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787
  • 博文数量: 12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11-27 21:28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3)

2014年(9)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其他平台

2015-01-03 09:26:22

硬糖工艺

发烊:是无定形硬糖的熔化现象。

返砂:是硬糖组成中糖类从无定形状态重新转变为结晶状态的现象。使硬糖失去塑性稠度,质构变得松脆,外观也从透明变为不透明。

发烊和返砂是交替进行的,以发烊开始,发烊导致返砂,返砂后的糖体在一定条件下又继续发烊,再返砂,不断循环,直到硬糖的整个糖体完全返砂,这时硬糖质构失去原有光滑的口感,变得粗糙。

引起发烊与返砂的原因:

(1) 无定形状态的硬糖组成成分的不稳定性,蔗糖极易结晶,仅用蔗糖很难制成硬糖,因此配方中包括抑制结晶的配料淀粉糖浆;

(2) 淀粉糖浆用量不当

硬糖中淀粉糖浆的用量差异较大(20-70%),一般为35-40%,最低用量与生产工艺有关,常压熬糖时淀粉糖浆的用量可低至20%,间歇式真空熬糖和半连续熬糖最低用量为30%,连续熬糖为40%。淀粉糖浆的最低用量与熬糖过程的机械搅拌和震动有关,搅动剧烈的工艺要求淀粉糖浆的含量较高,以防返砂。

(3)硬糖水分含量太高;

(4)高温下过分搅动;

(5)在熬煮后的糖膏中添加返砂的返回料;

(6)熬煮后的糖膏没有及时成型,在高温下停放时间长;

(7) 外界环境的相对湿度高

抑制结晶的机理

(1)利用淀粉糖浆中其它单糖或转化糖,防止或延缓蔗糖结晶的形成;

(2)保持高粘度 硬糖糖浆的粘性越高,蔗糖分子越难产生结晶。

(3)尽量减少搅拌 糖料在熬煮后再过分搅拌,可引发结晶作用,因此应尽量减少在熬煮后的糖料中搅拌和扰动。

解决的方法:

(1)降低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和温度;

(2)使砂糖和糖浆有适当的比例;

硬糖的总还原糖含量为10-18%,一般为14-18%,其中原料中还原糖为12-14%,加工过程转化产生2%±。

重点解决结晶和抗结晶物质的比例和具体数量

W1

R(%) = ——————×100%

W2×(1+m%)

R:配方中还原糖含量(%);

W1:配料中加入还原糖总量()

W2:配料中干固物总量()

m:硬糖的水分含量(%)

例:硬糖配方中还原糖的加入量要求12%,而配方中砂糖用量为100 ,假定硬糖成品的平均含水量为2%,求配方中淀粉糖浆的用量(砂糖干固物含量为 1

糖果: gkndd

阅读(387)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3第三章 糖

下一篇:中国梦,我的梦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