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二年建,,屬廟宇兼同鄉會,又稱浯江館。建築古色古香古意盎然。
大約在乾隆五十二年﹝西元1787年﹞左右,一群金門駐台的水師以及從金門移民而來的居民建立了此館。
今所存的金門館為許樂三於清嘉慶十年﹝西元1850年﹞捐出土地,由各地金門駐台的水師官兵以及鹿港地區的船商共同出資修建的。廟內有道光十四年和咸豐五年的「捐款提名碑」,可以看出當時的官兵踴躍捐款的情形。
光七年﹝西元1827年﹞溫兆鳳擔任鹿港游擊,看到金門館廟宇殘圯,就想加以重修,但未及實行,就調陞艋舺參將。直到道光十一年﹝西元1831年﹞,劉光彩接任鹿港游擊,才倡議改舊更新,總計募得軍民的捐銀共七百四十員。重建工程於十二年開始,十四年竣工,總共花費銀二千六百員。其中不足之數一千八百六十員,則全由劉光彩獨立支付。劉光彩獻「過化存神」匾,並撰「重建漕江館碑記」,以考創館之始末,並記錄誌重建的經過。由進士鄭用錫等立石。
此外,尚有一道光十四年﹝西元1834年﹞的「重建浯江館碑記」,是研究金門館歷史的第一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