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46913
  • 博文数量: 89
  • 博客积分: 365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9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10-25 11:57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72)

2011年(17)

我的朋友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2-01-09 10:07:16

吴治平:农村妇女调查  湖北广水市有个马蹄桥村,走进这个村,迎面便看见一条小河,小河水不深,水面也很窄,略带浑色的河水静静地、潺潺地流淌着,河上有一个小石板桥,石板桥上有五个马蹄印,马蹄桥村的村名便由此而来。村民告诉我:这条小河叫史家河,河这边住的是史家湾的人,河对岸住的是闻家湾的人。关于这条河有一个几百年来约定俗成的规矩:即史家河的水只给姓史的村民用,其他异姓村民都不能用这条河的水。

我感到很奇怪: 河水乃上天赐给人类的自然之物,自古河里水从来都是一河两岸的人都可以用,哪有一河一岸用水的道理?村民告诉我:几百年前,姓史的家族出了一个运粮官,相传是皇帝封的,他捐钱修了河上的石板桥,从那时起,史家河的水就归史姓人家了,其他异姓人不能用史家河的水这个约定,就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形成了大家约定的村俗。几年前的一个夏天,该村遭遇到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闻家湾的村民想用史家河的水,可史姓人家硬是不允许,两个湾的村民为用水发生冲突,双方的人都到乡政府告状,乡政府的人问史姓村民有何证据?史姓村民真的拿出乾隆年间的一张字据,乡政府的人看后,劝说闻家湾前来告状的村民:史家河的河水不许其他异姓人用,这是历史沿袭下来的,约定俗成,你们不要打官司了。闻家湾的村民看到这张乾隆年间留下来的字据后,也无话可说。自此以后,即使发生干旱,两岸的村民也不会为水有什么冲突,大家都自觉遵守。其实两岸村民之间有不少有姻亲关系,婚丧嫁娶都相互来往,孩子考上大学也互相庆贺,但唯独史家河的水只能史姓村民用的习俗沿袭至今未变。在史家湾,我找到了保存史家河水契约的村民史可恩,他开始一口否认家中有此凭据,直到弄明白我来历后,才告诉我:这是史家湾的宝贝,他从来不给任何人看,从他记事起,就那次打官司拿给乡政府的人看过一次。出于对我的信任,他进屋拿出一个掉了漆的黑木匣子,他从木匣子里一大堆发黄宣纸字据中找出关于史家河水纠纷的那张契约递给我,那张契约皱巴巴的且破旧不堪,我小心摊开后仔细辨认,上面果真写着:“立河水字人史姓李姓因河水争论,经凭人董朝瑞李克珍史大贤史大本说合,以后史姓车救不如异姓相干,恐口无凭,立据字为证。”立据时间是乾隆五十八年六月。年近60岁的史可恩对木匣子是如何传下来的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此木匣子是他的爷爷相传下来的宝贝。

原先,我并不知道那些约定俗成的村规民约竟会有如此大的惯力作用,看了着张字据后,我才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传统的村规民约尽管没有列入当今的村规民约中,实际上它仍然对当今村民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已经渗透到村民的骨子里了。

是呀,多少年来,农民世世代代在一个个自然村落里栖息繁衍,久而久之,就会衍生和养育出一种植根于本湾本族的习俗和村规民约,不管它合理与否,也不管朝代的兴替变更都很难改变,这些村规民约和习俗都会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惯性力量影响着、左右着村民的行为。

阅读(33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