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1968
  • 博文数量: 74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79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5-17 10:3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74)

文章存档

2014年(74)

我的朋友

分类: 信息化

2014-05-23 18:08:10

四、我国供水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供水问题
1.水资源问题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28000亿m3、而且其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造成我国的水问题很多,除了大的洪灾、旱灾外,在城市地区表现突出的是城市缺水和水污染。水资源的短缺造成社会经济的损害已经大于洪涝灾害,水资源的问题近年来也已经超过石油、能源等问题,被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特别是京、津、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以色列的449m3、水问题尤为突出。

2.城市水问题城市是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然环境和水资源条件虽然相对较好,但因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用水需求过度集中,造成人均拥有的可利用淡水资源量却很少,据初步分析,在全国660个建制城市中约有400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缺水是中国许多城市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这已成为共识,但对导致城市缺水的原因却有着非常复杂的成因,而主要是城市供水设施不完善和水源污染所致的水质型缺水,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水污染是城市的最大隐患。它不仅恶化城市生态环境还毁坏城市水源使本已紧张的城市供水“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供水问题,加剧了城市水危机。

3.城市供水问题
(1)新中国城市供水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前10年的恢复期,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供水设施极度匮乏,全国只有60个城市建有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仅为240.6万m3,供水人口仅900余万人,连最基本的用水需求也无法满足,城市供水处于低水平供给上。后来,国家于1959年在保定主持召开了全国城市供水会议,首次提出“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开展节约用水工作”的要求,1973年,原国家建委又组织研讨会,一方面抓开源,重点组织13个缺水严重的城市建设供水工程;另一方面抓节流,发出了建(73)建革城字第341号《关于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的通知》,首次提出了我国城市节水的方针、任务和方法,这一时期节水工作的显著特点是将“弥补开源或供水设施不足”作为节水工作的主要目的。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为城市的发展注人了活力,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加速,开源及供水设施的建设速度赶不上用水需求的增长速度。缺水问题日益突出,缺水的原因已从单纯的设施短缺,逐步扩展到与水源短缺并存的状况,逐步认识到要遏制过度开源以弥补水源不足。从1989年到21世纪初的这些年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继续加快,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城市不仅存在水量短缺,还存在更为严重的水源污染问题。水源污染既加剧了水源紧缺的矛盾,又増加了保证供水质量的难度,对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提出了开源、节流与治污并重的战略。

(2)新世纪我国城市供水市场化问题: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中小型城市迅速崛起,中国城市化进程又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缺水、水质型缺水、设备型缺水的矛盾。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WT0的加人,使中国越来越融人全球一体化经济,中国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城市供水体制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城市供水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性城市市政工程,在追求利益和优惠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多元化的城镇供水市场格局,中国城市供水行业的投资、运营管理主体日益多元化,供水服务领域成为投资收益最佳的行业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

(3)社会经济发展与水需求的非线性关系:建立节水型社会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呈非线性要求,随着节水农业、节水工业等大力推广,经济水平的增长并不一定要求水的需求同步增长,这又在考验人们对发展与资源之间平衡把握,同时又加剧了有限的城市供水市场的进一步无序化商业室争。
(4)城市水系统的复杂结构,导致水系统管理多样性;研究城市的供水问题、必须以城市“水系统”为对象,该系统由城市水源、城市供水、城市用水和城市排水等四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又可分为若干个次一级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因此,城市水管理是一项涉及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用系统的观点、理论与方法去解决水管理问题.还应按“系统”的原则去构架城市水管理的组织结构。
(5)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水战略:从城市水源、供水、节水、排水、治污、水环境等多方面和角度,如何对待水的自然循环中水环境的承载力、水生态的承载力两方面的问题?如何对待水的社会循环中涉及的不同尺度的、不同功能区划的水源保障、供水安全、节约用水、污水治理等实际问题7实现以人为本,持续、全面的社会、经济和人类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和各级水管理部门的要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必须实现"合理用水,节约为先,治污为本,控制水质,保障安全,水务管理一体化,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水发展目标。提出"节流优先”、是我国水资源匮乏这一基本水情的客观要求,也是反对用水浪费,降低供水投资,减少污水排放,提高用水效率的最佳选择。建设部提出了我国城市未来新增用水量的一半要靠节水来解决的目标要求,力争将城市人均综合需水量指标控制在每天160m3范围之内,使我国城市总用水量在城市人口达到最大值后得到稳定,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发展节水型器具、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最终形成节水型社会的发展趋势。强调“治污为本”是保护供水水源水质,改善水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要充分认识到治污能产生改善环境,保护水源、增加可用水量、减少供水投资的多重效益,要把治污作为一项环保和“开源”的综合措施、以制度的形式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在制定城市需水及供水规划时,供水量的增加应以达到相应的治污目标为前提,这个目标的基本要求是遏制水环境的恶化趋势,并力争逐步改善。也就是说,未来污水处理设施能力的增长速度必须高于供水设施的能力增长,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城市水环境。要谨防一些忽视污水治理的城市因盲目开源而陷入用水越多,浪费越大,污染越严重,直到破坏现有水源的恶性循环。全国各个城市都在积极探索解决城市水问题之路。北京水务局就率先创新地提出了“循环水务”的治水理念,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是为保障首都21世纪水资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城市供水的出发点必须以现有水的存量和社会对水质、水量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持续可利用为原则,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水质管理的趋势
1.从全球看水质管理的必然趋势 过去的相当长时间里,在联合国以及世界银行所发表的涉及饮用水问题的权威性报告中,所用的是"缺乏干净安全的饮用水”、“不卫生的水”一类词语、就没有"水质”这一概念的位置。“污染”本来是指水质不良的原因或观象,从美国的发展看、事实上在美国等先进的国家同样存在对水质认识的过程,在法律非常完善的美国法律体系中,直到1965年美国才有水质法案《Water Quality Act》,到1972年成立国家水质委员会(NationalCommissiononWaterQuality)、而国际水污染控制协会(IAWPC)改名为以“水质”为主词的国际水质协会(IAWQ),也说明了这个认识过程,中国的发展可以借鉴这些经验、走跨越式发展之路、提出水质管理的概念。

