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42)
分类: Sybase
2012-04-01 13:48:35
近日,我国海洋二号卫星正式交付,其搭载的星地激光通信终端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星地激光通信链路数据传输试验,实现了我国首次高精度高稳定的双向快速捕获和全链路稳定跟踪,单路数据率达504兆。该项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空间高速信息传输这一航天高技术尖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据了解,现有的卫星微波通信技术传输数据率仅20兆,无法满足高速通信需求。而激光通信技术不但数据率高出数十倍,而且还具备通信链路距离远、强抗电磁干扰、保密性高等特点。就解决当前食用菌产业存在的科技创新不够、废料难以循环利用等问题发表看法。他建议科研单位加快科技创新,重点开展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菌种质量评价、安全生产控制技术、、等水泥设备,机械化应用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保鲜技术、精深加工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创新和应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开展高优品种、高新技术的组装集成,促进推广中的良种良法配套、优质与高科技技术的配套;加快国家食用用菌品种改良中心项目建设,为我省食用菌品种更新换代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攻克星地激光通信难题的是哈工大“教授夫妻”马晶和谭立英。据他们介绍,作为一项具有极大信息传输能力的新技术,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将成为空间必备的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是建立卫星高速实时通信网络的基础。”马晶介绍,当前我国卫星获取信息后,地面无法立刻得到,只能等卫星经过地面接收站时传回来。而卫星高速通信网好比在卫星之间铺设“无线光缆”,把多颗卫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并以中继卫星为中转站,随时将卫星数据传回地面。
、、等石头破碎、石头磨粉设备。“如果把过去的卫星数据传输比作邮局寄信,那么卫星高速通信网建成后,数据传输就像发电子邮件一样,时效性大大提高。”马晶说。
而黎志康率领的“绿色超级稻”国际合作项目组,已经在非洲8个目标国家的20多个地点,对中国的166个杂交稻和59个常规稻进行了产量和适应性试验,、等烘干设备,鉴定出124个杂交稻和52个常规稻品种在非洲有应用前景。黎志康说,这些第一代绿色超级稻品种比当地最优良的对照品种一般增产20%以上,项目下一步将通过中国育种单位、中资企业与国外相关单位的合作,加速种子生产的本地化和绿色超级稻在目标国家的推广和应用。
中国种子走出国门,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袁国保介绍,目前东南亚、南亚地区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的杂交水稻种子,当地杂交水稻的迅猛发展有力地缓解了本国粮食安全问题,也使他们对中国杂交水稻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他乐观地估计,今后30年,东南亚、南亚国家对水稻的需求将增长70%以上。当地土地、劳动力、水资源匮乏带来的的粮食生产压力,将使中国与这些国家在杂交水稻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