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60106
  • 博文数量: 214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21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11-11 12:44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1)

2016年(17)

2015年(181)

2014年(5)

我的朋友

分类: IT业界

2015-12-14 15:56:51


从制造型企业的一般结构特点看,企业内部的分厂或生产车间是基本生产单位,车间下设工段或生产小组,实行分层管理,分别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企业生产单位的构成因行业不同差异很大,尤其是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单位设置比较复杂。每个企业的生产部门构成都有自身的特点,但一般都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 产品的结构与工艺特点。生产单位的设置应根据产品结构要求,设置相应的制造车间。如生产机械产品的制造企业,生产单位可由毛坯、加工、装配车间组成;流程式的化工行业则严格按工艺流程的阶段组成车间。同类型的产品,结构相似,可能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如齿轮厂的毛坯,可以模锻而成或精密铸造,因而相应地设置锻造车间或铸造车间,或者锻造与铸造车间均设置。
2、 企业的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企业的专化业是以生产的产品品种多少和工艺类型与方法的单一化程度来衡量的。专业化程度高的企业,年产量较大,生产车间的任务比较单一。企业的生产专业化形式不同,相应设置的生产单位也不同。采用产品专业化形式的企业,要求企业有较为完整的生产单位,应设置毛坯车间、机械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装配车间等,如汽车制造企业。采用零件专业化形式的企业,多数没有完整的加工过程,各个工艺阶段可不设置装配车间或毛坯车间,如齿轮厂等。采用工艺专业化的企业,一般只设有相应工艺阶段的车间。如装配厂,只有部件装配车间、总装车间等。
企业的专业化程度高,必然有大量的外协件需进行协作化生产,企业将零部件的制造扩散出去,采用外包的方式组织制造资源,这样一来企业自身的制造活动就少了许多,这时候就更强调企业间的合作。有时地理上的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对选址和布置的要求更高。
企业的协作化水平不同,相应地由不同的生产单位组成。协作范围越广,外包的业务越多,则企业自身的生产单位组成越简单。
3、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的生产规模是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企业集中的程度,如企业职工人数、固定资产总值、产品总产值等,可分为大、中、小规模企业。大型企业的车间规模大,为了便于组织生产,同类生产性质的车间往往设置多个,如机械加工一车间、机械加工二车间;对于小型企业,则可将加工与装配同设置在一个车间。

阅读(28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