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1785
  • 博文数量: 34
  • 博客积分: 169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5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9-05 17:4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3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PHP

2012-11-15 08:55:33

在选人用人时,不少领导、管理干部喜欢“听话”的人,例如有一项对50多个独立单位2032人进行了“你认为你单位什么样的人最受重用”的调查,结果回答“听话的人”、“喜欢奉承的人”、“关系好的人”,分别占15.5%、13.5%、27.1%,这三项合计占56.1%;回答“事业心强的人”、“有才能的人”,分别占14.2%、20.2%,合计仅占34.4%,另有9.5%的人回答“喜欢论资排辈”。 


其实,真正的人才,不是喜欢奉承、讨好领导和惟命是从的人,而是有个性、有“棱角”的人,他们观点鲜明,不善于或不屑于小心翼翼地看别人的脸色,谨小慎微地左右周旋和曲意迎合,甚至有时候为了坚持意见会向领导发脾气,使领导“下不来台”。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用人来成就事业,而不是为了讨自己所好,更不是为了达到某些不正当的私利。因此,所用的只要是有事业心和同舟共济的人,又有才能,能为本单位的业绩做出贡献,就不要问“他能与我合得来吗?”而且要能够忍受他向你发脾气。有效管理者看重的是绩效,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之所以应聘担任领导、管理干部,就在于你有承受许多人发脾气的能力。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作品中把安娜·卡列尼娜的哥哥斯捷潘·阿尔卡季奇描写成能“得到所有认识他的人的欢心”的人。这个斯捷潘之所以八面玲珑、讨人喜欢,主要靠他的“四不主义”哲学:“不拒绝、不嫉妒、不争论、不发脾气。”他靠这套“本领”捞了个每月6000卢布的政府官员做。其实他的才能和常识还不如他的秘书,但他的确赢得了上司、同僚乃至下属的赞赏。斯捷潘是沙皇时代官场的政客,与今人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当今也确有一些人在运用斯捷潘的“哲学”,他们事事看领导眼色,从不提异议,只求领导满意;处事圆滑,顺风向,随大流,充当“好好先生”。这种人也很苦、很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磨掉自己的个性。领导、管理者在选人、用人时,喜欢这样的人吗?要知道,斯捷潘并没有真正得到所有人的欢心,连他的老婆达丽亚也称他为“令人讨厌的好脾气”。 


 
《》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求全,只是一种良好愿望,可是谁见过毫无缺点的“完人”吗?孔子说过:“无求备于一人”。鲁迅也说过:“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有所长必有所短。一个人,大事聪明,小事也精明的极少;大事聪明,小事糊涂的好;小事精明,大事糊涂的糟。能人,一般都是大事不糊涂而在小事上可能有这样那样那样的缺点,甚至是“两头冒尖”的人,还要看到,我们用能人,用他开创事业,工作本身带有探索性和风险性,谁敢保证没有一点闪失。选用人才,一般都是用有缺点的能人。如果求全责备,天下就无人可用了。古往今来,在“求全”、用“完人”的美名之下,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也不知因此而演出了多少扼杀人才的悲剧。 


既然实际上不存在“完人”,又为什么总有人想用“完人”,苦心寻找“完人”呢?原因全在于用人者的主观标准。他们所追求的“完人”,裨上是“听话”、“顺从”的人,在他们眼里,这种人几乎“完美无缺”,叫他干啥就干啥,叫他往东他不往西。这种人,与其说是“完人”,不如说是庸人, 多是无能之辈。“完人”者,庸人也。如果能用这种“完”人,事业的成功就无望了。 


武汉有个集团公司,它的总经理是颇有名气的企业家,然而也是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两头冒尖”。论才能和业绩,他才能出众,有管理现代企业的能力,他所管理的企业成就突出;但另一方面,他极有个性,不那么“听话”,同某些主管部门的领导关系不融洽。于是,在一些人中间引起争论,有人夸奖他,有的斥责他。夸奖他的人,说他有不凡响的业绩,是个能人;斥责他的人,认为他的毛病挺多,甚至比一般人还突出。不管什么样的人才在大同婚纱摄影中,都是非常优秀的,对待不同的人才就要不同对待,作为管理就应该懂得管理!大同冬冰视觉婚纱摄影工作室就是在积累管理类的知识,让更多的管理人员有更好的管理技巧! 
阅读(73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