2、水质问题是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形式 水质是最基本的概念,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代的水资源首要问题是水质、是水质普遍恶化的问题。从广为传播的水资源人均占有率以及缺水国家的国家排名榜这类只论水量的权威信息中,于是就认为水量是水资源的首要问题,而达不到一定水质标准的水资源,水量博多也不具有使用价值,还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中国的许多水乡缺水、就是水质问题造成的。我们称之为水质型缺水,水质型水资源缺乏成为主要形式。而从实际的统计来看水质问题造成的损害,已经确实超过洪涝灾害损失。

3.水质管理目标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132个国家中居第82位,这当然是一个严峻的事实,但是更为严峻的是,由于水质平均不良,中国lm3水的使用价值含量不仅会远远低于排名前面的一些发达国家,还会低于排名后面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探索,逐步进入了水质管理的时代,通过水质管理,不仅lm3的水可以保存它的完整使用价值,还可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起了超过1m3的作用,从而提升水环境的承载力,提升水生态的承载力,有效保护水环境,维持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的良好状态,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全面发展对水的需求,这就是水质管理的目标。

我们目前采用的各类水资源管理手段无不以水质管理为特征,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水环境水功能区的划分等等,就是要解决不同的水质,满足不同的需求,达到发展和需求的平衡的目的。

4.城市水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水质管理为基础我国在水质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保证城市供水水质为中心、以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原则,切实做好污水处理和水源保护工作;必须坚持精简机构和依法治水的原则,凋动企业、行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国家水质中心、国家站、地方站在供水水质管理中的行业监测和行政监督作用,借鉴国外先进的水质督察体系,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水质管理体系。

5.城市供水的水质管理的内容城市供水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其水质应能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使用需要;作为一种商品,其水质应符合法定的质量标
准。这是城市供水水质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需求管理的重要方面。供水水质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水源的水质状况,还取决于水厂的制水工艺、供水设施条件、供水管网输配系统等,因此城市污水处理、供水水源的保护、供水水质的控制、应是水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城市供水的新问题
1.城市供水安全的关键是水质城市供水是水的社会循环中尺度最大的、处于源头
的环节,涉及水安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特别是直接涉及人民身体健康的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由水源改善、水厂净水、安全输配共同构成对水质的控制和保障。所以城市供水安全,水质控制是关键。

2.以人为本的城市供水内容在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的关系时,以人为本是最为核心的,发展经济根本目的也是为人本身健康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环境改善。

供应安全的水是人权,城市供水不仅对量的要求,更要对质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水资源的污染日益严重、水质型缺水的状况基至广泛发生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南方众多的城市。我国广大消费者对供水水量、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老百姓要知道自己所饮用的水的水质究竟如何、强烈要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接轨,并要求定期公布城市的供水水质状况。这对于政府和各类水闸在供水水质的监管难度加大了、工作加重了、责任变大了,如何积极调整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如何加强对城市供水水质的监管力度、如何运用现代技术监测水质等等一系列的课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必须致力于解决的系统问题。

3.饮用水标准不是绝对的标准饮用水标准不是一个绝对的指标,而是要结合本国
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通过效益一投入的分析来确定的,所以、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是《饮用水水质准则》,而不是国际的标准,各国、各地区是可以依据经济发展说明、效益一投人制定相应的标准。在我国香港执行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澳门执行欧盟的《水质指令》、内地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各种标准制订与执行与当地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相关。

4.城市供水安全的几个主要方面我国目前供水安全状况相当于美国1976~1994 年期间的状况。美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一共发生了414起城市供水事故,其中净水厂处理运行缺陷388起,占93.72%,治病人数42万余人,未经处理地下水事故9起,占2.15%、治病人数7千余人,管网运行缺陷7起,占1.58%、治病人数近8万人,而其他各种原因只占3左右。

可见城市供水安全最重要的是,第一、严格控制水厂的水处理工艺运行,可以有效控制供水水质,保障供水安全,所以实现制水工艺的稳定可靠运行,净水厂出厂水的长期稳定达标是城市供水安全的主要的控制方面;第二、在水的输配过程中,对管网供水水质的安全控制。
以上内容均取自《饮用水卫生与管理》
派斯工作原理是纳米晶TAC软水技术,利用纳米晶产生的高能量,把水中游离的钙、镁、碳酸氢根离子打包成纳米级的晶体,从而阻止游离的离子生成水垢,延长用水家电寿命。机器无需用电、无需加盐、无需再生,派斯无盐,家庭软水处理专家。

阅读(17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