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58900
  • 博文数量: 64
  • 博客积分: 2356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4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8-19 22:3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64)

文章存档

2012年(6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IT职场

2012-10-09 23:34:41

作者:兰陵浩
一.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蓝色矢车菊散漫在五月的巴伐利亚,一位小小的琴女在歌咏。她歌唱着爱,歌唱着爱里的恨。歌唱那一瞬即逝的狂欢,歌唱那相逢和离别。歌声飘到慕尼黑,诺基亚西门子一千六百名员工,悄悄的把他们十几年的记忆埋在这春天里。

2011年年报陆续发布了。五大设备商里净利润最多的华为,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净利润率创下了5.7%的新低。2012年Q1,中国三大运营商的3G网络建设投资仅91亿元,荷兰KPN 利润下跌51%。中兴华为均开始启动大规模的海外外派人员回流。思科大佬数年前就预测过传统通信行业将成为类似电力、自来水般的传统行业,华为2010年即开始布局新战略方向。如今高增长高利润时代的华尔兹终于跳到最后一曲,虽是意料之中却早了一点。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阴晴圆缺。遥想通信业当年,UMTS还是高富帅,日日笙歌入夜。那时有谁留意过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凯文·凯利预言的互联网行业的荷叶已然不经意间铺满整个池塘。全IP架构其道大光,Light Radio矞矞皇皇。CT和IT的边界消失了,价值向软件和服务转移了。存储、计算、服务都云化了, OTT免费提供大量替代业务了;苹果要搞TV了,雷军周鸿伟也做手机了。传统通信业不是在做俯卧撑,他要经历的乃是一番沧海桑田。

英国著名ICT分析师查尔斯·狄更斯对此曾评论说,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我们的前途拥有一切,我们的前途一无所有;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也正直下地狱

经历过数个冬天的百万通信人,请把曾经的悲欢离合和Nortel,Moto,SIEMENS COM一起埋在这个春天里。我们去寻找那个ICT玫瑰园!

二.万物互联的世界
1875年6月2日,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1896年,古列尔莫·马可尼获得世界首个无线电专利。此后,从铜到光,从无线电到卫星,从PSTN到Internet,从GSM到LTE,数代通信人用各种技术连接着世界。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的处理,存储,显示和传播方式的进步深刻地改变了世界。

人们的住宅通过电话和PSTN网络互相连接了。计算机等设备通过TCP/IP等协议和ADSL等网络连接了。人与人之间,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和GUL等网络连接了。网络和连接越来越强大: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语音PCM调制到OFDM,从14.4kbps到千兆光纤。连接设备越来越多样:从电话到BP机,从普通手机到智能手机,从PC机到智能家电。协议和业务越来越丰富:从摩斯电码到ISO七层协议,从语音到数据业务,从电信业务到OTT互联网服务。人们的生活和商业行为改变了:网上银行大量的替代柜台业务,淘宝交易目前每年触发数亿件物流,电商成为服装和家电类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QQ、微薄、SNS等也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部分。

如今全球的连接数早已超过百亿级,而网络还在不断扩张中。它在向M2M渗透,它将席卷所有传统行业,它将成为我们文明的基础。曾经在CCTV中退出历史舞台的爱立信说,万物互联的世界,只是个开始。

三.边界消失和端,管,云
IT和CT是这场信息技术革命的两个引擎。前者提供计算能力和软件,后者提供网络和连接。当一切都数字化,当宽带网络和支持丰富应用的协议族出现后,IT和CT的边界就消失了。
    在这个新的生态环境里,有处于设备层的芯片商,终端厂商,产品厂商;有处于连接层的运营商;有处于应用层的软件服务商,社交网络服务商,互联网服务商。这个生态链所有厂商的存在基础,都最终归并到为用户提供服务:终端成了服务的载体,连接成了服务的管道,而互联网厂商(OTT)则在这管道之上主导了丰富的服务。

连接将持续扩张,将更快更宽。连接将无处不在,将更智能。蜂窝网络,WIFI,光纤,固定宽带,随时随地接入。M2M(物联网)将为世界新增万亿级的连接数。而Light Radio技术则可能颠覆目前的蜂窝网络架构和组网方式。

服务成了价值的中心。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和传统行业的渗透,服务的可能性和内涵都趋向无限。运营商提供的语音和短信的传统电信服务成了这片蓝海里飘摇的小舟。

服务将软件化和云化。按最高效率配置资源和扩张繁殖是生命的自然进化法则,而技术本身一旦与人类文明相结合,便也具有了这种生命特征。它要求共享计算和存储能力以实现最高效率,它要求信息按最低成本流动和转移。于是IaaS和PaaS出现了,而先进的软件和服务器架构辅以发达的网络和连接整合了分布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便形成了云的基础。

终端将智能化,将成为服务的载体和互联网主要入口。从单一语音服务的载体到互联网服务的载体,装备了越来越强大芯片的智能手机在最近几年内成就了苹果的奇迹,也见证了Nokia的衰落。未来世界有三大类智能终端:PC机,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而言,这三大入口就是未来的生命线。

用户体验成了技术的驱动力。当商业服务供应过剩时,商业和科技的中心就重新回归到人。用户体验成为用户选择服务的关键,是一切产品设计、服务和应用的中心。它要求快速,高质量和无处不在的网络,它要求良好的工业设计,它要求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它要求细腻的情境和流程设计渗透在软件和服务设计的灵魂中。它使科技文艺化。

