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我们处在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我们必须要急速地跟上这个时代。跟上时代的方法就是勇敢地驾驭着变化的浪潮,不要害怕变化。
今年openstack发布了两个重要版本,一个是4月8日的Mitaka,另一个是10月6日的Newton。不可否认,在目前的云计算市场中,开源云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Newton版本的发布,将开源云计算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Openstack自从推出以来,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如今不仅是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包括中字头的国企都有实际使用的案例,而这些都要归功于其开源理念和其自身不断的完善和成长。回顾走过的2016,我们不妨冷静思考,对openstack来个简单盘点。
在私有云和行业云这个广袤的企业级服务领域里,OpenStack从最先开始的星星之火逐渐行成燎原之势。
2016年4月,在 OpenStack Mitaka 版本中,代表重要的核心项目社区贡献度的 TC-approved 中,中美两国的企业几乎占据了所有的前10名的位置,其中:美国公司占据8席,中国企业占据了两席,华为和创业公司EasyStack迈入核心项目贡献前十位之列。10月,在OpenStack Newton版本中,共有23家中国企业上榜;而上一个版本Mitaka代码贡献的中国上榜企业是13家,同比增长高达77%。
从企业市场看,不仅在高要求的金融行业,还是传统行业都有采用OpenStack解决方案的实际案例,到今年底还有5家国字头企业(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国海油、中国银联、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加入。以上典型案例只是OpenStack在中国传统行业企业级市场落地的冰山一角,还有顺丰速运、联想集团、清华大学、农信银行、长城宽带、携程网、国家超算广州中心、苏宁云商等企业加入OpenStack的用户阵营里面。无论是从技术层面、市场增长、客户认知方面, OpenStack在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开源大势一派明朗,已从最先开始的星星之火逐渐行成燎原之势。
大部分企业对于OpenStack有热情,但是采用率还较低
为何OpenStack没有获得市场的大规模认可?还没有真正在企业生产业务上大面积开花呢?我们不妨辩证和客观的来看OPENSTACK的发展。
OpenStack作为一个开源项目自诞生以来注定要命运多舛。因其具备互联网模式的重要基因——“免费”,首先面临的是很多传统IT厂商的困惑和抵触,革命者与既得利益者的战争从来都是硝烟不断。而且企业的IT演进也是渐变式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管理理念到技术架构变革,我们都还需要一段路要走。
另外许多人将原因归结于OpenStack的复杂性。目前传统企业里使用VMWARE的仍然居多,一方面是因为VMWARE先入为主占得先机,另一方面确实简单易用。而OpenStack相对来说,组件众多架构庞大,非常难以部署和驾驭;OpenStack源于开源社区,而开源社区是技术驱动的。社区提供源代码,但这种代码一般侧重于解决核心问题,解决那些对开发者而言有成就感的问题。而对于非核心的边缘性的功能,比如优化、管理、监测、容灾备份等开源社区很少提供或者即使有功能上也很不理想。
除了部署复杂性,那么如何运维和运营也是另一个难题。市面上经验丰富的OpenStack技术人员还比较少,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技术支持。这些都是企业不愿意采用OpenStack的原因。毕竟传统企业的人才都是跟传统设备和商业产品打交道的多,如何快速掌握和使用开源云平台,那就需要培训和实践了,所以openstac还需要加强培训和认证服务。
阅读全文请点击:
阅读(1818)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