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05171
  • 博文数量: 375
  • 博客积分: 1116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42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2-14 15:4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75)

文章存档

2012年(375)

我的朋友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2-04-19 15:41:17

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发明专利来源于外资企业

        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葛树志指出,目前,中国仍鲜有类似谷歌、苹果这样的国际创新型大企业,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来源于外资企业。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材料物理研究院终身研究员王宣也表示,中国科研成果虽然丰硕,但高科技产业还只处于起步阶段。莫非,真如郎咸平所言,中国的高科技只是一场幻象?中国高科技产业只是幻象?  半导体应用联盟副秘书长潘九堂分析认为,造成中国高科技产业不给力的首要原因是市场。潜规则和血腥竞争使得优秀公司很难利用中国本地市场完成原始积累。而在美国和日韩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庞大的本地市场作为自留地和试验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潘九堂观察,中国市场也可以分为全球化市场、山寨/草根市场和国家/本地垄断市场。进军全球化市场,一定是每个中国企业的梦想,但由于欧美厂商间存在利益的关系和高门槛的限制,这只能够成为一个长期努力的方向。
 
        青黄不接的市场:一流企业做山寨,三流企业定标准 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中国电子制造商,还是中国IC设计企业,山寨/草根市场都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但对于高科技公司来说,客户可以山寨,自己却不能够山寨。打个简单的比方,“傻瓜相机”让用户很容易上手,却要求产品设计者“ 更聪明”。市场山寨化意味着谁都可以进入,同时也意味着竞争更惨烈,山寨市场成长出高科技公司同样艰难。其实,即使市场没有问题,在中国IC 设计企业,迅速推出相应的产品也并非易事。因为芯片和系统都越来越复杂,需要一大群高手齐心协力地长期工作,来不得半点差错,否则产品的研发时间和成本都可能大大增加。这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相关企业也是不小的挑战,因为高手往往极富个性,很难把他们的力量聚集在一起。

        而介于全球化市场和山寨/草根市场之间的国家/本地垄断市场,常常为本地企业提供中期成长的机会—— 例如,在中国软件产业中,比较成功的用友和金蝶就得益于中国财会制度的特殊性和政府的倾斜。“ 但本应作为“ 中国芯”根据地的国家标准市场,并未对其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应该是‘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做产品’,我们却常常是‘ 一流二流企业做产品(给山寨/草根市场);三流企业定标准’,少数几家参与国家标准的优秀企业也是备受伤害。究其原因,不外是产业进程不明朗、标准制定不公开透明、利益分配部门化和关系化、潜规则盛行等等。”潘九堂说,“结果是,因为疲于应对这些潜规则,最优秀的本地企业不愿大力投入到本地标准。到目前为止,比较成功的‘中国芯’公司,几乎都是在MP3、MP4和手机等山寨/草根市场。而‘ 中国标准’的队伍里,除了少数优秀企业外,也充斥着不少‘能力一般但背景很强’的南郭先生,随着国家的资金、信心和时间被耗尽,本地标准也最终无疾而终,如此恶性循环,最终损害的是整个产业。”

阅读(23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