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933751
  • 博文数量: 756
  • 博客积分: 23788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88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3-06 14:1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756)

文章存档

2012年(756)

分类: C/C++

2012-05-02 15:42:42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业内人士认为,经过连续七八年的高速增长后,今年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发展或将开始出现转折。要彻底改变行业发展模式,顺应转折并保持持续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快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要加快转型,需着力推进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性制造的转变,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建立起支撑转型升级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进制造业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切中肯綮地指明了装备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找到有效途径。对于装备制造业而言,要转型,首先要实现产业形态的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业态可以说是生产型制造。即以产品的加工、生产、装配、组装为主体的制造。这种形态的产业,资源消耗高、环境影响大、效率效益低。从制造业当前所面临的环境看,不仅受到资源、能源的制约,还在用户的需求不断提高上,用户要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务。随着产品的生产变成大批量的定制方式,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而服务的增值,在整个制造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于是,逐渐形成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的产业形态,即服务型制造。

  服务型制造的产业形态是产品+服务、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服务型制造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依托产品的服务,或者整体解决方案,也包括围绕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各类服务。也就是说,不仅包括原有制造业固有的加工、制造、装配等环节,还包括制造过程中前端的产品策划、设计、创意、咨询等环节,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各类服务,也包括产品到用户手中后的各类增值服务,并且这些服务逐渐走向专业化、社会化。金融危机过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其“再工业化”不是简单地回到生产型制造的业态,而是集先进技术、设计、服务等为一体的制造业,可以理解为我们提出的“高端制造”。

  原有的生产型制造,资源能源消耗大、生产效率比较低、劳动环境比较差。我们要转变现有的局面,就要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即向技术含量相对高的环节延伸。这并不意味着要大幅削减就业岗位,而是转移一部分劳动力到现代制造服务业中。让现代制造业的各种服务活动变成专业的、社会化的服务,反而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些,过去是我们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转型升级后,我们的制造业实现了精益生产,而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物流业,则实现了精益物流,又大大降低了制造业的物流费用,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效率和效益。

阅读(52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