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8514
  • 博文数量: 63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45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11-18 17:37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1)

2014年(30)

2013年(32)

我的朋友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13-12-11 15:57:34

IP SAN是SAN存储中的一种,早期的SAN采用的是FC(即光纤通道)技术,到iSCSI协议出现后,出现了IP SAN技术。IP SAN与FC SAN相比,它更适合于对流量要求不太高、预算不充足的用户。在当前,企业采用IP SAN主要是关心它能否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与产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IP SAN存储系统的核心是由IP SAN存储服务管理器和磁盘阵列构成的,这是实现子系统功能的主要设备,它实现对存储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数据保护等功能。IP SAN存储服务器集中管理磁盘阵列,把磁盘阵列中的所有单个磁盘整合并虚拟成多个逻辑卷,供服务器使用,并通过IP SAN存储服务器的管理软件对这些卷进行直观化分配与管理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存储内容和存储设备被集中管理,存储空间被整个企业共享,使其不局限在某个应用程序或服务器上,更有利于用户对存储资源进行统一的、专业化的管理和维护,使得存储资源的可用性大大提高。

2. 在基于以太网的IP SAN架构中,用于连接服务器主机与磁盘阵列的数据通道是由标准的以太网交换机和铜质的双绞线构成的。目前以太网络传输速率的主流在1Gbps,因此效能上比起光纤信道的2Gbpe要略逊一筹。不过,伴随着10Ghp,技术与相关产品发展,未来的以太网从1Gbps,升级到1OGbps将会给IP SAN带来质的飞跃。口前主流的IP网络产品均提供2-4个1Gb iSCSI的RJ45接口,部分高端的产品还可以洗择升级到1OGb iSCSI接n或是光纤端口。

3.关于数据保护和灾备回复的问题。需要在企业数据中心部署必要的备份系统,包括:备份应用服务器、备份的网络线路设备、备份系统数据的磁盘阵列由卜述设备构成的备份系统是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保障企业信息炸理系统或是对外的数据应用服务,在遇到设备故障、线路中断等此类问题时还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在遇到更严重的灾害而导致整个系统崩溃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对系统状态及数据的备份实现系统的快速恢复。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容灾系统的设计仅有本地的系统备份是远远不够的,远程的灾备中心就是企业数据系统必要的组成部分。由于IP SAN是通过TCP/IP来传输数据的,所以它在远程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来源:企业网D1Net )


阅读(80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