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17177
  • 博文数量: 506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460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4-19 11:3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06)

文章存档

2013年(506)

我的朋友

分类: 程序设计

2013-05-07 09:37:01

近几年,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金融监控,并加大了监管力度,但许多企业仍然收效甚微,金融风险有增无减。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重视了外部环境的制约,而对内控制度的建设抓得不够。笔者认为 ,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要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内控机制,必须强调发挥财务的管理和监督职能,健全财务监控机制。

  一、财务管理的松、假、差是导致金融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财务管理作为以价值运动形式为主的、政策性与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对于主要从事资金流通与资本运作业务的金融公司来说,其好坏程度对企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财务控制乏力易导致金融风险
财务是企业资金进出的总闸门,通过财务控制可以帮助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金融公司由于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财务控制往往显得非常乏力。如在办理资金进出手续时无章可循,法规资料不齐备;拨付资金不按业务的进度和节奏进行,造成损失浪费;以报代管,管贷不管收,资金回收工作抓得不紧,造成大量的呆账、滞账,不良资产越积越多。
此外,财务控制不力还表现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无法统一,上级财会部门不能有效地管理下属单位的财务,使得中央的调控措施和政策法规不能认真贯彻下去,资金周转缓慢,财会信息不能及时、准确传递,从而削弱了企业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这无疑对金融风险的产生起了一种“促进”作用。
2.虚假的财会信息掩盖了金融风险
在真实性原则下,财务会计可以通过有关资料和信息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分析各种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据此制定相应措施,从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但如果在财会工作中注入了虚假因素,后果则会相反。
近几年,金融公司财会核算的虚假性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如所有者权益虚置,资本金不真实;搞账外经营,设立账外账;会计科目混淆使用,账账、账款、账实不符;通过人为调账使资产负债比例达标等。财会信息的虚假性使得许多企业长期粉饰太平,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只有等到各种问题越积越多,企业发展难以为继时,才惊慌失措,但这往往为时已晚。财会核算的虚假性实际上是保住了企业的眼前利益,断送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利益。
3.理财技能低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
长期以来,许多金融公司的财会工作主要集中在日常的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不重视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使财会人员的理财意识仅仅限于传统的“增收节支” ,理财技能贫乏,对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资源配置、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缓解债务负担、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缺乏深刻理解和认识。这必然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
4 .财会人员的违规操作直接带来金融风险
财务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总枢纽,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等原因,以及金融公司个别财会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如贪污挪用公款,利用公章私自划拨资金,搞恶性透支,虚开资信证明等,给单位和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也会造成金融风险。
由此可见,金融公司财务的一举一动,都与金融风险有着直接的联系;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重视财会部门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财务的监控职能。

  二、强化财务监控职能―――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公司的财会部门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增强现代理财意识,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符合国家监控要求与企业发展要求的新的财务管理机制,形成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的坚实屏障,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地运行和发展。具体来说,应当建立和完善如下财务机制:
1.积极主动的财务决策机制
财务决策是金融公司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财务特有的决策手段促进企业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
(1)树立新型的决策意识 。包括风险决策意识、综合决策意识和效益决策意识。
(2)建立财会咨询队伍。可建立由财会部门牵头,即由精干、素质较高的财会人员和有丰富业务工作经验、又具一定财会知识的业务人员组成的财会咨询队伍,定期提供较详实的分析报告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3)直接参予决策 温州的服务型政府。为了把好投资、融资项目关,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避金融风险,金融公司都应成立投资、融资项目审查委员会,各下属业务单位根据需要成立审查小组 ,制定、实施一整套审查规定。企业的总会计师或总经济师应牵头组织活动,资深财会、审计人员应成为该委员会成员。
(4)为了明确决策责任,全面掌握业务情况 ,财会部门要建立投资、融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摘  要:从我国利用外资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入手,对我国1986年以来利用外资的表现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利用外资尤其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在利用外资质量方面存在着问题,外商直接投资仍有很大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关键词:利用外资;经济增长率;贡献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外开放”的政策,尤其是外国资本的进入。但是针对利用外资的表现,以及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等问题,客观的、实证的学术评价还不多。本文将使用实证分析方法,力求对我国利用外资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主要解决如下两个问题: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及其组成部分的表现到底如何?实际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到底有多大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基本结论。


  一、利用外资的宏观模型


  两缺口模型是目前经济学界用来分析利用外资的最典型的宏观模型,该模型是由钱纳里等人提出的,中心意思在于说明:当发展中国家出现国内资源供给不足以满足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数量时,利用外部资源是弥补资源供求缺口的主要途径(黄亚钧 ,2000)。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归纳出的基本恒等关系为:


  总收入:Y=C+S+T+M


  总支出:Y=C+I+C+X


  (C-消费,S-储蓄,I-投资,G-政府购买,M-进口,X-出口,T-税收。)


  如果政府收支相抵(T=G),那么:S+M=I+X


  整理后:I-S=M-X


  I-S为储蓄缺口,M-X为外汇缺口,只有当两缺口相等时,国民经济才能均衡发展。如果等式左端出现了I>S,即国内投资大于储蓄,就出现了缺口 ,为了维持均衡,就需通过增加进口,利用外汇收入来弥补。


  该模型从发展中国家国内储蓄不足、资本非常短缺和经济结构不平衡的现实出发,在理论上强调了利用外部资源对发展中国家的必要性。


  另外,根据缺口模型可以推出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量化公式为:


    (1)


  利用外资对GDP增长拉动的百分点=GDP增长的百分点×利用外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度(2)


  目前国内学者在评价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大多数是从总量角度来评价的。笔者认为,仅从总量角度并不能完全解释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因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关键不是数量的增长 ,而主要是增长率的变化 。因此,从增长率角度能更好地揭示利用外资对GDP的影响。


  二、利用外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实证分析


  (一)利用外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分析


  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局 探析使用Ⅲ型胸腔闭式引流瓶安全隐患的护理_护理学毕浅析手术室,2002),经过GDP平减指数(1978:100)消除价格因素之后,归纳整理出如下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历年我国GDP与利用外资额数据情况表(表1): 

 


  根据总体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pxy=COV(x,y)/(δx×δy)和表1的有关数据,对我国利用外资的有关数据与GDP增长率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不难发现,从GDP总量上考虑 ,与利用外资总量的相关性(除对外借款外)都比较明显,但这只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从增长率的角度来分析 。从表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系数达到0.641,呈现出较高相关的关系。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也较高(相关系数为0.719),然而对外借款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呈现弱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59)。



  另外 ,根据我国1986―2002年度的GDP增长率、利用外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也可以发现,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和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协调性很强,这一点从二者的相关系数(见表2)也得以体现。



阅读(16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