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358324
  • 博文数量: 1247
  • 博客积分: 1188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317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4-11-21 09:1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247)

文章存档

2015年(1)

2014年(3)

2013年(3)

2012年(16)

2011年(38)

2010年(141)

2009年(96)

2008年(159)

2007年(158)

2006年(327)

2005年(286)

2004年(19)

分类: IT职场

2010-07-15 09:50:02

    由方舟子发起,媒体、网友跟进下的唐骏“学历造假”事件已进入对个人经历、留学经验等多方质疑,上升到个人信用危机。近日,保持沉默近一周的唐骏接 受了《名汇》记者电话采访。采访过程中,唐骏语出惊人,“你欺骗一个人没问题,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骗到了,就是一种能力,就是成功的标志。”(7月13日 《新京报》)

  这个社会有很多骗子,而欺骗了所有的人,比如“江湖神医”张悟本,比如“打工皇帝”唐骏。在谎言揭穿前,他们都是成功人士;在谎言揭穿后,就成为整个社会讨伐“不诚信”的事例标本。

  “能骗到所有人就是成功”,是典型的骗子理论。也可能是唐骏说这话时有他说话的语境,也可能我们将唐骏的本意误解得很深,但从社会学角度而言, 骗子理论能根植于一个人的心底,并且能屡屡应验,却也像一句朴实的经验之谈,谁能否认,这不是一句大实话?从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三个角度的分析。

  其一,站在唐骏的角度讲,成功大于诚信。唐骏成功了吗?在外人看来,当然。作为微软中国总裁、盛大集团总裁、现任新华都公司总裁等头衔的主人, 没有人怀疑唐骏的个人能力。但问题是,他为什么还要在自传中造假——因为他的自传是一部宣扬成功的书。自古以来,我们尊敬学历高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 书高”的理念已经刻在了每个人的骨子里,所以,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文凭,唐骏还是自卑的。于是,他拿起了造假的工具,在自己的“成功学”上增加了一个重要 砝码。

  其二,站在社会角度讲,信仰学历的粉丝,远远超过了信仰诚信的受众。换句话是说,不是唐骏在造假,而是我们在纵容造假。在笔者看来,唐骏不可能 欺骗比尔·盖茨和微软,因为美国不惟学历至上,唐骏欺骗的,只是那些信赖“成功学”相信自己可以成为唐骏式的人。所以,更多的读者选择了对唐骏进行膜拜, 继而认为他的学历与成功是那么的理所当然,而对于成功的前提条件,真诚、勤奋等美德却不予以考虑。

  其三,站在打假角度,每个人都值得反思。注意,打假是方舟子的个人行为,与其他人无关。而在打完假之后,就是一番“破鼓万人擂”的架势,这个时 候,我们才发现,先前的自己都去信仰成功去了。时代与社会宣扬的是“打工皇帝”的传奇履历,我们也忘记了自己应该坚持什么、蔑视什么。

  不得不说,“能骗到所有人就算成功”,是一句真实的社会写照。在这样的黑色幽默面前,整个社会都是唐骏造假的推动者,学历崇拜、功利“成功学” 流行、以及我们对名人们品德问题的无从怀疑,都是唐骏话语中的笑柄。一句话,打击唐骏的造假行为,应当像取缔张悟本一样坚决;但之于我们每个人,却也有该 反思的地方。【转载】

   批注:造假的事情很多,古今中外都有。造假的人和揭露造假的人,都是为了某种利益或者权益,以至于拼得“你死我活”。造假首先是自我欺骗,道德的沦丧,然后尽量欺骗他人,甚至全社会。满足了自己,欺骗了所有人。我想,单纯的从监管的角度,无法全面的杜绝此类事情,而且,客观的讲,无法杜绝。其次,人的道德底线一旦突破,他将没有任何自我约束和管理。造假还将伴随人类走很长的路。

阅读(48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