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60384
  • 博文数量: 747
  • 博客积分: 22055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83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3-22 16:2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747)

文章存档

2012年(747)

我的朋友

分类: IT业界

2012-09-01 16:29:06

了解破碎原理利于改善破碎机技术


        据了解,国外理论证明由于固体中具有微裂纹,或塑性理论中的位错存在,导致物料内部应力集中的出现,固体的实际强度比理论值降低2~3个等级,例如裂纹0.1um时,降低物料强度100倍。而裂纹深1O/um时降低1000倍。
   
        常规的、的负荷作用点是偶然的,破碎有可能是沿着强度最大的面进行的,因此观察到的破碎界面,不一定是原始裂纹裂处、缺陷处、晶体间的晶面上,可能是强度最大的晶体栅上。因此说明了能量不仅只消耗在发展加载线上的初始裂纹上,而且也作用在断裂晶体栅上,即造成过多能量消耗。中的破碎机就可以采用这个原理。
    
        因此建立在物料都具有缺陷的基础上,把作用力作用在缺陷处的理论无疑是破碎理论的一大变节。如果在研制破碎、磨矿设备时,最大限度的利用在原子分子之间的界面物料结构缺陷基础上,实现沿相界表面破碎,在这样的物理机制的破碎过程中,具有任何强度的物料均能被破碎,而没有晶体和微晶的过粉碎,因此能量消耗最少,破碎比较高。利用此原理的粉碎设备,无疑将是高效破碎、磨碎设备。
   

 

阅读(17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