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908594
  • 博文数量: 376
  • 博客积分: 2147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364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2-06 10:4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76)

文章存档

2019年(3)

2017年(28)

2016年(15)

2015年(17)

2014年(182)

2013年(16)

2012年(115)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14-01-06 16:15:38

内核版本:2.6.34
报文的IP校验和、ICMP校验和、TCP/UDP校验和使用相同的算法,在RFC1071中定义,网上这方面的资料和例子很多,就不解释算法流程了,而是侧重于在实现的变化和技巧。

The checksum algorithm is simply to add up all the 16-bit words in one's complement and then to take the one's complement of the sum.
      校验和的计算可以分为两步:累加、取反。这个划分很重要,它大大减少了校验和计算的消耗。校验和计算首要要明确一点:校验和计算是很耗时的!原因并不在于 算法复杂,而是在于输入数据的庞大,试想传送500M文件,则内核要校验500M字节的数据,并且对于每个报文,都是要进行校验和。所以协议栈的校验和实 现并不是简单明了的,使用了很多方法来规避这种开销。

第一:推迟校验和计算
      按照协议的规定,报文到达每一层,首先验证校验和是否正确,丢弃掉不正确的报文,再才会进行后续操作。对于传输层下的协议,内核是这样做的,因为IP只需 要校验IP报头,最多60字节;而对于网络层上的协议,内核就不是这样做的,ICMP/TCP/UDP都需要校验报文的内容,而这部分消耗是很大的。
      以UDP为例,在报文传递到UDP处理时,它并不会去验证校验和是否正确,而是直接将报文skb插入到相应socket的接收队列 sk_receive_queue中。等到真正有程序要接收这个报文,从接收队列中取出时,内核才去计算校验和。考量下这种做法,由于推迟了校验和计算, 因此很多错误的报文都被接收了,它们会占用处理报文的流程,直到报文准备进入用户空间时,这时候才计算了校验和,发现错误并丢弃掉。这样看似乎平白无故增 加了开销,必竟校验和的计算是一定要进行的。但这样做,将校验和计算推迟到了拷贝报文到用户空间时,这两个操作的绑定是很关键的。本来,校验和计算要遍历 一次报文,而拷贝又要遍历一次报文,这样就是两次遍历操作,合并后用一次遍历搞定,它所节约的开销是远远多于额外支付的。

第二:分离校验和计算步骤
      开始提到校验和的计算分为两步:累加、取反,将这两步分开后,会发现校验和是可以一部分一部分计算的,最后再用每部分计算的值求和取反。这个特性在另一方 面对拷贝和校验和计算同时进行提供了支持。并且,由于报文可能是分片重组的,这样报文内容并不是一起存储在线性地址空间中,而是将分片挂在第一个分片 skb的frag_list上,这部分内容是存储在非线性地址空间的。因此,拷贝会一个分片一个分片的进行,由于校验和计算的划分,它也可以一个分片一个 分片的计算。csum_partial()和csum_fold()就是为此而生的,前者计算累加,后者计算取反。
      所以一般校验和会这样计算,skb_checksum()计算skb的累加和,并和之前已经计算出的累加和skb->csum相加,然后csum_fold()对最后结果取反,就是得到的校验和。

  1. sum = csum_fold(skb_checksum(skb, 0, len, skb->csum));  


第三:改进校验和计算
      RFC1071中校验和计算是每16bit为单位的,但实际在累加这一步是可以调整的,内核计算是每32bit计算的,单位越大,循环就少,效率也自然会高。下面要说明的是32bit累加与16bit累加结果是一致的。
      假设要计算8个字节的校验和,这8字节按每16bit分成4份:1,2,3,4。左边是每16bit累加的过程,右边是每32bit累加的过程: 

      会出现疑惑的地方就是累加的进位问题,左边16bit累加进位加到sum中,右边32bit累加进位也要加到sum中,至于2,4相加产生的进位,和 16bit累加进位的结果是一样的。下面就是32bit累加的代码段,w>result判断是否产生了进位,假设X+Y=Z产生了进位溢出,则X& lt;Z且Y

  1. unsigned int carry = 0;  
  2. do {  
  3.  unsigned int w = *(unsigned int *) buff;  
  4.  count--;  
  5.  buff += 4;  
  6.  result += carry;  
  7.  result += w;  
  8.  carry = (w > result);  
  9. while (count);  
  10. result += carry;  
  11. result = (result & 0xffff) + (result >> 16);  


