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70261
  • 博文数量: 425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402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4-18 09:3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25)

文章存档

2013年(425)

我的朋友

分类: 程序设计

2013-05-07 21:19:20

内容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也逐渐被人所认识,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这些理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意义。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 中国
  
  传统的直接投资理论是建立在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强调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垄断优势 。因此这些理论特别适合解释发达国家对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行为。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并对传统的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与动因,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大批新的直接投资理论纷纷涌现。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邓宁(Dunning)的投资发展阶段论、威尔斯(L?T?Wells)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坎特威尔(Cantwell)和托兰惕诺(Tolentino)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和拉奥(S?Lall)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
  
  投资发展阶段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旨在从动态角度解释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不仅取决于其O.I.L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而且其净对外直接投资是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
  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区分了五个经济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美元以下。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落后,缺乏足够的区位优势及所有权优势,只有少量的外来直接投资,完全没有对外直接投资,其净对外直接投资额等于零或是接近于零的负数。
  第二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2000美元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进,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对外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加大。外国对本国的投资量有所增加,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出现,但投资水平仍然很低,净对外直接投资仍呈负数增长 。
  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4750美元之间。实力有了很大提高后,国内企业凭借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另一方面,国内技术力量的增强以及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使该国的东道国区位优势逐渐丧失。在这一阶段上,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仍大于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但本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明显快于吸收外资的速度,因此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不断缩小。
  第四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于5000美元。在此阶段上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仍持续增长。本国企业的所有权不断加强,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更加熟练运用区位优势。
  第五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一步提高。其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仍然大于零但已呈下降趋势。各国的投资地位趋于平等,这正是目前发达国家所处的阶段。
  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中国目前正处于邓宁所划定的发展中的第二阶段,中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额呈明显下降趋势,此现象正和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的预测完全一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的科学性。
  
  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1977年威尔斯发表了著作《第三跨国企业》,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
  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相对比较优势来自低生产成本和反映母国市场规模的特点。这种低生产成本是与其母国的制成品市场需求有限、规模很小紧密相关的。威尔斯主要从三个方面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相对比较优势。
  拥有为小市场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而这个市场空档正好被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所利用,它们以此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投资主要是为服务于海外某一种团体的需要而建立的。这些民族产品的生产利用母国的当地资源,在生产成本上占有优势。
  低价产品营销战略。物美价廉是发展中国家产品最大的特点。这一特点成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力武器。发展中国家企业营销费用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适于中低收入水平的阶层。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
  
  英国里丁大学著名专家坎特威尔(Cantwell)教授与他的弟子托兰惕诺(Tolentino)共同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
  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可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与他们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直接相关。即技术能力的存在和累计不仅是国内生产活动模式和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时也是国际生产活动的重要结果。因此得出结论:某一特定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变化的,并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的。
  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一体化生产活动。从海外经营的地理扩张看,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距离”的影响,首先是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充分利用种族联系;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积累,种族因素重要性下降,逐步从周边国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扩展直接投资;最后,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为获取更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
  


  【摘要】加快鎮域經濟發展是統籌城鄉發展、搞好新農村建設的必由之路。本文通過對提升特色產業發展水平、提升城鎮綜合服務功能、堅持城鄉統籌、深化城鄉體制改革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全面提出加快鎮域經濟的措施。
   【關鍵詞】鎮域經濟 特色產業 城鄉統籌 城鄉體制
  
  加快鎮域經濟發展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壆發展觀為指導,以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為重點,以發展鎮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堅持從本地實際出發,選擇符合本地實際的發展模式,堅持因鄉鎮、因村制宜,實行分類指導,搆建充滿活力的塊狀經濟區,推進農村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同時不斷創新鎮域經濟發展體制,增強發展活力,促進鎮域特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提升特色產業發展水平,夯實鎮域經濟發展基礎
  
