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6943
  • 博文数量: 43
  • 博客积分: 1605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6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3-28 10:44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43)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PHP

2012-04-05 17:26:31

    2.1牛津杯加液量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抗生素测定,都需要把牛津杯加满,虽然牛津杯加液量越大,所形成的抑菌圈直径就越大,但作者在多次试验中发现,若加满牛津杯,很容易使液体从中溢出,影响试验,同时扩散24 h后牛津杯内仍有少量的残留溶液,因此作者认为0.2 mL的加液量比较合适,而且每次重复效果好。

  2.2平板预先扩散处理的影响

  从图I可以看出在冰箱中扩散2 4h比不扩散的抑菌效果明显增加,使得三个抑菌圈之间重叠,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冰箱放置一夜,使菌液充分扩散到培养基中;第二,由于冰箱温度为3-4 9C,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的生长繁殖,而此对抑菌作用有正向协同效果。

  2.3益生菌菌悬液浓度的影响

  牛津杯法进行抑菌试验时,控制检测平板中菌悬液的浓度非常重要,过浓则抑菌作用不明显,过低则菌体生长稀疏,抑菌圈边缘不清晰,难以准确测量。图2可以看出10-'倍稀释液比10.4倍稀释液、10-z倍稀释液效果好,10一倍稀释液的菌悬液细胞浓度为105 CFU/mL0

  2.4结论与讨论:为了得到清晰抑菌圈,牛津杯中的加液量为0.25 ml.、在3-4℃中扩散24 h,益生菌菌悬液用10-3倍稀释,使菌悬液细胞浓度为105CFU/mL。该种方法是利用益生菌培养上清液在琼脂培养基内的扩散作用,产生对益生菌的抑菌圈。当牛津杯内加人含有抑菌物质的上清液后,抑菌物质就随溶剂向培养基内呈球形扩散,将培养基平板置培养箱中培养,益生菌开始繁殖,抑菌物质在琼脂培养基中的浓度,随离开牛津杯的距离增大而降低,当扩散到一定时间后,这是琼脂培养基中抑菌物质的浓度恰好高于该抑菌物质对益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益生菌的繁殖被抑制而呈现出透明的抑菌圈,在抑菌圈的边缘处,琼脂培养基中所W抑菌物质的浓度即为该菌悬液中对该种益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进行该试验时,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这样才能较准确对比抑菌物质的抑菌效果。

丹尼宝贝益生菌:

阅读(375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