第四:校验和计算技巧
      节省校验和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计算校验和,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可行的,比如大流量发包时或局域网中,这时效率比正确性更为重要。 skb->ip_summed参数就是为此目的,CHECKSUM_UNNECESSARY就跳过校验和计算。或者用户在发包时设置校验和字段 checksum=0,也会跳过校验和计算。

  1. skb->ip_summed = CHECKSUM_UNNECESSARY;  

      另外为了加速校验和计算,很多网卡都提供了硬件计算校验和,特别的,linux使用了skb->ip_summed和skb->csum来使 用硬件计算能力来帮助校验TCP/UDP报文。CHECKSUM_COMPLETE表示硬件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存储在skb->csum中。

  1. skb->ip_summed == CHECKSUM_COMPLETE;  

      在很多芯片的实现上,校验和的计算代码都是用汇编来实现了,这也是出于校验和计算的效率考虑。


最后,简单分析下校验和计算的两个核心函数。
do_csum() 校验和累加
      校验和计算的主体部分是32bit为单位计算的,并假设buff起始地址是对齐过的,长度也是对齐过的。因此,传入的buff要进行处理以满足假设。 

保证计算的起始地址是字节对齐
      这里的对齐有16bit对齐和32bit对齐。起始地址是对齐是为了效率,比如起始地址是奇数,那么累加时用16bit或32bit就很可能跨越一个int范围,即读一个数要两次内存操作;对齐后读一个数都只用一次内存操作。
      如果不是偶数字节,则odd=1,处理掉第一个字节,使超地址变成偶数。

  1. odd = 1 & (unsigned long) buff;  
  2. if (odd) {  
  3. #ifdef __LITTLE_ENDIAN  
  4.  result += (*buff << 8);  
  5. #else  
  6.  result = *buff;  
  7. #endif  
  8.  len--;  
  9.  buff++;  
  10. }  

      当然处理掉第一个字节后,从buff计算校验和与从buf+1计算校验和结果显然是不同的,下面这步在校验和计算完成后,就是为了处理这种差异的。

  1. if (odd)  
  2.  result = ((result >> 8) & 0xff) | ((result & 0xff) << 8);  

      还是以例子说明,一个5字节的buff,起始地址addr(1)=0x1,下面是传统计算和从偶数地址开始计算的对比,要注意的是累加进程中是循环进位 的,即溢出的进位会加到最低位。因此,无论哪种方法,1,3,5累加进位会加到2+4中,而2,4累加进位会加到1+3+5中,这也是最后调换前后 8bit的值就可以保证两者相等原因。 

保证计算的长度是偶数字节
      长度对齐理由很简单,累加是以16bit为单位的,因此主体部分只计算偶数字节,如果有多余的一个字节len & 1,则进行如下处理。

  1. if (len & 1)  
  2. #ifdef __LITTLE_ENDIAN  
  3.   result += *buff;  
  4. #else  
  5.   result += (*buff << 8);  
  6. #endif  

      最后是计算的主体部分,可以看到,它并不是单纯的16bit累加,而是用32bit累加do-while循环。当然,为了进行32bit累加,要将起始地址处理成32bit对齐,长度也要处理成32bit对齐。

  1. count = len >> 1;  /* nr of 16-bit words.. */  
  2. if (count) {  
  3.  if (2 & (unsigned long) buff) {  
  4.   result += *(unsigned short *) buff;  
  5.   count--;  
  6.   len -= 2;  
  7.   buff += 2;  
  8.  }  
  9.  count >>= 1;  /* nr of 32-bit words.. */  
  10.  if (count) {  
  11.   unsigned int carry = 0;  
  12.   do {  
  13.    unsigned int w = *(unsigned int *) buff;  
  14.    count--;  
  15.    buff += 4;  
  16.    result += carry;  
  17.    result += w;  
  18.    carry = (w > result);  
  19.   } while (count);  
  20.   result += carry;  
  21.   result = (result & 0xffff) + (result >> 16);  
  22.  }  
  23.  if (len & 2) {  
  24.   result += *(unsigned short *) buff;  
  25.   buff += 2;  
  26.  }  
  27. }  


csum_fold() 校验和取反
      取反操作很简单,~sum

  1. static inline __sum16 csum_fold(__wsum csum)  
  2. {  
  3.  u32 sum = (__force u32)csum;  
  4.  sum = (sum & 0xffff) + (sum >> 16);  
  5.  sum = (sum & 0xffff) + (sum >> 16);  
  6.  return (__force __sum16)~sum;  

阅读(257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