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2062
  • 博文数量: 22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3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3-01 17:07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1)

2014年(13)

2013年(8)

我的朋友

分类: 云计算

2014-11-12 19:38:49

中国人已经花了很多力气来讨论“我们为什么离婚”。在不少城市,离婚率甚至已经超过或与结婚率持平,铺天盖地的报道里,满满都是“离婚时代”的标题。 
  对婚姻持不满的悲观情绪,似乎已经是主流,当我们抛出问卷时,许多参与调查者用看似不在乎的语气说:我的婚姻之所以还能维持下去…… 
  维持与维系,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维持是对婚姻只有最低的基本需求,“不散伙就行”一类的凑合。而维系,意味着努力,婚姻里还有让人看到希望并愿意主动付出的价值。而从问卷反馈的数据来看,现代中国婚姻远远没糟糕到大多数人都停留在温饱线上的程度。 
  实际上,正是因为我们对婚姻的认识已经超越最基本层面,才会有那么多人关注自己的婚姻质量,希望借一张问卷,找出问题,改善它,让它走得更远。 
  每个人在结婚之前,都曾有过“一见钟情”、“心心相印”、“白头偕老”的憧憬;我们依然将很多愿望寄托在婚姻里,依然在歌颂“除了物质,还有爱情的婚姻”;我们用最苛刻的眼光审视自己婚姻的同时,其实并不能否认自己从中受益良多。 
  很多人用嫌弃的语气反问:“现代婚姻里还有爱情吗?”但已经有无数情感专家告诉我们:组成婚姻的从来不只有情感,爱情之外的东西已经将婚姻维系得七七八八后,我们才会得陇望蜀地希望它能更理想一点。 
  这是好事,至少它证明了许多对婚姻悲观者的心口不一:当我们嚷嚷着“过不下去”时,其实大多数围城里的人都不想翻牌认输,他们只是有点迷茫,对自己不太有信心而已。 
  “三子登科”里的孩子和房子,曾经是中国人衡量家庭美满度的标准。孩子意味着夫妻关系和睦、生理功能正常;房子除了证明有固定安身落脚处外,也是事业有成、经济稳定的象征。 
  藏在孩子与房子里的寓意 
  文/本刊记者 张笑溪 
  为了孩子开始的婚姻 
  “绿薄荷”工作室的婚姻情感咨询师梁川,对三年里自己经手的所有咨询对象进行了分析。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点:42.95的咨询者会在第一次见面时用陈述句:“我的婚姻好像出了点问题。”27.12的则会用疑问句:“像我这种情况,该不该继续下去呢?” 
  陈晓燕是梁川印象最深的咨询者。她来咨询了两次,两次都以疑问句开始。一次在婚前: 
  “我该不该因为怀了三胞胎就和对方结婚呢?”她在QQ上问对方。梁川的回答是让对方先思考清楚一件事:你到底有多想要孩子?是不是为了孩子可以不顾其他?后来陈晓燕邀请他参加了自己的婚礼,她的确为了这难得的三胞胎和对方结了婚。尽管27岁的姑娘自己内心还是个孩子,并不清楚自己“有多想要成为母亲”,只是双方父母都劝说她年龄不小了、老天爷一次给你三个孩子这是别人羡慕都得不到的姻缘契机,而且朋友在知道她怀了三胞胎的事后,也纷纷表示“支持”。 
  一年后,梁川在咨询室里接待了陈晓燕,已经为人母的她憔悴不已。她的承受力远低于自己的想象,三个孩子带来的经济压力、夫妻矛盾、婆媳矛盾让她不堪重负。可所有人都反对她逃出婚姻的决定,“我想离婚的决定真的像他们所说,是很不成熟的行为吗?我妈问我‘三个孩子,你怎么分?’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陈晓燕的问题最后无疾而终。在度过成为新妈的第一年这个最艰难期后,她似乎成熟了许多。但她的困境也成为梁川面临的婚姻问题中,最典型的一例。 
  以孩子为生活核心 
  哪怕越来越多年轻夫妻不想要孩子,宁可养宠物;尽管按照官方的保守统计,国内现有约800万户单亲家庭,但孩子仍是中国人最大的婚姻维系纽带。更多人仍然在面临继续和离开的选择时,优先考虑孩子的问题。 
  为了孩子结婚、为了孩子把婚姻继续下去,不仅在中国,在欧美同样普遍。英国心理学家亚当·菲利普斯在分析一夫一妻制时指出:“虽然一夫一妻制是当代婚姻关系的基本样式,但从心理分析上看,一夫一妻观念其实是在孩子出生后才形成的,因为一个婴儿对应一个母亲,婚姻被视作是这种关系的继承。所以我们所提及的一夫一妻制,其实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定义的。” 
