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87360
  • 博文数量: 174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8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8-04-16 06:5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74)

文章存档

2020年(7)

2019年(29)

2018年(138)

我的朋友

分类: IT业界

2019-01-10 22:47:51

《菊与刀》读后感作文5000字:
作者:李夏虫;于前天晚上结束了2019年第一本书的阅读,趁热打铁来说说,否则就永远搁浅了。很开心选择了《菊与刀》,没意料到开年第一本就打出了5颗星。
这是一本不到20万字数的小书,作者以文化形貌论谈论日本文化的特质,并从孩子教养的角度剖析日本人的生命史。
总体来说非常有意思,但也有美中不足。不足之处主要是翻译,我买此书之前的确没有做功课,事实证明盲买还是不灵。这本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的秦墨所翻译的《菊与刀》,很多地方阅读起来让人感觉不仅原作家本尼迪克特写的时候较为仓促,且翻译的时候还没有中和掉这种仓促。明明上一句已经用过的辞藻或形容,在下一句又重复使用,从而没能得到美化。
比如在第十二章儿童学习章节里所写到的:
他们尽管彬彬有礼,却仍能保持傲慢不驯。在军队里,他们可以接受军队所要求的狂热盲目的训练,但却又桀骜不驯。
这里前后都用了不驯,读起来让人忍不住回头检视一下前一句自己是不是读错了,或者是否看串行又读了同样的一句。此句在表达层面意思的区分也有所欠缺。
同样的一段话,在译林出版社出版,由陆征翻译的版本中是这样的:
尽管他们礼貌周到,却也会心存傲慢。他们能够接收军队里的超严纪律,同时却又桀骜不驯。
这样一对比,感觉开明出版社出版的这段翻译水平也就仅比网站在线翻译的好一点……
由于没有看原版,我也不知道我就这样把大部分锅都甩给翻译是否合适。
因为在章节和章节之前,有时候会感觉出来作者写的时候也比较仓促。
那之间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重复强调和解释的内容,基本都是我认为已经前面解释的很清楚,大可不必费周章的再细致阐述了。
但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因素,就是为什么作者对有些简单易懂的地方写的如此细致复杂。
我想可能是因为这是美国人写给欧洲人的日本历史的原因。欧亚之间的文化差异本就显著,如果不解释的这么细致,欧洲人恐怕很难理解日本文化。
且由于作者是在美国环境成长并生活的,文中很多文化对比都是拿美国和日本做对比。而我身为一个中国人,而且对于作者来说还是个“未来的中国人”(本书写于1945年前后),很多内容我理解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因为自二战之后,各国文化的交融发展,信息资源的互通有无,多多少少让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趋于接近,彼此之间更容易移情理解。就连如今的日本人也不像文中那么极端了,尽管他们还是亚洲国家中比较极端的民族。
在当时的美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之间,我感觉我现在所处的文化环境是刚好介于两者之间的。
所以本书读起来甚是有意思的原因就是,作者在阐述对待同样一件事美国人和日本人不同的心理状态时,我发现我两方的情绪都可以理解,甚至有些心理活动都确确实实的在我身上发生过。这就感觉像是同时在照两面镜子,审视着两个同时存在却又不同的极端的自己。纵使现在的日本和那时候的日本有很大的不同。如今的日本人不必遵从异常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必承受那么大的“负恩情”的压力、不必进行偏执的自我修养、不会过分在意社会评价……
但阅读日本文学作品时,还是能够明显感受到传统日本文化对后续民族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如果我在阅读那些日本小说之前就读了这本《菊与刀》的话,相信对作品的感受会更全面。
由太宰治创作的1948年出版的《人间失格》,与《菊与刀》创作的时间很接近。我去年在读《人间失格》的时候,自己感觉就是少了点什么东西。我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主人公有那么大的转折,在我看来有些不那么严重的事情,就被主人公放大,并且真实影响到了他的生活,以至最后被消极沉沦来回碾过。
现在结合《菊与刀》中的内容,就比较能理解了。《人间失格》之所以成为《人间失格》,想必也是结束二战之后,日本人逐渐受西方的影响,开始怀疑自己的民族。这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天皇在人民心中可能不再是原来的形象和意义,而原来几乎已经固化的等级制度却难以一时转化,所谓的“船大难掉头”吧。
