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9735
  • 博文数量: 48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57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9-16 16:2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8)

2014年(40)

我的朋友

分类: 信息化

2014-10-30 10:22:46

 
  东西方社会人们从事休闲生活的差异性,虽然会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演进有所减少,但是会永远存在。因为差异和互补是社会前进的法则,也是现代休闲生活富有活力、生机和多样性的重要根源。

  (二)休闲概念

  进入近代工业社会以后,社会学开始分离出休闲社会学这一门分支。在西方社会学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奠定了近代休闲社会学理论基础的开山之作是美国经济学家索尔斯坦·凡勃伦写于1899年的《有闲阶级论》。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对休闲问题在理论上提出鲜明观点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这一点在美国出版的《国际社会学科学百科全书》中已经得到确认。在书中“闲暇社会学”条目上写道,预见到闲暇在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思想家是马克思。
 
  马克思在1862年完成的《剩余价值理论》的草稿中指出:“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有真正的财富,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马克思还提出,一个国家真正富裕的标志是劳动时间的减少,闲暇时间的增多。
 
 
  恩格斯也曾指出,人生有三个根本需要,一是生存的需要,消费是为了生存。二是享受的需要,人可以活得更好一些。三是发展和表现自己的需要。在此,可以清楚地发现,惟有马克思主义是最关心普天之下广大民众的科学理论。
 
阅读(10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