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05804
  • 博文数量: 59
  • 博客积分: 17051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03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9-10 21:02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59)

我的朋友

分类: Delphi

2012-10-18 04:04:34


卢星宇:近些年,我们都能切身感受到中国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这都是让人欢欣鼓舞的事情。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由于城乡、区域、行业之间资源分配的不协调,社会阶层分化也日趋明显,国际上,提防中国崛起、妖魔化中国的论调,也不绝于耳。最近的中菲南海对峙,也在向我们警示: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国际国内的局势,降低风险,防患于未然。——节选自《我是卢星宇不是卢美美》

卢星宇:那么,靠什么去弥合裂痕?如何消除国际社会的误会和偏见,确保我们不受国际环境的干扰,走在和平发展的大道上?

我想,仁爱是解决之道之一。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富有爱心、富有仁义道德的民族。我们中国是第一个提出仁爱思想的国家,2500多年前,当孔子用仁政思想周游列国时,很多西方国家还是原始社会,连文字都没有。整部《论语》有五十九章提到字、共用了一百零九个字,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做了充分的诠释。

如颜渊曾问孔子何为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仲弓也曾经问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这里所说的仁,都是指要克制自己,谦逊礼让,尊重他人,无怨无尤,是以成仁。

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意思是,能博施广济的人,他的仁德不逊于尧舜。

孔子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里孔子所说的仁人志士,不惜牺牲生命,以成全仁爱。

可见,孔子所说的仁,内涵十分丰富,但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和中华文化所提倡的美德,如谦逊、忍让、乐善好施、牺牲自我。数千年来,有志于仁爱的人们也一直遵循此道,写出了属于他们的华章。

近几年,中国的国际表现,实际上也体现了我们对仁爱的继承与发扬,对于一些呈胶着状态的冲突与争执,我国政府和人民尽最大程度表现出克制与忍让,用宽广的胸怀来化解争端,消除争议。各界力量,官方的、民间,也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去分享我们的爱与关怀,展示中国人的善仁美。我们相信,比起霸道,比起杀戮征伐,仁爱是真正的王道。《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高的境界,是浸润万物,润物无声,不是不能战,是不愿意擅动干戈,孙子兵法里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历史上,中华文化对西方世界有过不战而胜。1500多年前的欧洲中世纪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最为黑暗的时期。由于蛮族的入侵和定居引起了罗马帝国的崩溃,几乎造成当时欧洲文化的完全毁灭。众所周知,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统治着人们的思想,而当中国的人文思想进入欧洲之后,这一切开始了变化,首先是中国的印刷术可以使更多的人学习圣经,教会慢慢失去了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在黑暗中寻求光明的思想家,一直企图突破神权理论的束缚,他们找到了孔子的学说,开始发出了思想解放的声音。欧洲人很快发现,基督教并不是人类唯一的宗教。中国有5000年历史,3亿人口,跟欧洲差不多,他们没有基督教,也没有享受天主的光辉,但人们并没有因此吃苦,这是一个惊人的事实,既然中国人可以活得很好,说明神学就不是必要的,神的启示也不是必要的。这一发现在欧洲引起了大讨论,沉重地打击了神学权威,为启蒙运动开拓了宝贵的阵地。300多年前,英国人爱德华·赫伯特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人本思想,反对超自然力量,反对有神的启示,认为孔子便是自然神论者,后来他根据自己的感悟写成了《真理论》,该书在理论上奠定了自然神的基础。200年多前,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也认为孔子的门徒,是最纯正的自然神论者。这一观点关系到人的基本信仰问题。在整个18世纪,主张自然神教的人,利用种种事实,开始了向基督教的不断进攻。自此之后,欧洲人更热衷于中国思想的介绍与传播。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仁爱思想一致是华商占主导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春秋末年的陶朱公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重拾旧河山之后,退而经商,他在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发了大财,但他却把金钱看得很淡薄,把钱财都分散给穷朋友和疏远的亲戚。范蠡能发家致富,又能散财,成为人们心目中难得的活财神,被国人尊为商圣。

现代华商继承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在华商协会工作的每一天,与诸多企业家的近距离接触,我都感受到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他们通过诚实经商、合法致富,拥有财富之后又在思考如何去回报祖国、回报社会!他们在对外交流时,时刻不忘与外国友人分享这样一句守则: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强大了,不会去侵略、掠夺任何人,不会去威胁任何人,我们来到这里,是承担社会责任,为世界奉献出更多的爱心。

假如中非希望工程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假如中国企业家通过该工程顺利走进非洲,假如我们能实现在非洲建1000所小学的目标,假如我们通过科技、文化、思想等各种交流促进彼此的富强和进步,假如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向世界播洒爱与善意……

那么,争执会不会再少一些,对峙会不会少一些?

伤痕累累的地球,是否会少受一些折磨?

不同国家、宗教、信仰、肤色的人们,会不会真正携起手来,建设一个美好的地球村!

想想这些,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我,我愿成为中国和非洲之间的爱的使者,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播种阳光。

我的梦想,从幼年即已确立,而在今天,历万千波折,仍不改变:

想帮助更多的人!

请允许我于星光下许下诚挚的祝愿:愿世界一起幸福!

——节选自《我是卢星宇不是卢美美》,中国社会出版社,作者卢星宇,本书讲述了一个24岁平民女孩成为总统座上宾的传奇故事,再现了一个富二代立志要蜕变成仁二代、做职业慈善家的的惊险历程,展现了一个放养式家庭教育的经典案例。作者卢星宇还试图通过此书,正本清源、还原真相,让大家了解和理解一个真实的卢美美

 


阅读(17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