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76
  • 博文数量: 11
  • 博客积分: 550
  • 博客等级: 中士
  • 技术积分: 1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2-05 13:0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1)

文章存档

2011年(11)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1-06-22 17:53:44

改革開放 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中國共產黨把握時代發展大勢和廣大人民意願,開創和領導的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作為改革開放這一偉大實踐的領導者,党積累了十分寶貴的歷史經驗,這將成為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精神財富。

  一、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闢了新道路,深刻影響了世界格局的變革調整和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

  在中國 近現代歷史上,一個世紀前的辛亥革命,結束了數千年的封建帝制,為近代中國發展進步打開了大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創造了基礎條件;1978年党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征程,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根本性、革命性變化,並對世界格局變革和調整,乃至對人類發展進程產生著深遠影響。改革開放是党在新的時代帶領人民進行的偉大革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歷史轉變,中國已經成為具有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實行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改革開放打破了這種僵化的經濟制度,通過持續不斷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在深刻而廣泛的變革中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又創造性地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經歷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階段,不斷形成和發展符合中國國情又充滿生機活力的體制機制,形成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市場對資源配置發揮基礎性作用的經濟管理制度。這使經濟活動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提高了全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和活力,13億中國人民大踏步趕上了時代潮流。到目前為止,全球已經有近150個國家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我國 成功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經濟向全方位開放型經濟的偉大歷史轉變,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從建立經濟特區到開放沿海、沿江、沿邊和內陸地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毅然決然打開了對外開放的大門,成為世界上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市場和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打開國門搞建設,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也是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第二大外資吸引國和重要的資本輸出國。2010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比1978年增長了144倍,外匯儲備1978年僅有1.67億美元,目前已突破3萬億美元。我國累計建立了163個雙邊經貿合作機制,簽訂了129個雙邊投資協定,簽署了10個自由貿易協定。尤其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在國際市場需求萎縮的情況下,我們很快推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一攬子計畫,迅速扭轉經濟下滑趨勢,率先實現經濟回升向好,中國經濟成為近幾年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曾培炎)

  我國成功實現了從經濟弱國向經濟大國的偉大歷史轉變,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徹底改變了19世紀中葉鴉片戰爭以來積貧積弱的局面。在改革開放長達30多年的時間裡,國民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跡,開創了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從1978年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由3645億元增長到39.8萬億元,增長了100多倍,年均增長達10%,是同期全球經濟年均增長率的3倍多,經濟總量躍升到世界第二位;人均國民收入超過4000美元,跨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財政收入從1978年的1000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8萬億元,國家實力和經濟社會調控能力顯著增強。我國建立了門類齊全、具有較高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工業體系,成為世界加工製造基地,製造業產值躍居世界第一位。在製造業行業分類的30多個大類中,已有半數以上行業生產規模居世界第一位,220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農業連年增產,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決了世界1/5人口的吃飯問題。載人航太、大型電腦、高速鐵路、裝備製造、通信設備等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已達到世界領先水準,向創新型國家大步邁進。我們還用較短時間突破基礎設施瓶頸,建設了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青藏鐵路等重大工程,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等長足發展。目前,我國沿海港口吞吐能力、高速鐵路通車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高速公路和鐵路通車里程居世界第二位。

  我國 成功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向總體小康水準的偉大歷史轉變,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求的能力明顯提高。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成果,已經並繼續為全體國民所共用,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1978年到2010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68歲提高到73.5歲。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910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增加到5919元,分別增長了55倍和44倍。我們成功地使近5億人口擺脫了貧困,為全球減少絕對貧困人口作出了巨大貢獻。新世紀以來,我國已基本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在校大學生數位居世界第一;城鄉人均住房面積成倍增加,住房條件顯著改善;居民日用消費品供應充足,行動電話、互聯網使用者數迅速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年產銷量躍居全球首位。

  我國成功實現了從國門初開向主動適應和積極參與世界格局變革調整進程的偉大歷史轉變,以負責任大國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作為國際體系的重要成員,與發達國家關係全面發展,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係不斷深化,與發展中國家傳統友誼更加牢固。我們積極參與國際多邊事務,承擔相應國際義務,在很多國際事務中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到目前為止,中國已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簽署了300多個國際公約,在聯合國改革、杜哈回合貿易談判、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全球氣候談判、二十國集團、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首腦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博鼇亞洲論壇中發揮建設性作用。我國一貫支援和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全球反恐行動和赴遠海護航任務。我們不斷加大對外援助力度,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對外提供援助金額達2563億元人民幣,向76個國家提供了優惠貸款,支援專案325個。與此同時,中國的文化“軟實力”也在大幅提升,中國宣導的科學發展、和諧世界、互利共贏、包容性發展等理念,得到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理解與認同,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並為一些發展中國家 所借鑒。

阅读(15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