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对Java一窍不通,无奈android里Java代码太多,复杂一点的Java代码总会头疼很久。这不,下面的这段代码就晕了。
- DragState mDragState = null;
- 574 final InputHandler mDragInputHandler = new BaseInputHandler() {
- 575 @Override
- 576 public void handleMotion(MotionEvent event, InputQueue.FinishedCallback finishedCallback) {
- 577 boolean handled = false;
- 578 try {
- 579 if ((event.getSource() & InputDevice.SOURCE_CLASS_POINTER) != 0
- 580 && mDragState != null) {
- 581 boolean endDrag = false;
- 582 final float newX = event.getRawX();
- 583 final float newY = event.getRawY();
- 584
- 585 switch (event.getAction()) {
- 586 case MotionEvent.ACTION_DOWN: {
- 587 if (DEBUG_DRAG) {
- 588 Slog.w(TAG, "Unexpected ACTION_DOWN in drag layer");
- 589 }
- 590 } break;
- 591
- 592 case MotionEvent.ACTION_MOVE: {
- 593 synchronized (mWindowMap) {
- 594 // move the surface and tell the involved window(s) where we are
- 595 mDragState.notifyMoveLw(newX, newY);
- 596 }
- 597 } break;
- 598
- 599 case MotionEvent.ACTION_UP: {
- 600 if (DEBUG_DRAG) Slog.d(TAG, "Got UP on move channel; dropping at "
- 601 + newX + "," + newY);
- 602 synchronized (mWindowMap) {
- 603 endDrag = mDragState.notifyDropLw(newX, newY);
- 604 }
- 605 } break;
- 606
- 607 case MotionEvent.ACTION_CANCEL: {
- 608 if (DEBUG_DRAG) Slog.d(TAG, "Drag cancelled!");
- 609 endDrag = true;
- 610 } break;
- 611 }
- 612
- 613 if (endDrag) {
- 614 if (DEBUG_DRAG) Slog.d(TAG, "Drag ended; tearing down state");
- 615 // tell all the windows that the drag has ended
- 616 synchronized (mWindowMap) {
- 617 mDragState.endDragLw();
- 618 }
- 619 }
- 620
- 621 handled = true;
- 622 }
- 623 } catch (Exception e) {
- 624 Slog.e(TAG, "Exception caught by drag handleMotion", e);
- 625 } finally {
- 626 finishedCallback.finished(handled);
- 627 }
- 628 }
- 629 };
查了一下,这是Java里的匿名类。
=============================================================================
匿名内部类 ( 明白了匿名类就理解了函数回调,(此处与线程无关))有位老兄说:(匿名一是为了简化代码,而是告诉GC我这个对象只用一次,用完给我回收了)
关于JAVA内部类:一个内部类的定义是定义在另一个类内部的类。
存在它的原因是:
1.一个内部类的对象能够访问创建它的对象的实现,包括私有数据。即内部类实例对包含它的哪个类的实例来说,是特权的。
2.对于同一个包中的其他类来说,内部类能够隐藏起来,换句话说,内部类不管方法的可见性如何,那怕是public,除了包容类,其他类都无法使用它。
3.匿名内部类可以很方便的定义回调。
4.使用内部类可以非常方便的编写事件驱动程序。
其实它真正的目的仅仅为了定义回调--进一步就是事件驱动。
接口和回调:编程一个常用的模式是回调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你可以指定当一个特定时间发生时回调对象上的方法。
java的匿名内部类的语法规则看上去有些古怪,不过如同匿名数组一样,当你只需要创建一个类的对象而且用不上它的名字时,使用内部类可以使代码看上去简洁清楚。它的语法规则是这样的:
new interfacename(){......}; 或 new superclassname(){......};
下面接着前面继续举例子:
public class Goods3 {
public Contents cont(){
return new Contents(){
private int i = 11;
public int value() {
return i;
}
};
}
}
这里方法cont()使用匿名内部类直接返回了一个实现了接口Contents的类的对象,看上去的确十分简洁。
在java的事件处理的匿名适配器中,匿名内部类被大量的使用。例如在想关闭窗口时加上这样一句代码:
frame.addWindowListener(new WindowAdapter(){
public void windowClosing(WindowEvent e){
System.exit(0);
}
});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匿名内部类由于没有名字,所以它没有构造函数(但是如果这个匿名内部类继承了一个只含有带参数构造函数的父类,创建它的时候必须带上这些参数,并在实现的过程中使用super关键字调用相应的内容)。如果你想要初始化它的成员变量,有下面几种方法:
如果是在一个方法的匿名内部类,可以利用这个方法传进你想要的参数,不过记住,这些参数必须被声明为final。
将匿名内部类改造成有名字的局部内部类,这样它就可以拥有构造函数了。
在这个匿名内部类中使用初始化代码块。
为什么需要内部类?
java内部类有什么好处?为什么需要内部类?
首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实现一个接口,但是这个接口中的一个方法和你构想的这个类中的一个方法的名称,参数相同,你应该怎么办?这时候,你可以建一个内部类实现这个接口。由于内部类对外部类的所有内容都是可访问的,所以这样做可以完成所有你直接实现这个接口的功能。
不过你可能要质疑,更改一下方法的不就行了吗?
的确,以此作为设计内部类的理由,实在没有说服力。
真正的原因是这样的,java中的内部类和接口加在一起,可以的解决常被C++程序员抱怨java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没有多继承。实际上,C++的多继承设计起来很复杂,而java通过内部类加上接口,可以很好的实现多继承的效果。
阅读(3168)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