战后美国对天皇和一些相关制度的保留,短期看应该是好的。日本有着现成的“忠”性,只要由天皇为中心传达指示,同时让人民各得其所,比起推翻重建的方案来说,如此接管这个国家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但长远一点来看,当时对天皇的文化保留加上对经济建设追求的急切,可能就错过了些让日本民族反省自身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就很难说到底是美国统治了日本还是日本“说服”了美国。在《人间失格》中可以感受到这种挣扎,这种觉得周遭的生活不太对劲但是自己却无能为力的焦虑,这种格格不入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尴尬,这种强颜欢笑以极力迎合社会却最终失败的绝望……
《菊与刀》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这里摘抄陆征翻译版本):
日本庭院里每一块半嵌在地上的巨石都经过精心挑选,从别处运来,置放在由小石头铺成的隐形平台上。它的位置经过仔细计算,要考虑到和溪流、房屋、灌木和树木的相对距离。同理,菊花也是养在盆中,每年在日本各地的花展中展出时,每一片完美的花瓣都经过培育人的精心摆放,花中经常插有细不可见的铁丝架,固定住每片花瓣的位置。
杉本夫人有机会撇开铁丝架时感到的激动是幸福的,也是自然的。种在小盆里的菊花,以前每片花瓣都要经过细致的摆放,终于在自然状态下发现了纯粹的快乐。但是,现在的日本人中,“出乎意料”的自由和质疑“耻”的制约力的自由都可能打破他们生活方式的微妙平衡。在新规定颁布以后,他们必须学习新的约束力。改变总是代价不菲的。建立新的观念和新的道德并不容易。西方世界既不能认定日本会立刻采用这些新思想并融会贯通,也不能假想日本最终无法建立一套更加自由、不那么严格的道德体系。美国的日裔“二世”们早已不了解日本的道德体系和实践,祖上的出身并不能让他们固守父母之邦的旧俗。所以在日本的日本人同样可以做到,在新时代建立起生活的新方式,不再像过去那样严格自我约束。即使没有铁丝架和严格的修剪,菊花还是一样可以美丽动人。
在这种转向更多精神自由的过程中,日本人有些旧的传统美德可以帮助他们保持平稳。其中之一就是自我负责的精神,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对自己的“体锈”负责。这一比喻把身体比做刀,正如配刀人要负责保持刀的闪亮,每个人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必须承认并接受因自身原因而造成的自然后果,无论是因为自身的弱点、缺乏韧性还是徒劳无功。日本对自我负责的诠释比自由的美国更为严厉。在日本的意义上,刀不再是攻击性的象征,而是理想中自我负责的人的比喻。在尊重个人自由的新规定下,这一美德是最好的平衡轮,日本的儿童教育和行为哲学都一直把它当作日本精神的一部分进行灌输。今天日本人提出西方意义上的“放下刀”,但是在日本的意义上,他们有毅力保持内心之刀不染铁锈,尽管锈蚀的威胁一直存在。作为德行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刀是一种象征,在一个更加自由和平的世界里可以继续保留。
日本通过固定“细不可见的铁丝架”精心摆放出完美的菊花花瓣,通过不断“承认并接受因自身原因而造成的自然后果”来打磨自身,从而实现一种民族性格。
他们性格中蕴含菊的美,却又显露出刀的锋芒。
这种不断地承认错误和自我承担导致了整个民族对待事情的柔和型,他们倾向于用“和”的心态来作表面处理,所以《人间失格》的主人公才一步步接受命运的安排,表现上毫无反抗。这就造成了内心的痛苦,因为事实上他的内心又不够强大,远不够强大到以至敢于去拿自身做实验来研究社会的残酷及人性的卑劣。
去年读的印象较深的日本小说还有两本,都是村上春树的,一本是著于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另一本是著于2017年的《刺杀骑士团长》。现在回想,两本中也依然有着明显以“和”为主的处事态度,书中人物面对事情时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置于被动的位置。这也许便是流淌在几代日本人血液中不变的东西。
但日本人达成“和”的牺牲是很大的,要养成这种处事态度首先就要承认并接受命运的不公,我认为这是很难的一件事。书中在关于日本儿童教育的章节给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日本儿童的生活是比较无忧无虑的,母方倾向宠溺,父方建立威严。但教育中总是习惯灌输以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比如母亲会在孩子哭闹时直言你看你都这么大了还在哭闹,邻居看了会瞧不起你等等。这导致日本人认为他人的肯定是重要的,他人的轻视和嘲笑是非常可耻的,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是活不下去的。