四.失守个人消费领域
“随朝露而生,随朝露而逝。此即语音业务。千元装电话的往事,宛如梦中之梦。” ---日本著名电信分析师丰臣秀吉

边界消失从服务的融合开始。运营商长期以来靠售卖通话时间获得丰厚的利润,而如今OTT可以基于运营商的数据管道轻易提供廉价甚至免费的VOIP替代服务。更为悲剧的是运营商对数据管道的投资已经超过对语音业务的投资,甚至也被迫推出自己的VOIP服务。运营商的主营语音和短信业务,成了ICT服务领域里的即将灭绝的恐龙。

边界消失意味着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大多数价值将由最贴近用户的服务创造,而互联网服务商是这个潮流的天然领导者。我们看到互联网和软件厂商不断出现购买无线频谱和控制管道的冲动;我们看到智能手机厂商被迫在操作系统领域站队;我们看到互联网厂商做手机,手机厂商尝试自行研发芯片,运营商收购软件公司,传统软件公司收购互联网数据分析公司。目前整合的最完善的apple公司,占据了全球手机市场3/4的利润。

盈利模式变了。在网络时代,对软件和服务的交易可以轻易的达到上亿次,而只需少量增加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即可支持。这种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为交易和收费模式设计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目前形成的互联网服务的主流收费模式都有这样的特征:它免费提供基本服务;它只向少数使用高级服务的用户收费,或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用户数据从而精确的发放广告,或者直接引导客户进行消费决策。向每个用户都收费的传统电信运营商成了这个时代的异类。

信息传播和沟通方式都变了。从具有几个主要信息源的广播网络,变成了具有无数个智能节点的,能自我选择和创造内容的互动网络。传统媒体和商业销售方式都被颠覆了。

争取用户成为这个时代的生命线,但市场份额的意义却消失了。市场份额不再具有格局意义,一个曾经拥有上亿用户的互联网公司可以在半年内丧失完他的用户,而一个新兴服务可以在半年内获得数千万用户。在这个时代,格局由垂直产业链的整合能力,用户体验的设计能力,互联网入口的控制能力,平台对优质内容和服务提供商的吸引能力,用户数据分析和发掘能力,服务提供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来综合确定。

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个人消费领域最重要的入口。人们随身携带移动智能终端并且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使用各种服务和应用。随着互联网向传统社会持续渗透,各种移动应用将层出不穷。

在面向个人用户的消费者领域,通信厂商很可能一败涂地。运营商发展出服务的能力远远弱于互联网公司;它没有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设计经验;它无法实现轻资产运营因而不可能接受以免费为核心的互联网盈利模式;它的官僚性严重的制约内部的创新能力。最终大多数价值业务将由互联网公司提供。终端领域的大多数二三线厂商将消失,剩下几家将被迫为互联网公司提供配套终端而成为垂直产业链的底端。

五.企业领域的蓝海,互联网与软件厂商的结盟
企业领域的商业价值最引人注目。信息技术革命仍在渗透所有行业的过程中:农业种植,安全监控,机械制造,捕鱼业。。。这是一个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的,可能百倍于传统通信市场的富矿。这个市场的需求是分散的甚至碎片化的,分属于若干个垂直领域。它包括企业通信,数据存储和处理,也包括行业数据分析及行业人工智能。一切需要连接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一切场景都将席卷进来,没有边界。

软件和服务是这个领域的价值中心。运营商和通信厂商将分得这个领域关于连接和通信的基础设施的一杯羹。缺乏深厚传统行业解决方案积累的互联网厂商将瞄准水平层的ICT市场,并且极有可能与这个领域原有的强者,诸如Oracle之类的软件服务厂商结盟。他们可能会互相收购。如果它们还试图提供更多的数据分析和存储的硬件,则还会与二线硬件厂商结盟。各垂直行业领域,或由互联网+软件服务厂商联盟瓜分,或由小型行业解决方案厂商占据。传统通信设备厂商将失守企业领域的水平层,退化为专业提供硬件和基础设施的二线厂商。诸如华为这样的通信设备厂商在企业网领域展示了很大的雄心,但它对该碎片市场的理解能力和提供灵活和定制业务的能力是有先天性缺陷的。除非它脱胎换骨把自己变成一家互联网化的软件厂商,否则在行业解决方案领域,它很难获得商业优势。

运营商将是该价值领域最大失落者,无论体制很僵化的中国国有运营商或者没那么僵化的Vodafone, Telefonica之类。运营商拥有的大量资产和资源和官僚体制是它们接受新商业模式和逻辑的重大负担。也许要十几年后下列趋势出现,运营商才能浴火重生,并分化为若干个角色。新的无线组网技术使得未来网络建设需要的投资大大减少,从而接入侧网络可以由多个微网络构成。这些微网络由多个精简而专业基础设施运营商运营,赚取基本的流量费用。基于这些基础微网络,出现流量运营商,经营和出售流量。基于一些收购,联合,部分流量运营商将获得特定垂直领域的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要么沉沦,要么涅槃。(上篇完)

====================================================================
本文为小弟“兰陵浩的三个童话”系列第一篇,主要思考互联网冲击下传统通信行业和通信人的前途问题。花了好几个晚上写的。欢迎各位达人指教!  后两篇预告:华为,一个冬天的童话-中(企业篇);互联网,一个春天的童话-下(格局篇)。
本人为 互联网行业的入门级观察者,历史和哲学爱好者。欢迎转载,请注明作者。用于商业用途前需征得作者同意。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所任职单位无关。欢迎关注本人微薄:  
阅读(69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