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63955
  • 博文数量: 827
  • 博客积分: 2367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92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04 16:1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27)

文章存档

2011年(827)

我的朋友

分类: BSD

2011-04-08 07:34:24

王旭明的第一本书为了公开---我做新闻发言人我读过,那是因为我从媒体中知道他离开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位置时影响挺大的,于是想知道他是怎么的人。读了他的书,我真的为王先生的为责及为人所感动,他很本真,很真诚,很诚厚。感动之余,情不自禁写了一篇书里书外王旭明的读后感。
年的岁末,我在南京开会,随意地逛书店,竟看到了王先生的第二本书再对教育发问,便不假思索地买下。巧得很,我是在年的寒假读了为了公开---我做新闻发言人,时隔一年,在年的寒假,我又读了他的第二本书再对教育发言。也许,这也算是一种缘吧。
如果说,为了公开---我做新闻发言人主要写了王先生在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岗位的经历的话,那么,再向教育发言就是他离开岗位以后仍然对教育问题关注的思考。在再向教育发言一书中,下岗了,但不会逃跑一文里他写道:大家知道我已下岗,报纸上的说法是卸任或升职。在岗时,有记者问,做新闻发言人最深的感受,我说,就是为政府的教育政策奔走呼号,做政府教育政策的职业宣传员。感之深,深之入心入骨!现在离岗了,这种感觉不会一下子消去,马上逃跑,至少要渐行渐远,姑且再当一回政府教育政策的业余宣传员吧。可以想见,岗上的王先生为了公开尽心尽责,岗下的王先生依然不改初衷,依然行走在为了公开的坎坷之路上。因此,读了再向教育发言,我自然想到了岗上岗下王旭明这个题目,一来是为了照应我的前一篇读后感书里书外王旭明,二来也是想表达我不仅对岗上的王先生怀有敬意,对岗下的王先生同样怀有敬意。
首先,岗下的王先生选择博客作为他的讲台继续发言不止。岗上的王先生有教育部的官方发言平台,可谓冠冕堂皇。在这个平台上发好言,王先生做到了。但是,这也是忠之属也曹刿论战中语。作为国家公务员,理应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责。王先生的可敬之处在于,虽然离开了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岗位,没有丝毫没有悲观,没有萎靡,没有躲进小楼成一统指语文出版社的小办公楼,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继续问教,继续发言。这是需要执着的,需要理性的,更是需要信仰的。于是,他选择了博客!当王先生遭遇现代博客,一个崭新的王旭明又闪亮登场。他在再向教育发言的后记里写道真的,从此我爱上了博客;真的从此把它当做我未竟事业的延续。人生在世,当然要对宇宙、社会和人生各种问题进行思考并发表见解,尤其是对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其实,我知道,王先生爱的不是博客,而是他所说的未竟事业所熟悉的领域,我知道,他指的是教育,是公开!他在接受中青报记着采访时说:卸任后,我虽然没有了职务要求,但就像着了魔,对如何把一个好政策传达给公众,上瘾。于是,博客成为我理念、思想和主张公开的舞台。记得,我在书里书外王旭明一文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写的:王旭明并没下课。看来,我这句是说对了。王先生离开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岗位,但是并没有结束对教育的发言。再向教育发言的出版,就是铁证。
其次,岗下王先生的发言更为潇洒自由、更为率性睿智了。岗上的王先生毕竟是官员,他尽管在努力突破发言的方式与思维,但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职务还是有许多规范的。岗下王先生的发言就不同了。作为曾经在教育领域中浸染、耕耘、俯瞰众生的一位政府官员转换为一个普通公民的角色,他看待中国教育的视角更为自由,也更为真切。他说:我的博客是我的私人行为,不掺杂任何官员的色彩,是作为公民的发言与公开。一方面,这就更加让我们对王先生表示敬意,因为,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处江湖之远,仍然心系教育。二来,正因为处江湖之远,所以,他的发言更多地融入百姓之中,更多地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更多地以百姓的视角。王先生坦诚,在官位上时,也曾多次走基层,但是,别人都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你。离开了官位,就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基层教育工作者,也看到了中国教育更真实的一面。正因为如此,王先生在自己的博客里再向教育发言就显得更为率性、自由与睿智了。比如本书开篇新年,教育远离一点功利好吗?指出:教育仅仅满足人们功利性的需求,仅仅成为人们物质化生活富有的阶梯就够了吗?不,远远不够!在学生踩踏事故学校有责中,他言辞激烈,态度鲜明:想想这些呼喊救命的同学,一条条多美鲜活的生命,一张张多么青春的笑脸!再不能发生这样的低级校园安全事故了,再不能仅仅追究一般的领导责任了,学生踩踏事故学校有责。类似的文章很多,诸如大学生如何度过就业之冬人格证书:有一本美妙而难念的经高考改革出路在外全民学语文刻不容缓,等等篇什,都是王先生一次又一次向教育发言,而这每一次发言都是责任与良心的外显,也显示了王先生对教育观察与思考的睿智。
再次,读其人胜过读其书。王先生的两本书,我都在无意之间读过,我为他的从文字中所表现出来真诚与执着所感动。要说感动,还有一层更深意义上的感动,就是因为一些小事而把我们编织在一起,让我对王先生的所有文字都是笃信无疑。记得年春节过后,大概是月份吧,我把我的文章书里书外王旭明发到了我的博客上。意想不到的是,时隔一年,到了年的元月,一天打开博客,看到了一条留言:
王老师期待有时间能够在京见到您,到时请您到南小街王老师办公室一坐。我是王先生的助理,您的文章王老师已经见到,读后他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热泪,为您对他深深的理解,为寻找到一位知音。
我吃了一惊。王先生竟是如此性情中人,竟是如此礼遇于我,竟是如此诚心待人!按理说,我只是写了篇区区小文,我们不仅素昧平生,而且相距甚远我是一名普通教师,王先生是一位高官,他竟能如此重视,托他的助理在我的博客留言,真有受宠若惊之感。初读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时,我还对王先生心存不惬,但是读了整本书后,我对他的印象大大改变了,认为此人真的不错。后来,因为他的助理在我的博客里的留言,让我对王先生有了几分敬重了。所以,读其人胜过读其书。读王先生的书,读王先生其人,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值!
王先生在他的再向教育发言后记的结尾有这么一句话:让我们在书中相约,实现由心到心的抵达!,是的,我坚信,会有许多的读者如我一样,在与王先生文字的交流中实现由心到心的抵达。
阅读(94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