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芯片:4004 、8080 都没有引入段的概念。
8080:8根数据总线、16根地址总线,访问的范围是64K
2> 从8086引入了段的概念。
8086:16根地址总线、20根地址总线,访问的范围是1MB。对于8086来讲,有20根地址总线确只有16根数据总线,为了能够传递全部地址------引入了段的概念。将16位地址左移4位后在加上偏移量。使得段的最小偏移最少为64K.
因为引入了段的概念,因此引入了16的段寄存器。8086的寻址是实模式的。
段:偏移
(逻辑地址)-----------------段寄存器<<4+偏移量(物理地址)
3>从80286引入了保护模式。
80286:地址总线增加到了24位,可以寻址的范围是16M的内存空间,但是这种模式下段的访问受到了限制。
为了和过去兼容80286可以处于两种模式:实模式和保护模式。
实模式访问的空间是1M
#虽然80286扩大了寻址范围,但是段的限制 仍是64K,程序规模受到了限制。
4>80386 --80x86
80386:是一个32位的CPU,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宽度一致。其寻址能力是4G.为了兼容8086,80386的段寄存器也是16位的。但是8个通用寄存器是32位的。
对于intel 80x86来讲,段是必须的,页是可选的。
批注: 基于x86以后的linux内核,页是必须的,段是可选的。为了满足以上条件,linux将段基址设置为0,
那么此时:逻辑地址 = 0:偏移量 。
在该情况下,偏移量的范围是0-------0xffffffff (4G)此时逻辑地址就等价于线性地址。
阅读(1097)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