日本人认为身体和精神是两码事。前一天的睡眠时长从来不被计入第二天精力有多少的计算范围内。意识可以控制欲望,精神可以控制肉体。所以随着日本孩子年龄的长大,他们要被迫承受的锻炼就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直到今天不是还有日本儿童光腿在大冬天锻炼身体的事情存在吗,那在旧时都是通过直接站在寒冬清晨的瀑布底下冲凉来完成的。
即便在民事环境中,日本当局也是切实地把精神战胜物质当真理。例如,老百姓不是因为工厂里十二小时制的工作和整夜的轰炸而疲倦吗?“身体越沉重,斗志更昂扬!”“训练越劳累,结果越精彩!”冬天老百姓在防空洞里不是挨了冻吗?大日本体育协会在广播里教大家做御寒体操,不但能够代替取暖设备和被褥,甚至还能代替老百姓正常所需却又供给不足的粮食。“肯定有人要说吃的都不够了谁还有心思做体操?这话不对!越是没吃的,越要通过其他方式提高体力。”这就是说,必须通过花费更多的力气来提高体力。这种不遵循能量守恒的想法对美国人来说很不可思议。因为美国人总认为一个人有多少体力取决于前一晚是否睡够了,饭是不是吃饱了,有没有受冻了。而日本人觉得这种观点太物质化了,他们根本不相信贮存能量的计算法则。
所以文中也总结,日本人的一生基本是一个U型的曲线,即儿童时无忧无虑享受宠溺,青年时被严格教育、经历人性的磨砺,直到老年时他们才可以再次放松,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照顾。
这种教育让他们生来就有一种压力,且生活中的各种小事都可以轻易加重这种压力。首先日本人觉得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绝对顺从式的回报,这是即使同在亚洲的中国人也不太能理解的。我理解中国的尽孝是义务式的,我们在听取老一辈的建议之前会进行是非分辨,如果觉得有冲突可以反驳甚至对抗。但日本的文化是父母做什么都是对的,如果产生了问题也是由于自己没有处理中和好,进而产生强烈的自责情绪。朋友之间突然的馈赠也是一种压力,因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回报。每次的节日赠礼,一定要记录在册,下次过节仔细斟酌送回礼,且价值一定要更大。甚至陌生人请客了一瓶饮料,也会造成受赠者的压力,恐怕自己没有机会偿还。往大了说,对于整个社会,天皇的恩是不可计量的,所以要用一生来尽忠来回报天皇,无论天皇做什么都是对的,说什么都要服从。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战时日本军队的口号是“以我们训练的质量抵抗敌人的数量;以我们的血肉抵挡敌人的钢刀”,而又为什么这么拼命的敢死战斗民族,在天皇宣布投降之后,就瞬间接受,甚至欢迎美国人的到来以示友好。因为他们可能不认为自己失败了,因为他们自始至终认为的成功都是服从天皇而已……
他们从无忧无虑的童年进入到青年时期,逐渐进入社会,突然就发现童年的天堂成为了不可及的美好回忆。突然之间他们就不能为所欲为了,突然之间人们视野的中心就不是自己了,突然之间别人对自己宠溺的日子就变成自己对社会低头了。
可能这就造成了他们乐于欺软怕硬的性格,导致每所学校中霸凌的现象都非常严重,他们仿佛只有从这件事中才能找到成就感和被再次关注及肯定的感觉。再极端一点也就有了大屠杀的行为,加之日本媒体当时公开表扬杀人最多的人,这种被社会认同及肯定的感觉几乎是他们毕生追求的了。
如果硬是要评价日本人的这种文化,我还真的不知道该以什么心情。因为他们在这种“负恩式”的文化中,自己并不觉得委屈。他们各得其所,发自内心地认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为父母的一句话抛弃妻儿、为家族荣誉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天皇进行自杀式的袭击……再做这些事的时候,他们没有丝毫的不满,一切都是积极的心态,事后甚至还会为了这种决定而感到由衷的自豪,觉得自己尽了为人的本分。
这在旁人看来,是很不可思议、很值得怜悯的,但既然当事人乐在其中,又怎么好再去评价啊。如果不是真的乐在其中,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在明治维新的时候要求复兴旧时社会。这也是一种“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吧。
我想象,现在的日本人进行文化上的反思之后,应该也会感叹,文化的渗透有多么彻底、历史的进程有多么奇妙,可谓造化弄人;他们应该也会踌躇,如何在传统文化的美和对经济发达的追求中取得平衡。也许这也是今天还不够强大的中国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吧。
阅读(62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