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两种语言当中都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但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在英 语中远远高于汉语。在英语中,凡是受事方是谈话的主题、无法说出施事者、不 愿指出施事者或者出于语句衔接的需要时,都往往使用被动语态。尤其在科技 英语中,被动语态更是广泛地使用。 同声传译要充分重视被动语态,因为不管是涉及世界和平、全球环境、地区 冲突的国际会议,还是有关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的区域论坛,发言人讲话中被动 语态的使用真可谓比比皆是。尤其要注意的是,在重大外交场合,外交官的交 涉、发言、表态和会谈在使用语言上都是十分注重含蓄婉转,讲究分寸的。为了 避免谈判破裂,凡事都要留有回旋的余地,讲话一般都倾向于折中,这样才能达 成某种协议。在处理双边和多边关系时,外交人员在用词方面还常常使用所谓 的“建设性模糊”(constructiveambiguity)这一技巧。被动语态是表现含蓄委婉、 模糊折中的有效语言手段之一。 英语被动语态转化成汉语时既可译为主动句,也可译成被动句。 一、译成汉语的主动句 例、The question now is whether the solemn promises of the Special Session can be translated into strategies and substantive investments inchildren. 现在的问题是特别会议上的庄重承诺是否能转变为战略和针对儿童的实际 投资。 英语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中仍做主语。汉语中的被动语态常体现在意念之 中,被动往往呈隐性。 二、译成汉语的被动句 汉语的被动句以“被”字为最典型的标志,另外还有“给”、“遭”、“挨”、 “为……所”,“使”,“予以”、“得到”、“由……”、“受到”等表示,如: 例、Over the years,tools and technology themselves as a source of fundamental innovation have largely been ignored by historians and philosophers of science. 多年来,工具和技术本身作为根本性创新的源泉在很大程度上被科学史学 家和科学思想家们忽视了。
文章来源:
摘自口译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