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传译中的概述策略(generalization)指在忠实源语信息的基础上,以总括和概述方式传译源语文本信息的策略。当源语文本中出现较多重复信息、成串不重要的名称、艰涩难懂且对听众的理解没有具体帮助的技术术语时,可使用概述策略。同声传译增加译员短时记忆压力,密集的信息加重译员听、理解、转换和输出的压力,而灵活使用概述策略能有效地帮助同传译员减轻短时记忆压力,准确、及时、简洁地将源语信息传译。概述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形式:
使用通称或通用术语(genericterms)。当发言人语速过快,而且谈话所涉及的部分术语可用通用术语表达时,可采用概述策略。例如,当发言人谈及“电冰箱、洗碗机、洗衣机、热水器、电烤箱、电磁炉、电水壶”等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时,译员迫于时间和短时记忆压力,可以使用“家用电器”这一通称指代发言人提及的家用电器,可将源语信息传译为“Householdappliancesareplayinganimportantroleinpeople?slifenow”,既准确、简洁地传译了源语信息,同时又没有遗漏重要信息。
使用表达较长时段的词语替代表达零碎时间的词语。当发言人在谈论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一些事件,而且所讲述的事件相互关联密切,没有实质性变化时,可采用概述策略。例如,“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80年,黑白电视机进入普通家庭;1981年,彩色电视机能为普通人所拥有;1983年,双卡录音机也出现了;1985年,Walkman随身听也开始流行;1988年,卡拉OK开始流行……”,可以将源语文本传译为“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录音机等家电娱乐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灵活运用概述策略有
助于准确和简洁地传译源语信息,较高质量地完成同传任务。
但需指出的是,在同声传译中切忌滥用概述策略,如果发言人列举的每个条目或时间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译员必须如实传译,忠实源语信息永远是同声传译最基本的准则。
同传中的略译策略(omission)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用尽可能少的音节、最经济的表达形式(economyofexpression)传译源语文本信息,如首写字母缩略形式;另一种是当遭遇发言速度异常快的发言人或十分艰深的术语时,在简化策略和概述策略都不能帮助完成同传任务时,译员用简洁的语言解释并传译源语信息。略译策略主要在如下情况中使用:
发言人使用的个别专业术语过于艰深,但听众基本为专业人员。在此种情况下,译员须充分调动相关背景知识,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用简洁、清晰准确的语言传译源语信息。例如,“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比上年增长16.9%;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17.5%,流通中现金(M0)增长12.7%。”译员在明确“M2”指“广义货币供应量”,“M1”指“狭义货币供应量”,“M0”指“流通中现金”时,可将源语文本翻译为“Bytheendoftheyear,M2wasupby16.9percent.M1wasupby17.5percent.M0wasupby12.7percent”。
如果某种术语频繁出现在发言人的讲话中,译员可以不再翻译该术语的全称,而用首字母缩略语传译。如“该脑电位起初叫做诱发脑电位(EvokedPotentials),后来称为事件相关脑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可翻译为“ThispotentialsatfirstwerecaledEvokedPotentials—EP,lateron,theyarebeingcaledEvent?RelatedPotentials—ERP”,在之后的翻译中,可直接用“EP”代替“EvokedPotentials”,“ERP”代替“Event?RelatedPotentials”。
当然也有个别极端情况,发言人照稿发言,语速奇快,而同传译员没有纸质文本,在这种情况下,译员只有竭尽全力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听、理解和分析源语文本,尽可能准确地传译源语信息。
文章来源:
阅读(372)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