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17811
  • 博文数量: 827
  • 博客积分: 2367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92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04 16:1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27)

文章存档

2011年(827)

我的朋友

分类: 系统运维

2011-09-20 06:29:53

柿子树这篇文章虽然很短,但里面却包含着一种深深的情谊。
在作者去大学的路上要经过一棵柿子树。这棵柿子树很大,枝杈有许多都探出墙外,横在小路的上空。秋天到了,这棵树的柿子都熟了。作者以为过不了几天柿子就会全部被扫光,谁知过了一个星期,树上的柿子一个也没有少,又过了十天还是如此。看着这个柿子,作者不禁想起十年前我家的那颗柿子树。有一年,那棵树也结了不少果,但是有一天,母亲告诉他说天龙摘了四个柿子,作者怒气冲天,夺门而出去找天龙。母亲知道作者揍了天龙,在作者后脑勺上打了一巴掌。接着天龙母亲带着天龙来算账,临走时嘱咐天龙不要再跟作者玩,也不要再登作者家的大门。母亲对作者说不安稳的日子还在后头呢。后来,果然像母亲预料的那样,树上只剩下三个柿子了。作者将这三个柿子分别做了安排,可谁知这三个柿子又被偷了,最后作者一气之下把柿子树砍了。但是为什么这棵树的柿子竟然无人动呢?作者由于好奇去拜访了柿子树的主人,主人的一番话让作者为之一惊:我倒希望有人来摘这些柿子呢。
这是多么善良的人啊。他的柿子树总共结了二十八个果实,每当有人来摘时,主人都希望对方多摘点,并主动帮助他们去摘。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两个人在处理柿子方面的鲜明对比,更能体现出对待朋友的真诚与否。只有真正做到“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这是一句多么经典的话语,我一定要把它永远记在心中。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强调我们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怎样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走进教材,研究教材,去读懂教材。
开学的前两个周,为了引领我们的数学老师去解读教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一个分析上册数学教材的活动。
每一个年级的教材分析负责人,我们推选刚刚上过这个年级的教师为其他教师进行教材分析。每一位培训负责人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他们不仅为老师们做了全册教材的分析,还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金点子,好不保留的交给了每一位数学老师。
张芬老师分单元为老师们进行分析,她介绍了每个单元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以及自己的处理方法;陈建英老师主要是讲自己对重点内容的突破方法;吴润兰老师边通过教材分析,边介绍自己在教学中摸索出来的好方法;任忠碧老师老师分析完教材后,还交给老师们区别对待后进生,提高后进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王智莉老师主要给老师们分析教材的重点及自己的教学措施;安君老师重点分析了教材的编写特点,还给老师们讲解了创设情境的几大误区。
通过这次培训后,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全面的了解了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在重点内容上的突破方法,为教师们今后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继续走进教材,认真地品读教材吧。

阅读(83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