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15032
  • 博文数量: 321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93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2-23 11:2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21)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0)

2015年(61)

2014年(187)

2013年(62)

分类: LINUX

2013-12-10 00:25:39

原文地址:MPEG2 TS小结(4) 作者:soararing

前面3节总结了MPEG2 TS的基本格式,其中包括PES,PS和TS,以及相关字段的介绍。那么作为一种传输流,TS将内容进行打包/复用,让其媒体内容变成TS传输,并最终在解码端解码。简单来看,TS是一个传输层的协议栈,它可以承载各种内容的传输,比如MPEG,WMV,H264,甚至是IP,那么其中的传输规范是如何定义的呢?这个即是PSI(节目特定信息)要做的事情。

PSI由四张表构成:PAT,PMT,CAT和NIT,这四张表分别描述了一个TS所包括的所有ES流的传输结构。首先的一个概念是,TS是以包形式传播,在编解码端都需要以一定的包ID来标识TS流里承载的内容,比如,PAT表会存在于一个或多个TS包里,所以要用一个特别的包ID来表示,另外,不同的ES流也需要不同的包ID来标识。我们有了PAT和PMT这两种表,解码器就可以根据PID,将TS上从不同ES来的TS包区分出来进行解码。

TS的解码分两步进行,其一,是从PID为0的TS包里,解析出PAT表,然后从PAT表里找到各个节目源的PID,一般此类节目源都由若干个ES流组成,并描述在PMT表里面,然后通过节目源的PID,就可以在PMT表里检索到各个ES的PID。其二,解码器根据PMT表里的ES流的PID,将TS流上的包进行区分,并按不同的ES流进行解码。所以,TS是经过节目复用和传输复用两层完成的,即在节目复用时,加入了PMT,在传输复用时,加入了PAT。同样在节目解复用时,可以得到PMT,在传输解复用时,可以得到PAT。下图很好地概述了其思想。


阅读(574)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MPEG2 TS小结(3)

下一篇:MPEG2 TS小结(5)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