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82920
  • 博文数量: 105
  • 博客积分: 6010
  • 博客等级: 准将
  • 技术积分: 114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0-01 09:0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5)

文章存档

2010年(3)

2009年(93)

2008年(9)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7-27 16:33:20

0.JPG

前言

通常对于电脑系统来说,一支好的硅脂可以把系统的温度降低好几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Arctic Cooling推出的MX-1和MX-2硅脂都是发烧友的上上之选,不过大约一年前,一家名叫Gelid的公司推出了他们的新产品GC-1来和Arctic Cooling抗衡。自那时起,两家公司的产品就开始让我们这些发烧的PC用户大掏腰包。现在的事情变得更有趣,那就是两家公司都推出了升级后的产品:Arctic Cooling MX-3和Gelid GC-2,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这些硅脂到底哪个更值得让你掏出钱包。

1.JPG

Arctic Cooling MX-3

2.jpg

我们测试的MX-3目前还没有进入零售环节,所以外包装等情况暂不清楚。我们猜测零售版的包装会和MX-2类似,有塑料的外包装,里面带有规格说明和安装说明等等物品。

MX-3和Arctic Cooling以前推出的硅脂一样,具有灰色的外观,并具有相同的特征:高导热、不导电、低热阻等等。它具有较低的流动性,无腐蚀性,无电容性,无色无味。Arctic Cooling宣称8年内都无须再次涂抹。

以下为MX-3参数:

  • 导热系数:8.2W/mk
  • 粘度系数:875
  • 密度:2.32g/cm3


GELID GC-2

gc2.jpg

Gelid的GC-2使用了塑料覆膜式包装,包装的外面还印有产品的特点。包装中附带了一支小铲,可以用来涂抹硅脂。

GC-2的质量大约是7克,具有不导电、无腐蚀、弱流动和不固化的特征。

Gelid在外包装上仅注明了产品的密度:2.8g/cm3。

粘性比较

在我们的经验中,那些具有较好流动性的硅脂往往更容易涂抹使用,性能似乎也会稍好。当然,您也许会有不同的观点。下面我们用一段视频来比较这几种硅脂的粘性,从左到右分别是:GC-2、MX-2和MX-3。我们使用的小铲是GC-2中附送的。

视频中可以看到,GC-2的涂抹是比较容易的,而MX-3则非常粘稠。

视频地址:

注意:Gelid在安装说明中声称在应用时要均匀的涂抹。Arctic Cooling声称只需要将硅脂挤在CPU的中心,然后靠散热器的压力将硅脂挤压均匀即可。

测试环境

我们使用了如下所示的平台进行对比测试:

  • 硅脂:
    • Arctic Cooling MX-2
    • Arctic Cooling MX-3
    • GELID GC-2


  • 主板:

    INTEL DX58SO

    dx58.jpg

  • 处理器:

    i7-975EE

    975.jpg

  • 内存:

    3x 2GB DDR3-1866 Corsair Dominator-GT

    gt.jpg

  • 显卡:

    ATI Radeon HD 4870 X2 2 GB

    X2card.jpg

    显示器:

    Samsung SyncMaster 305T

  • 电源:

    BFG EX-1200 PSU

    bfg.jpg

  • 光驱:

    Sony BDU-X10S Blu-Ray Drive

  • 磁盘系统:

    1x Intel 80GB SSD

    intelssd.jpg

    3x WD Raptor Hard Drives RAID 0

  • CPU散热器:

    Akasa Nero CPU Cooler

    akasa_8.jpg

    CoolIT Domino ALC水冷

    coolit.jpg

  • 软件环境:

    • Windows Vista Ultimate 64-bit SP2
    • Catalyst 9.6
    • DirectX 9.0c/DirectX 10
    • Cinebench R10
    • Everest Ultimate


测试中我们使用全新安装的系统,并打上最新的补丁,测试软件也使用最新版。关闭磁盘整理,显卡驱动设置为默认值。

所有的基准测试我们都运行至少三遍,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测试结果

我们使用了两种不同的设定来运行测试。第一种是使CPU运行于默认的3.33GHz,并关闭Turbo Mode,启用节能技术。这个测试中使用的是Akasa Nero散热器,这是款具有120mm(1600转)风扇的主流级散热器,测试中我们手动将风扇调整到最高速。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尽量模拟普通用户使用中的情景。

在第二种测试设定中,我们将CPU超频到4.35GHz(29×150MHz),并使用CoolIT Domino ALC水冷。这样做是为了模拟高端玩家的使用情况,水冷我们也调整为最大性能模式。

如下为两种测试中的温度对比图:

3.JPG

先来看看CPU默认情况下各款硅脂的表现,可以看到,在待机模式,MX-3的温度比MX-2要低2度。当系统进入全载运行时,温度会上升20度,达到64度。不过在我们的测试中,64度只是峰值下的温度,更多的时候CPU温度是在63度,也就是说,MX-3比MX-2在满载时要低3度。

默认测试中,GC-2要好于MX-2,但落后于MX-3。超频到4.35GHz时,GC-2仍然好于MX-2,但是仍然落后于MX-3。

测试总结

  • Arctic Cooling MX-3

    当Arctic Cooling推出MX-2的时候,我们都惊奇于它高超的散热效能。现在Arctic Cooling又推出了改进的型号MX-3,虽然看起来非常粘稠,让人为它捏把汗,不过在我们的测试中,MX-3以领先自家的MX-2至少2度的优势,成功战胜当前市场上的硅脂王者——GC-2。

    当前售价:大约12.25美元/4克。

    评分
    • 质量:9/10
    • 设计:9/10
    • 价格:9/10
    • 性能:10/10
    • 总分:10/10


  • GELID GC-2

    当Gelid公司在市场上推出GC-1的时候,就已经用良好的散热性能和绝佳的延展(涂抹)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该公司推出了GC-2,以更好地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在我们对GC-2和MX-2进行的严酷对比中,GC-2以更好的性价比(6.99美元/7克)征服了我们。不过,现在他的竞争对手推出了MX-3,拥有更佳的散热效能。尽管如此,GC-2仍然是市场中最具性价比的硅脂产品。

    当前售价:大约6.99美元/7克

    评分
    • 质量:9/10
    • 设计:9/10
    • 价格:10/10
    • 性能:9/10
    • 总分:9/10


driverheaven.net
 
点击此处链接可以看到更多高端硬件分析与测评:
阅读(118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