对。为了获得俄罗斯联邦,也就是叶利钦的支持,戈尔巴乔夫只好妥协,定国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简写也为CCCP)。这一点尤其要说明,因为国内有些材料里说戈尔巴乔夫是蓄意地毁灭苏联,因此“连社会主义也不要了”。其实,这是戈尔巴乔夫维护国家统一所不得不做出的、无奈的选择。

  

    ——————————————

    十五、转折点:“八一九”事件

    ——————————————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不以人们的良好愿望为转移。新联盟条约签署前,叶利钦颁布了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机关非党化的命令,企图强行将苏共排挤出国家机关。鉴于新联盟条约签署在即,戈尔巴乔夫对叶利钦的反击软弱无力。叶利钦进一步向戈尔巴乔夫施加压力,要求解除克格勃主席、国防部长、内务部长等强力部门领导人的职务;而总理帕夫洛夫,则已经明显被证明不称职,因此戈尔巴乔夫打算撤换掉他。为了拉拢叶利钦签署新联盟条约,戈尔巴乔夫口头上答应了。但是该次谈话被克格勃窃听,成为发动政变的导火索。

  

    出于丢掉官职的担忧,克留奇科夫和帕夫洛夫忙碌起来,817日,他们邀请本来支持戈尔巴乔夫,但又对国家日益混乱局面忧心冲冲的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在克格勃秘密聚会地点“ABC”小屋洗蒸汽浴,形成了政变计划。随后,他们又召集了副总统亚纳耶夫、内务部长普戈、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苏联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贾科夫八个人,组成紧急状态委员会。此外,参与政变的重要的幕后人物还有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和总统办公厅主任博尔金。其实这些参与政变者,一直都是戈尔巴乔夫所信赖、倚重的人物。否则,不会将如此重要的职务:最高苏维埃主席、副总统、国防部长、克格勃主席、政府总理、内务部交给他们。在政变发生前,叶利钦等人都曾多次警告戈尔巴乔夫可能会发生政变,但戈尔巴乔夫根本不相信,也不予理睬。

  

    但这个早就适应了苏共中央机关善于空谈的作风的密谋集团实在是太离心离德了,其政治手腕也相当拙劣。1991818日下午,副总统亚纳耶夫和总理帕夫洛夫参加了帕夫洛夫儿子返回莫斯科的晚会,两人喝得醉醺醺的,突然接到电话让他们到亚佐夫家里有要事相谈。于是亚纳耶夫和帕夫洛夫来到亚佐夫家里,克留奇科夫说: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有可靠情报,民主派要发动政变。博尔金则说:戈尔巴乔夫中风了,无法履行职责,因此要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29〕直到这个危急关头,对领导核心成员还要采取欺骗和愚弄的手段,怎么能不失败呢?从成立委员会开始,到政变失败,亚纳耶夫除了发表个讲话就是蒙头大睡;而帕夫洛夫第二天就“生病住院”。

  

    可笑的是,这个密谋集团既决定冒险把坦克开上街头,却又害怕流血。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也笨拙不堪,一再贻误逮捕叶利钦的最佳时机,甚至连叶利钦的通讯联络都没有切断,使之畅通无阻地与外国联络。叶利钦跑到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也就是“白宫”),纠集了成千上万人保护自己;叶利钦还通过电台越权宣布,所有俄罗斯领土军队归其指挥。密谋者没有胆量下令对群众开枪,也没有人下达对白宫发起攻击的命令,而军人也不听指挥。各地支持叶利钦的电报、电话成千上万,坚定了叶利钦孤注一掷的决心。叶利钦明白,如果自己不进行一场豪赌,那么丢掉的肯定不止是已经到手的权力,还有性命。而密谋者,则是害怕孤注一掷的,在紧急状态委员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紧急状态令的亚纳耶夫不知道是出于胆怯还是醉酒未醒的原因,拿稿子的手居然不断发抖,这一情节被支持叶利钦的电视台摄影师特意录下特写,全世界通过电视看到了这一情景。

阅读(3460) | 评论(1) | 转发(0) |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如何超越欧美民主政治的思索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