  在《家人》的问卷调查里,“维系我婚姻的要素”里,得分最高的是“亲情/习惯”一项。“谁愿意承认自己的婚姻里没有感情啊?那多伤感情啊。”南阳读者文俊在问卷后面写到。 
  习惯和一个人生活在一起,但没有激情,没有性欲,没有太多想法,“亲情”成了夫妻利益体最好的定义。 
  著名情感作家叶倾城却毫不客气地把亲情产生的原因也指向孩子。亲情本该由血缘关系产生,两个毫无干系的人怎么产生亲情?因为孩子成了他们血缘的继承者。 
  “大多数中国人的婚姻先天都是不足的,尤其在情感上。”为了结婚而结婚,学着别人过日子,更多时候,两个人是不太明白对方,可供交流的东西也少。如果有了孩子,孩子成了他们各自的血亲,以孩子为核心有了共同话题和任务,对婚姻也莫名其妙有了信心。 
  “所以不是爱情变成亲情,而是婚姻里制造出一种感情叫亲情。” 
  每年高考后,媒体都会报道一股离婚潮现象。2014年8月,李牧秦也和结婚20年的妻子友好分手了。为了让婚姻走下去,他们也付出了许多努力,包括15年来不断调整心态,制定和实施了许多家庭计划,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不伤害孩子”。他们在性格和爱好上反差太大,却能一路羡煞众人地走过20年,“真是拼演技拼心态了。”李牧秦感慨。好爸爸好妈妈的角色,他们是本色演出;而恩爱夫妻形象,是他们能为孩子做的最后努力。 
  房子代表安全感 
  中国人对土地的占有欲,在世界排名前列。对这个向工业化急速转型的社会来说,土地能带来安全感富足感的记忆,根深蒂固。即便城市化进程让大多数人其实从未拥有过土地,但这种感觉的来源,可以移植到房子身上。 
  研究显示,婚后一起买房子给婚姻带来的稳定度,远超过把房子作为婚前财产的稳定度。 
  心理学家麦克·文森特·米勒在《亲密恐怖主义:幻灭年代的爱情危机》一书中对婚姻的描写一针见血:“两个人都试图能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得到满足,但到头来却只有一个人能得到满足。”当房子作为婚前财产存在时,它满足了一个人的需求,却让另一个人陷入不安中:这份归属感不牢靠,对方随时可能把它拿走。 
  网友“血豆腐”在豆瓣网上讲述了母亲与房子的故事。 
  “我妈其实很多年前就和我爸过不下去了。但我母亲当年是从六盘水远嫁到西宁的,早已和娘家失去联系,而且她和我爸都是一个单位,厂里修集资房时只给了我父母一个名额,后来单位破产了,按照房价飙升速度,一个单身女人买房几乎不可能。 
  租房子也不可能。我妈当时一定要把我带走,就她那每个月几百块钱的工资,又想让我继续念区实验重点中学,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我妈最后为了房子,忍了。结果和我爸又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但我始终能体会我妈那种不安全感,因为我爸动辄就以房子为由要挟她‘滚出去’。他们都不懂婚姻法,可懂了,也不能改变男强女弱的格局。” 
  在故事结尾,已经30岁的“血豆腐”把母亲接到了她现在生活的宁夏,她在这里买了一套房,虽然不大,但住女儿的房子得到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让母亲在“搬进来那天,痛哭失声”。 
  可以一起奋斗的梦想 
  “血豆腐”的故事里,房子象征了婚姻里的太多东西,除了归属感,还有财产的掌控权、生活里的话语权,以及如户口簿上“户主”那样的威权。 
  在年轻人这里,房子不再具有这样沉重的历史感。 
  一起买房子,如今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视为“共同梦想的一种体现”,环球旅行太远,养个孩子太累,不如房子的回报率高,安全系数高。 
  北京姑娘夏冰看多了身边因为婚前买房导致的闹剧。一个朋友因为执意要在男方的房产证上加自己的名字,最后婚事吹了;一个朋友,因为婆家娘家在首付款和装修款的意见上无法达成一致,两位当事人被家里严令要求“领证手续先放着”;还有一位朋友,觉得婆家“算得太精”——房子、装修事宜都被婆家包了,她为了抢夺新房的发言权,唆使老公家具电器“全部挑最贵的”,导致婆媳矛盾不断。 
  夏冰决定吸取这些教训,坚决不在房子问题上做啃老族。在她看来,小两口自己要住新房,那是自己的理财和婚姻规划目标,应该自己去实现。而且一起奋斗、一起存钱、一起还贷、一起布置理想家,同甘共苦的共同体验,反而能促进夫妻间的感情。 
  “感情虽然无形善变,但稳固的感情能带来的安全感,其实胜过房子这个死物本身。” 
