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深圳外国语学校讲学,讲学的题目是教育,让生命如此丰富,现场的效果不错。回家之后,我收到不少老师来信,其中的一位就是黄龙霖老师。黄老师说他听完我的报告后,上网下载了我所有的博文。分类总结之后,发现我系统谈作文的文章并不多,但偶尔的几篇却让他很受启发。于是,他有一个强烈愿望,期望我系统整理出自己的写作教学,给迷茫中的他一些帮助。
黄老师告诉我:当前,语文教学最大的瓶颈就是作文。学生不会写,老师不会教,这是语文学习的死穴。王老师如能把自己的写作教学整理出来,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功德无量。
这段话给我很大的震撼,我觉得我必须做点什么,不只是给他人启发,更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中学生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这是我所知道的。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一些老师讲作文,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一些老师干脆不讲,靠天收。一些班主任拿着垃圾袋,气势汹汹地收取课外书;一些授课老师认为学生阅读是不务正业,就差焚书坑儒了。在这样的恶劣生态下,学生还怎么能够阅读?而一个从不阅读的人,他如何能够娴熟自如的写作?
果不其然,不阅读的学生,语言干瘪,思想贫乏。偶尔有几个幸存的阅读者,因为没有时间保证,东一榔头西一棒,也不成气候。更多的学生对作文持续失望之后,逐渐绝望,以致彻底放弃作文,缴枪投降,但又妄想——堤里损失堤外补。但堤外也不好惹,掌柜的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生气。
作文教学真正成了一个异端,一方面说高考作文是语文半壁江山,一方面又集体给以极大的漠视。甚至连高考阅卷者也形成了潜规则,人为确立一个切入分,导致老师不敢下狠手。都在切入分上下打保险分,作文根本拉不开档次。
作文不好弄,弄不好,再加上又拉不开分差,在功利至上的应试教育中,谁还愿意在作文上真正投入呢?作文教学的恶性循环于是乎越演越烈。但从去年开始,几乎所有的省市都取消了切入分,直接按照五个等级赋分,作文的差距一下子拉大。作文不再是上下几分的差距,而是动辄几十分的悬殊。从江苏省来看,年和年,高考作文平均分从分左右总分分,一下子降至分左右。
阅卷组硬性要求,作文的差距一定要拉开,四类卷、五类卷必须要达到一定比例,否则就是对作文优秀学生的不公。高考作文阅卷的变革,很显然是向投机取巧者开刀。这既是杀伐,也是拯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老师们一下子慌了手脚,学生们更是手足无措。于是,他们都把目光焦灼的投向市场上的作文指导书。遗憾的是,市场上汗牛充栋的作文指导书,绝大多数都是满分作文选编,高分作文荟萃,有的干脆就是作文材料大杂烩,更荒唐的是,还有很多杜撰出来的零分作文,吸引学生的眼球,哗众取宠。
很少有老师直面作文写作真实的困境,直面学生写作的迷茫,给予他们最切实的指导。正是在这种情境之下,我不自量力,对自己的写作做了一个梳理,力争写一本具有切实价值的书。我想告诉学生,真正有价值的材料是怎么来的,材料如何经过思想的光照,间接经验如何转化为自我体验,真正的满分作文具有哪些特质,真实的写作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全书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作文为何写不好,主要剖析作文写不好的原因,找出病症,对症下药。满分作文如何打造,主要探究满分作文的一些特征,以及打造满分作文的一些具体方法,既有讲解,又有实战,血肉丰满。教师下水作文,这是本书最大的创新所在,教师不揣浅陋,下水作文,现身说法,以身作则,并进行自我评点,得与失一目了然。学生口头作文,学生自主命题,口头作文,全班参与,思想碰撞,思路梳理;各种文体,各种写法,一定能够开启你的思路,拓展你的眼界。鉴赏是另一种写作,通过最近一些经典影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写作的技巧还有对生命、爱情、命运、理想等重大命题的深入解读,提供给学生,化为学生精神的滋养和生命的丰富,同时告诉他们一种新的阅读和积累素材的视角。
名家的触类旁通,则是选择了中学生最喜欢的五大高品位作家——周国平、曹文轩、林清玄、毕淑敏和古龙,从语言、主题、写作观等多个角度,深入解剖,总结出他们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阅读他们的作品,汲取他们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进而竖立自己的价值底座。林语堂说得好,阅读经典,无论读懂还是读不懂,都是收获。
状元的他山之石,这里提供了三个状元的例文,既有考场作文,也有他们大学里兴之所至的随笔。其中两人是我的学生,一人是我按照这种作文方式辅导过的学生。应该说,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这本书价值的一种证明。
写作,是敏感的艺术。没有敏感,就没有文学。真正的写作者,应该做一个敏感的人,一切树木和小草都有生命。应该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写作者,就应该以这样的一种虔诚,这样的一种状态,来对待我们生命中已有的,即将拥有的,抑或是无数不可知的意外之遇。那些我们生命中留下印记的,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也必将感动他人的种种过往,都会在我们的重新审视中复活,苏醒。
把杯子清空,用新鲜得如露水一样的眼睛观察。真正写作者的生命中,没有观察者,只有观察。当我们观察到他人身上发生的故事,只要有价值,那也是我们身上发生的。因为那些事,都曾经真实存在过。
我们倾听他人的故事,实质上,我们只有倾听,没有故事。我们自己就是主人公,我在故事的中心,我主宰着故事的走向。当他人成了我们自己,故事就是生活。当我们承认了他人即地狱,实质上,也就部分地承认了自我即世界。我不只是代表了人类,我还是这个物种的全部,我代表着整个人类的心智。达到这个层面,我们或许就能超脱。原来每次写作,每次和一个故事相遇,只是相遇我们自己,都是对我们自己生命的一种照亮。
我们摈弃一切陈腐的偏见和傲慢,只用自己一颗善感的心,这时候,我们突然发现:直觉比理性更接近生命的本质;源头的石头会改变河流的走向,一颗最初的心,也会更靠近真理。
真正的写作,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真实,充满感情;可以不深刻,但小狗也要叫,用自己的嗓子,叫出自己的声音;可以不在乎结果,但一定要在意过程,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学习,失败的教训更是一种学习。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么一本真实的书。这本书也算是我对现实的一种抗议,我们沉默得太久。我们被条条框框限制死了,我们的作文训练,只有训练,没有写作。我们都在用假声唱歌,歌唱皇帝那件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新装。
米切尔恩德犟龟告诉我们,只要上路,总会有隆重的庆典。但愿,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写作,能够成为你们生命中最永恒的庆典。
阅读(578)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