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許多地方建有義民廟,祀奉義民爺。義民爺為忠義之士,在神祇的本偕希?鸵话愠R姷拇蟊姞旑H為相似,均屬無祀孤魂。不過,義民廟供奉的遊魂孤魄,多為死於清朝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等事件,或漳泉、閩粵械鬥,漢番衝突,以及抗日行動中壯烈犧牲的義民,殉難後,將其遺駭集於一處,建廟祭祀。
頭份的義民廟,又名忠義亭,出建於清光緒十二年(西元1886年),它的創建,與馳名全省的新竹縣新埔褒忠義民廟,有密切的關係。
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十一月,林爽文等起兵反清,聲勢浩大,首先攻下台灣中南部重要城鎮,台灣知府孫景燧、同知長庚、及無數官民被殺。同年十二月進犯北部淡水,知縣程峻及其屬下多人自盡。未幾,林部乘勢攻打新竹等地,巡檢張芝馨殉職。林部一時勢如破竹,官兵束手無策,。
由於林爽文屬下,多屬烏合之眾,漫無軍紀,所到之處,燒毀搶劫,慘酷無比,已失去其革命的意義,形同土匪流寇。斯時、中港、苗栗各地鄉民,激起義憤,在鄉紳林先坤、陳資雲等人號召下,組成義民軍,,人數達一千三百餘人,奮勇抵抗林部,保衛鄉土。義民軍會合官兵,血戰數月,終於收復竹塹城(新竹),頭份義民廟 ,並乘勝追擊苗栗外五莊。至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協助同知徐夢麟進兵大甲,痛擊叛軍。同年十月,大學是福康安率軍登陸鹿港,義軍立即予以會合,於十一月在崙仔頂擊敗林爽文。
此次戰役,義民軍犧牲也極為慘烈,僅新竹、中港地區即有陳紫雲等兩百多人,為國捐驅。戰事進行中,無暇兼顧殉難的忠駭,而任其散至各地,事平之後,鄉人見之不忍,遂由林先坤、劉朝珍、陳資雲等人倡議,蒐集一民駭骨,擇地安葬,以慰忠靈。
當時,初步議定以新埔公墓為忠駭歸葬之所,為當部份搜妥之遺駭,以牛車載運前往時,行至新埔枋寮現在的廟址,牛隻突然不受驅使,站立不動,地方人士頓悟該地為吉穴,於是將忠駭埋於現址,而於乾隆五十三年冬,在墓前立義民廟。福康安因念義民討賊有功,便已精忠題奏,乃由乾隆初封「義勇」,繼封「懷忠」,三賜御筆「褒忠」,仿製匾額,懸於正殿,義民廟因而改稱褒忠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