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18380
  • 博文数量: 827
  • 博客积分: 2367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92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04 16:1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27)

文章存档

2011年(827)

我的朋友

分类: 系统运维

2011-05-13 09:46:00

所谓能力,是指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实现某项目标的一种能量一种本领。这种能量或本领是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从对客体的重复接触多次尝试和反复练习中获得的。语文既然是一种能力,那么语文课就应当按能力培养的模式去运作,即语文能力要在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去获得去提高。在这里,出人之口,入我之耳,谓之听;出我之口,入人之耳,谓之说;借助书本等媒介物,入我之眼,出我之口,发而为声,谓之读;出我之手,录于纸质或其他媒介物,谓之写。听说读写互为依存,互为助力,是一个整体。所以,要强调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为什么要强调多?因为能力也好,技艺也好,是依靠多次重复才能获得的。多次重复可以使生疏演变为熟练,可以从熟练中产生机巧,具有了熟能生巧的活力,创新能力也就在其中了。我想,这就是德国狄兹根所言,重复是学习之母的道理吧。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尤其要重视的是读,读是更为基本的技能,多读多诵,体验就在其中,多读多诵,感悟就在其中。因诵成好,因诵成悟,因悟入巧,因巧入神,语文素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升华的。所以,诵读是语文能力获得的重要基础。
怎么读?我赞成出我之口,发而为声,入人之耳,激越有神的朗读;主张要放开喉咙读,要口耳心脑全面投入,全神贯注地读;尤其欣赏读得出神入化,摇头晃脑,陶醉于自我朗读之中的境界。
在这方面,古人的经验是值得重视的。宋代学者朱熹就说过: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当代作家夏丏尊也强调: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晚清重臣曾国藩强调发声朗读和动情吟咏。他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他对读出气概诵出神韵的方法的有效性,体会是很真切的。
我女儿背着小书包,走进了龙泉二小一班,也就是胡琴老师所带的班级。在那时我是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在感受着新教育。每天女儿放学回家,不但把胡老师教的诗歌声情并茂地诵读给我们听,把胡老师讲的绘本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我们听,而且还试着进行诗歌改写,还把那些故事认真的在绘写本上描画着。每次看到女儿讲着故事诵读着诗歌在绘写本上画着一幅幅漂亮的画,在诗歌本上改写着一首首优美的诗,看到女儿脸上洋溢着的快乐,我的心情也因此愉悦起来。我喜欢上了陪伴女儿一起阅读一起写作,一起把她写的随笔改写的诗歌发在她们班级的帖子上。慢慢地,女儿不仅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越来越高,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思维越来越灵活!在女儿的身上,我看到了新教育的魅力!
年月,我有幸来到龙泉二小,并接任了五年级班的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开学第一周,我就主动申请加入了新教育团队,成为了一名新教育实验老师。在实验中,我通过随笔和班上的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不到两个星期,我便很快的和班上多个孩子拉近了距离,对班级管理也轻松了很多。年月日至日,在学校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我和我们学校的几位新教育实验老师一起到龙泉三小参加了灵山——新教育贵州行田野培训学习,通过这次为期五天的培训学习,我对新教育的理念和儿童课程的开展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全新的认识。
培训归来,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了新教育实验。我和学生一起诵读经典,共写随笔,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学生家长通过书信的方式搭建了心灵沟通的桥梁,通过班级帖子和学生学生家长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我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自己也常常阅读适合自己专业成长的书籍,还积极和新教育共同体成员一起进行有效课堂探讨。在平时的有效课堂探讨中,我的课堂教学也得到了明显的转变。通过平时的课外阅读和新教育开展的读书沙龙等活动,许多丰富的知识驾驭起了我的课堂教学。
通过新教育课题实验,我倍加感到教育给我和我的学生学生家长,以及我的女儿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当然,作为一个实验才刚刚入门的我,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但最关键的是要以清晰的思维做好自己的工作,静下心来努力的做好新教育,让新教育这颗种子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理,使我的教育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更加幸福!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的成长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我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这条属于自己的路,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阅读(42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