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370
  • 博文数量: 10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8-04 10:01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4年(10)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其他平台

2014-08-04 10:09:27

耐心是个习惯问题,耐心是个良好的习惯。
     所谓“习惯”,是人在一定情景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所谓“自动化”,就是不须特别努力就能做好;所谓“需要或倾向”,通常是以“缺乏感”体验着,以主观意向、愿望似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推动人活动的动机。如果不那样做,就会感到不安。
    说白了,“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遇事能忍耐,做事踏实能坚持有耐性。具备耐心的良好习惯,是学习、做事成功的保证,更是做成难事、大事者所必备。没有耐心的良好习惯,不仅不可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将来也是做不成难事、大事的。
    如果形成了耐心的习惯,一旦做事不耐心,自己就会感到后悔,就会深深自责。因此,培养习惯尽量少批评,多进行正面引导。
     家长可以挑选一些儿子感兴趣的事,无论是什么事,让孩子去做。开始家长最好陪伴孩子一起做,以自己的耐心感染、影响孩子,边指导,边鼓励,边强化。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受到肯定,感受到耐心的快乐。
进而让孩子独立做事,做事获得好的结果,家长及时给予肯定、表扬,甚至奖励,并引导孩子从结果中认识耐心的意义和价值。
    孩子对家长的批评不耐烦,一般情况是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脱离实际,或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单纯靠批评、强制是不能培养出好习惯的。家长批评过多,孩子的心境不平静,肯定培养不出耐心的性格。家长强制才去做的,那压根儿就不是习惯。
     培养孩子耐心的好习惯,家长自己首先要有充分的耐心。发现孩子做事缺乏耐心,先不要急于批评孩子,家长首先要反省自己,做事是不是也缺乏耐心?家长自己没有耐心,孩子一不耐心家长就急,这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耐心?以家长自己的“不耐心”培养孩子的“耐心”,那是“南辕北辙”,结果肯定是事与愿违。您说是不是?
     培养孩子耐心的良好习惯,家长首先要加强自我心理修养,遇事不急、不火、不恼、不厌烦,并以自己的良好性格感染孩子。
   要知道,习惯可是能“传染”的。
 

阅读(8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