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1685
  • 博文数量: 34
  • 博客积分: 169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5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9-05 17:4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3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PHP

2012-11-20 09:04:01

经过多年的滥用之后,在中"全球化"这个词终于找到了一些真正的意义。所谓全球化是指一种网络式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力拔头筹意味着自己的业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要力拔头筹。
32.4种角色。全球化探险家的角色分4种:船长(有远见卓识的领袖)、制图员(向导)、大副(日常管理者)和资助者(忠告、经验、资金的提供者)。
33.如果你无法网罗到全部4种人,至少找 两位领头人。Red Herring(编者译:红鲱鱼)杂志认为,在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需要不同类型的领导,很少有哪个行政总监能胜任所有职能。甲骨文公司(Oracle)蒸蒸日上就是因为有两位领导:运作总监Ray Lane(林瑞,"主管公司日常事物者")和行政总监Larry Ellison(艾立生)。艾立生专注于他的强项:激励员工、推销甲骨文公司的企业精神。
34. 设立极限目标。渐进式改善可能不会使企业达到世界水平,至少短期内不可能。极限目标则设立了看似无法达到的宏伟里程碑,迫使企业重组流程。《财富》(Fortune)杂志说,这种做法反映了全球大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思维转变。
35. 选择新的增长之路。从下列5条全球运作之路中任选一条:打破规则(打破行业平衡)、参与竞争(在不断增长的市场满足现有需求)、制定规则(控制市场标准)、专业经营(专注于缝隙市场)及临场发挥(从变革中获利)。
36. 留意中国的发展。即使Wired(编者译:联线)杂志的人也承认:"中国人的家族式文化恰巧很好地满足了全球网络式经济的流动性需求。20世纪8、90年代,新加坡和香港的经验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这两个土地和自然资源极其匮乏的地区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劲旅,完全靠人力资源,主要是脑力资源。
危机管理
在所谓亚洲金融危机外表下,成长和机遇的暗波汹涌。很有趣味的是,短期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就是采取长期对策。
37. 重温经济学基础。要想理解亚洲货币灾难,必须重新审视古老的供需法则以及它在货币上的应用。香港投资经理Sin-Ming Shaw(邵新民)在《新闻周刊》(Newsweek)一篇文章中写道:"汇率就是一种货币对外币的价格。同所有价格一样,它也会波动。"特别是当国内经济政策和国民生产同现行汇率不相符时更是如此。
38. 兴建工厂,而非大酒店。韩国前外交部长韩升洲对亚洲金融市场的动荡做了精辟的阐释:"东南亚的问题在于……资金投向了高档大酒店,而不用来兴建工厂。"
39. 走出低档产品行业。 东南亚被低成本的中国制造业和日元贬值带来的日本出口猛增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的一篇评论写道:"亚洲四小龙的长期出路在于,抢在前面进入高档产品行业。"
40. 坚持4个C。作家兼行政总监John Harvey Jones(钟斯)爵士说,在困难时期经营,关键是4个C:专注(Concentration,"完全明了自己的核心业务")、成本(Cost,将此降到最基本开支)、现金流(Cash,没利润可以生存但没现金流不行)、交流(Communication,绝不可行事诡秘)。
41. 瞄准局限。要提高利润,很显然,关键并非降低成本。至少对Eli Goldratt(戈拉德)来说是这样。这位流行经典作品《目标》(The Goal)的作者指出,每个企业在经营中都至少有一种局限。不然,"企业的利润将无穷无尽。因此,关键是瞄准局限,提高产出(企业通过销售获取资金的速度)和利润。好的企业管理,可以让企业很好的定位管理!
阅读(70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