  婚姻里再没有永恒不变的纽扣 
  孩子和房子,在当下已经跳出传统意义,被时代赋予更多含义。 
  前者在继续成为婚姻重要的维系要素时,却不会再持续一辈子。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养育的责任感逐渐减弱,激情、兴趣、梦想都会在某个时候超过它,成为左右婚姻的决定因素。 
  而作为财富和家族兴旺象征的房子,承载的婚姻主题更多。它暂时没有脱下安全感和财富的外衣,但同时它还能从实在的空间变成感情的见证者,抽象的梦想内容,奋斗目标,以及一个可以随时变卖的投资品。 
  台湾大学教授孙中兴在他颇受欢迎的“爱情课”上曾预言:当意识到婚姻可以有更丰富、可以更重视自己内心的需求后,中国人的婚姻迟早会走出为他人、为外物而存在的困境。 
  “几千年来,我们太强调他人和外物在婚姻里的存在感,是时候重视婚姻里‘爱情’的存在了。婚姻里的爱情虽然常被看做一种责任,甚至被忽略,但它的确是‘个体找到自己应该是谁的严肃哲学命题’。 ” 
  怕被人指指点点而放弃离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维系婚姻的心理价值也许来自传统的道德荣誉感:“不离者,善也。” 
  婚姻的心理价值 
  文/李松蔚(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现就职于清华大学社科学院 ) 
  国外一位婚姻咨询师在分享她的经验时说:每对怨气冲天的情侣走进我的咨询室时,我都会在耐心听完双方的抱怨之后提一个同样的问题:“你们不离婚的理由是什么?”在她看来,只有认清自己对婚姻的真实动机,这段关系才有发展延续的希望。 
  人为什么不想离婚,或者说,这段婚姻还在靠什么继续下去?这个问题跟人为什么要结婚一样深奥。 
  从社会学的角度说,婚姻起到的功能不外乎五项:性生活的固定配对,共同抚养孩子,经济关系,感情关系和社交网络的维系。但无论离婚的还是不离婚的伴侣,很少首先会从社会学角度思考问题,毕竟婚姻的心理价值远大于现实价值。一些人想到离婚时会顾虑社会评价:“我丢不起那个人!”其实这就跟顾虑“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一样,经不起逻辑推敲。没有人能保证一段貌合神离的婚姻不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阴影。 
  在中国,维系婚姻具有道德上的褒奖意味,“劝和不劝离”,“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这些说法都在潜移默化地暗示我们,无论如何,婚姻的维系本身就是一种“善”。这种“善”,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文化尺度上的对于心理价值的包装。 
  从心理价值看,婚姻意味着“自我”的另外一种可能性:两个人共同学习接受不完美的依赖和联结。人类呼唤亲密关系,虽然任何亲密关系都不完美。孤独的人拒绝与他人产生联系,原因在于无法接受对方的不完美,而本质原因其实是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们经常把爱情和婚姻当成“对象” 
  的问题,某段关系不能圆满收场,就是因为遇到了一个坏男人、坏女人。他们不会承认这其中同样有自己的问题,因为承认了就是否定自己。 
  除了不敢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还有很多人对感情抱有不切实际的想象。他们幻想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可以与自己白头偕老的“灵魂伴侣”,自己的任务只是等到对方的到来,或者稍微积极一点,主动出击找到对方就可以了。 
  这样的想法其实相当被动,他们把自己看做一枚被命运或概率学主宰的棋子,注定只有两种结局:期待落空,即痛苦;期待成真,即幸福。 
  早在几十年前,心理学家弗洛姆就在名著《爱的艺术》中指出:爱的问题不是对象问题,而是能力问题。他认为爱情和婚姻一样,都是一门需要努力学习的艺术。“给予”是其中最珍贵的环节,并非是物质上的施舍,剥夺,或自我牺牲,而是两个人的亲密无间,你中有我,彼此分享对方的情感、欢乐、知识、幽默、欢乐、悲伤,通过这些感受和体验的联结,使双方的生命同时得到丰富。发展这些能力的基础,首先是接受自己在生命中的创造性。
阅读(43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