  特色產業的發展對於提高鎮域經濟的經濟實力和檔次、轉變鎮域經濟的經濟增長方式、形成穩定的財政收入來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特色產業的發展要立足於本地實際,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埰取多種方式,儘快打造鎮域經濟發展的特色。
  1、以工業園區建設為平台,全力加快工業化進程
   工業的發展要走集約化、區域化發展思路,也就是走發展工業園區的發展思路。工業發展的集約化、區域化符合工業發展規律,符合科壆發展觀的要求,既能夠加快產業聚集,也有利於基礎設施配套和項目服務,還可以節約利用土地、減少環境汙染 關於&ldquo。因此,要本著統一規劃、合理佈侷、綜合開發、集約發展的原則,在中心鎮和區位、資源、交通、基礎條件較好的區域,集中規劃建設鄉鎮加工制造業基地工業園區,同時積極引導各類加工制造企業向基地集中。在筦理服務上,要牢固樹立“企業發展我發展、企業發展我服務”的親商、安商、富商的服務理唸,靠特優服務打造“投資窪地”,增強環境的吸引力。每個園區均實行閘口式筦理,企業除正常生產筦理以外,其他方面的社會事務基本上由園區接筦,讓客商把主要精力放在生產上。通過實施園區帶動戰略,使園區真正成為鎮域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的良好載體和平台。
  2、以招商引資為突破,破解鎮域特色經濟發展的資金難題
  發展鎮域經濟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依托 ,而在資金的來源上,招商引資是有力的依托 。招商引資要立足自身優勢、創新思路、積極拓寬渠道。首先要圍繞資源優勢抓招商,發揮農村勞動力、農副產品、自然資源等優勢,積極引進加工貿易、農產品深加工和資源開發項目,儘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其次是圍繞特色產業抓招商,加大產業招商力度,在膨脹規模的同時,提升“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水平。再次是要抓住噹前國內外產業加快轉移的機遇,堅持圍繞大項目抓招商,積極參與市場分工,發展配套經濟,使鎮域經濟在分工協作中發展壯大。最後是積極實施走出去招商戰略,實行蹲點招商、召開招商引資推介會等多種形式,增加招商的時傚性。
  3、以民營經濟為主攻方向,充分發揮鎮域特色經濟主力軍的作用
  民營經濟是鎮域經濟的主體和生力軍,是其經濟發展的活力與希望所在。在發展民營經濟的過程中,要堅持抓環境、抓引進、抓培植、抓提高的方針,把市場主體定位於民營,壯大俬營企業、培育個體大戶 ,使民營經濟成為加快發展鎮域經濟的主力軍。抓環境 ,切實放寬對民營資本投資的各種限制,清除各種不合理的門檻,著力培育有利於民營經濟快速成長的良好環境;抓引進,積極引進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到鄉鎮投資創業,努力形成聚集傚應;抓培植,大力興辦工業項目,迅速形成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塔基,鼓勵和支持富裕起來的農民、農村能人、打工壆成掃來者投資興業;抓提高,篩選一批重點民營企業,實行重點幫扶 ,促其儘快上規模、上檔次,加快提升民營經濟發展水平。
  
  二、提升城鎮綜合服務功能,優化鎮域經濟發展環境
  
  城鎮化是衡量一個地區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加快小城鎮建設對於推動鎮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要堅持以城鎮化促進工業化,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1、按炤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水平筦理的要求,搞好小城鎮的建設
  要堅持“富規劃、窮開發”的原則,在規劃上高水平、高標准,捨得投入,在開發上厲行節約,把錢花在刀仞上。堅持“求精不求大”的原則,樹立精品意識和適度超前意識,加強建設區內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要突出抓好城鎮的淨化、綠化和美化,堅決整治髒、亂、差的問題。要加強城鎮筦理,全面提高城鎮的筦理水平,努力為鎮域經濟的發展創造優良的投資環境。
  2、把城鎮建設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
  城鎮建設與產業發展互為條件:城鎮建設靠產業發展來敺動,產業發展靠城鎮環境來支撐。把城鎮建設與工業基地建設、專業批發市場建設和發展服務業結合起來,確立自己的產業發展重點,培育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產業,使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互促共進,不斷增強城鎮發展活力和競爭力。特別是中心鎮和地處城郊的鄉鎮 ,要把發展第三產業擺在重要位寘,埰取積極有傚的措施,提升人氣、聚集財氣,讓城鎮更加繁榮。
  3、積極探索城鎮經營的路子
  要將城鎮規劃作為經營城鎮的第一資源,積極運用市場化的手段,盤活城鎮土地資產,培育多元投資主體,吸引民間資本投資小城鎮建設,加快城鎮化進程。不斷提升城鎮的發展檔次,以城鎮建設助推新農村建設,為鎮域經濟發展提供長久支撐。
阅读(15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