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9491
  • 博文数量: 42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4-04 15:3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42)

我的朋友

分类: 程序设计

2013-04-25 13:11:11

    ● 4月8日,李书福公然回应此前与沃尔沃董事会的抵触,表现已与沃尔沃高层达成一致,寰球质量系统不变。郎咸平在微博里称道:李书福是聪慧的。我觉得这个象学校里老师对落伍生的表彰。一个很尖利的问题摆在大家眼前:兼并之初你李书福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由于这原来就应当是兼并行为最中心的策略性初衷。。。

 

  ,;  ● 总感到李书福向沃尔沃的北欧理念抬头有被迫、让步甚至于临时、权宜的滋味,我觉得他一贯保持的“市场须要什么车,你就生产什么车”的中国式经营理念还在他的骨子里!!质量与品牌,是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性命线;理念,是权衡“汽车狂人”仍是“汽车超人”的“试金石”!!

 

    ● 汽车产业我始终不看好自有品牌,国产汽车的市场重要在国内三线市场和比我们发展程度低的亚非拉市场,而一旦国际大品牌的日子不好过,瞄准低端市场,那一夜之间咱们的自有品牌便可能溃败。所以国内汽车工业走兼并国际品牌之路是对的,我们有大市场跟低廉劳能源来维系一个国际品牌的连续。。。

 

    ● 品质与品牌象两只无形而又力大无比的手,牵动、主导着市场的变更,它深刻人心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看最近多少年来,手机也好,汽车也好,市场都集中在前面三、五个品牌或前面十大品牌,后面的品牌越来越难做,日子越来越难过。可想而知,国内汽车行业自有品牌的发展谈何轻易。。。

 

    ● 兼并的好模式一如联想兼并IBM:第一阶段打出的就是IBM品牌;第二阶段告知人家IBM就是在我联想出产的,是我联想的货色;第三阶段,机会成熟了,打回联想本人的品牌。当然,汽车行业兼并后要走的路要比电子行业更加漫长。。。

 

    ● 我个人感到李书福走兼并国际品牌之路迟了五年,早在1998年德国戴姆勒-奔跑与美国克莱斯勒合并开端,,世界汽车工业就掀起了企业吞并收购浪潮,国际汽车市场早已经给出机会了,但这个大略海内所有汽车厂家都不捉住机会。早五年与迟五年,对品牌作用于市场的效应与发展机遇来说,差别太大了!!

 

    ● 国度对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的支撑,是辅助民族汽车工业走兼并国际品牌之路,做好这个“红娘”“月老”,甚至于把兼并行动变成国家行为。我认为这是我公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独一捷径。。。

 

(申明:自己空间惟个人自在舆论,恕毋转播。。。)

阅读(93)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如何使本人沉着

下一篇:乌七八糟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