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357329
  • 博文数量: 1247
  • 博客积分: 1188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317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4-11-21 09:1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247)

文章存档

2015年(1)

2014年(3)

2013年(3)

2012年(16)

2011年(38)

2010年(141)

2009年(96)

2008年(159)

2007年(158)

2006年(327)

2005年(286)

2004年(19)

分类:

2010-07-15 11:05:07

   193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美国人赛珍珠,在她出生前,她的父母在中国传教,在她4个月大时就把她带到中国,此后20多年里,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中国, 因此对中国充满了感情,视中国为第二祖国。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评论周报》中的一个闲话中国政治、社会的专栏《小评论》引起了赛珍珠的注意,她为 作者的无畏与幽默才能所钦佩,于是想要见他,他就是林语堂。

  1933年的一天晚上,他们见面了。之后林语堂在赛珍珠的鼓励下,着手 用英文写作《吾国与吾民》,该书后来作为赛珍珠丈夫的戴约翰公司组织的图书在美国出版,赛珍珠在序言里极力称赞该书及其作者。该书在美国十分畅销,英美一 些机构纷纷发来邀请,赛珍珠也力劝林语堂到美国去。1936年,林语堂率全家赴美,1937年他的《生活的艺术》在不断听取赛珍珠夫妇意见后完成,出版后 成为1938年度美国最畅销的图书。

  此后林语堂又在赛珍珠夫妇的鼓励下写出了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并由戴约翰公司出 版。次年,戴约翰出版了林语堂的散文集《讽颂集》(又译《爱与刺》)。集子中所收的大多是当年《小评论》中的文章,赛珍珠又写了篇热情洋溢的序。在此之 后,林语堂陆续写出了《风声鹤唳》、《啼笑皆非》、《枕戈待旦》、《苏东坡传》、《唐人街》、《朱门》等著名作品,且都由戴约翰公司出版。

  从1933年起算,林语堂与赛珍珠的友谊维持了20年,其间虽因林氏著作的巨大成功而使他们的友谊几番出现高潮,但毕竟彼此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差异,最终葬送了他俩这段本来传为佳话的跨国友情。

  提携与感恩——林语堂与谢冰莹

   北伐女兵谢冰莹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坚持写日记,因为担心遗失,便把它寄给在武汉《中央日报》编副刊的孙伏园,请他代为保管。孙伏园则以一个编辑的眼光, 发现了这些日记的价值,于是就把它们以《从军日记》为名一篇一篇地在《中央日报》副刊里发表了。林语堂曾把其中一篇译为英文,登在《中央日报》英文版上。 后更全部译为英文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谢冰莹解甲回乡后,被家长强迫嫁人,后逃出婆家,来到上海,虽然有孙伏园与林语堂作她的朋友,但仍感前途茫茫,情绪低落。林语堂为开导她,花了不少时间,谢冰莹后来回忆道:“他总是循循善诱地和我谈,一谈也许就是两三小时。”

  当时谢冰莹几乎没有生活来源,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曾有三天三夜米不沾牙而只以自来水充饥的记录。谢冰莹说:“这时唯一的安慰,是去林语堂先生和孙伏园先生两家打牙祭。”

  不仅如此,林语堂还关心谢冰莹的写作,在他的极力劝说下,谢冰莹才同意将她原本认为“不成文学”的日记出版单行本。林语堂亲自整理,并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

  《从军日记》出版后,风靡一时,后被译为日文、法文、朝鲜文出版。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读到法文版后,特地给谢冰莹来信表示祝贺和赞扬。

  抗战爆发后,谢冰莹在长沙竖起大旗,召集成立了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亲自带领近20名女青年,开赴前线协助作战,这使林语堂很受感动,他给她去信道:“你自称小兵,实我对你们小兵只有惭愧。……弟在国外,惟有文字尽力而已,余不足道,打胜仗还是靠诸位小兵。”

  就在这一年里,林语堂的长女与次女将谢冰莹在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一个女兵的自传》译成英文,林语堂校正后又写了序,把它交给他的好友赛珍珠夫妇的戴约翰出版公司出版。

  林语堂逝世一周年后,谢冰莹在纪念文章中满含深情地说:“林、孙两位先生是最早栽培我,使我走上文学之路的先进,没有他们的提携与鼓励,我绝对不会有今天,饮水思源,我没齿难忘他们的恩情。”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 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 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 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阅读(73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