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e

  • 博客访问: 176361
  • 博文数量: 15
  • 博客积分: 2041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197
  • 用 户 组: 管理员
  • 注册时间: 2012-02-12 10:26
个人简介

木有介绍 爱咋咋地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5)

分类: Android平台

2013-08-05 09:53:28

  • 1956913日,IBM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是现代硬盘的雏形,整个硬盘需要50个直径为24英寸表面涂有磁浆的盘片,它相当于两个冰箱的体积,不过其存储容量只有5MB
  • 1971年,IBM开始采用一种名叫Merlin的技术生产硬盘,这种技术据称能使硬盘头更好地在盘片上索引。
  • 1973年,IBM 3340问世,主流采用采用红色。这个大家伙每平方英寸存储1.7MB的数据,在当时已经创了一个纪录。许多公司共享这些系统,需要时按照时间和存储空间租用它。租赁价值为7.81美元每兆,这个价格比当时汽油的价格还贵38%。它拥有“温彻斯特”这个绰号,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温氏架构”。来源于它两个30MB的存储单元,恰好是当时出名的“温彻斯特来福枪”的口径和填弹量。至此,硬盘的基本架构被确立。
  • 1979年,IBM发明了Thin Film磁头,使硬盘的数据定位更加准确,因此使得硬盘的密度大幅提升。
  • 1980年,两位前IBM员工创立的公司开发出5.25英寸规格的5MB硬盘,这是首款面向台式机的产品,而该公司正是希捷公司(Seagate)公司。
  • 1982年,日立发布了全球首款容量超过1GB的硬盘。这就是容量为1.2GBH-8598硬盘。这块硬盘拥有1014英寸盘片,两个读写磁头。
  • 1980年代末,IBM推出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技术令磁头灵敏度大大提升,使盘片的存储密度较之前的20Mbpsibit/每平方英寸)提高了数十倍,该技术为硬盘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了基础。1991年,IBM应用该技术推出了首款3.5英寸的1GB硬盘。
  • 1970年到1991年,硬盘碟片的存储密度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长;从1991年开始增长到60%80%;至今,速度提升到100%甚至是200%。从1997年开始的惊人速度提升得益于IBM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技术,它使磁头灵敏度进一步提升,进而提高了存储密度。
  • 1993年,康诺(Conner Peripherals)推出了CP30344硬盘容量是340MB
  • 1995年,为了配合IntelLX芯片组,昆腾与Intel携手发布UDMA 33接口—EIDE标准将原来接口数据传输率从16.6MB/s提升到了33MB/s。同年,希捷开发出液态轴承(FDBFluid Dynamic Bearing)马达。所谓的FDB就是指将陀螺仪上的技术引进到硬盘生产中,用厚度相当于头发直径十分之一的油膜取代金属轴承,减轻了硬盘噪音与发热量。
  • 1996年,希捷收购康诺(Conner Peripherals
  • 19982月,UDMA 66规格面世。
  • 200010月,迈拓(Maxtor)收购昆腾。
  • 20031月,日立宣布完成20.5亿美元的收购IBM硬盘事业部计划,并成立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Hitachi Global StorageTechnologies, Hitachi GST)。
  • 2005年日立环储和希捷都宣布了将开始大量采用磁盘垂直写入技术(perpendicular recording),该原理是将平行于盘片的磁场方向改变为垂直(90度),更充分地利用的存储空间。
  • 20051221日,希捷宣布收购迈拓(Maxtor)。
  • 20071月,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宣布将会发售全球首只1Terabyte的硬盘,比原先的预定时间迟了一年多。硬盘的售价为399美元,平均每美分可以购得27.5MB硬盘空间。
  • 20113月,西部数据以4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日立环球存储科技。
  • 20114月,希捷宣布与三星强化策略伙伴关系。
阅读(482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