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1795
  • 博文数量: 81
  • 博客积分: 2500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12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10-28 22:04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23)

2010年(58)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10-12-20 07:34:04

其实,他们想说的是,感动之后,学生留下了什么?或者说,短暂的感动之后,学生什么也不会留下。
匆匆赶回来,正好听下午的四节课。
第一课是来自安徽马鞍山二中的潘文杰。潘老师是近几年安徽崛起的一颗新星,曾获得安徽省教坛新星等荣誉称号。他别出心裁的选择了史记选段中的“八人之死”——李广之死,屈原之死,项羽之死,樊於期之死,荆轲之死,公孙杵臼之死,程婴之死,韩信之死,把它们选编成人物叙事的片段。这个选择非常有创意。
周老师先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和学生一道进入文本,获得对文本的初步认知。这里是常规教法,略过。
☆司马迁笔下的这些人物有的是非死不可的,有的本可以苟且偷生,但他们为什么都选择了死?他们慷慨赴死的行为彰显了人物怎样的品质和追求?请同学们就所发的材料,从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角度来评价人物的人生遭际、性格、追求等,可以写成诗歌,文化散文,评论文章等;也可根据叙事片段改编成小说、故事、剧本;也可以根据某个片段的具体细节加以扩写。
潘老师的总体思路就是创造性阅读,创造性表达。
司马迁的生死观,确实值得研究。老师选择的材料和视角也极佳。每个人的死都不一样,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肯定会给学生一定的震撼,再动员学生运用各种文体,对英雄人物的人生际遇进行评价,也算有感而发。
聂老师举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句子中的两个“小”都是形容词作意动用,而且都带了宾语——“鲁”和“天下”。
我想,如果老师在创造性地阅读这些材料之后,能够下水,创意表达,率先提供给学生一篇震撼人心的史评。或许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使得课堂风行水上。
我是周六中午赶回来的,错过了孙绍振教授的讲座,但也不遗憾。孙教授的作品,我看得多了。鸡蛋吃得好,为什么非得认识下蛋的母鸡呢?前一天,就接到电话,祥哥和大潮兄要来。非常高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二堂课,执教者是来自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聂剑平老师,聂老师选用了自己的一篇论文如何理解“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聂老师的构思是,利用自己的文章,告诉学生议论文如何学会说理。
一开始,课堂气氛极好,但进入文本似乎太慢了,课堂教学不宜绕圈子,哪怕那个圈子再美妙,也不适宜。
最要命的是,聂老师自己的这篇文章,说理似乎头头是道,但却是一家之言,或者说,根本就不能站住脚,因此,建立在这篇课文上的课堂,价值也就大打折扣。
聂老师认为“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不是意动的理由有三条。
第一,不符合意动的规范语法知识。
从课堂整体来看,对这几个人物的价值观和民族精神这一块,因为界限的模糊,学生未能形成共识,临时性共识也未能形成,老师只能自己唱起了独角戏。结果就是,学生说来说去,都是屈原、项羽,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未能得到体现。这是一个遗憾。
按照这样的语法结构来看,“鼎、玉、金、珠”应是四个名词作意动用,结合它们后面的名词,构成动宾关系。正确的意动用法格式就是“以铛为鼎,以石为玉,以块为金,以砾为珠”。这样的格符合“意动用法”的语法结构特点,但意思完全不符合文意。
反过来,如果我们认为“铛、石、块、砾”是名词作意动用,将句子格式理解为“以为铛,以为石,以为块,以为砾”,这样似乎合乎了文意,但这些名词的后面又没有了宾语,“鼎、玉、金、珠”都分别在它们的前面,无法构成“动宾关系”,这在文言语法上不符合“意动用法”的构成要件。即使我们要生硬地说是宾语前置,却又找不到“宾语前置”句式构成的基本要件(比如疑问句式或否定句式)。如此一来,“意动”之说就难以成立了。
这一段论述问题多多。
首先,聂老师所举的意动乃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与名词的意动用法相比较,这种不严谨的比较显然是有害的。这里不妨引用——“侣鱼虾而友麋鹿”等名词的意动,这样的比较显然更清楚。
其次,聂老师认为“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绝不可能是宾语前置,因为在聂老师眼里,根本找不到宾语前置构成的要件。但聂老师又错了,这里恰恰是宾语前置,因为赋体文章是要押韵的。后文是“弃置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迤和惜”,韵脚是“ⅰ”,为了压后文的“ⅰ”,杜牧把“砾”掉到后面,根据对文的原则,前面全部调换,这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宾语前置。诗歌中这样的用法,屡见不鲜。
聂老师的第二个理由是,按照“意动”用法的语义逻辑分析,“意动”化的句子应是表现心理活动的,或者说是一种未必符合客观事实的主观心理活动。比如,孔子小“鲁”、小“天下”,其实“鲁国”和“天下”的大小都是客观不变的,这里只是孔子登高以后在主观上认为事物发生了变化。但孔子的主观认识并不是错误认识,而是登高之后的“现场感”认识,有其“现场合理性”。又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渔人来到桃花源,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于是“甚异之”。显然,桃花源中的人因熟视这里的景物是不会有这样的心理感受的,而渔人首次看到,因此在主观上“异之”具有“现场合理性”。
应该说,这里的两个例子,聂老师的分析非常到位。只是这两个例子无一例外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本身就含有主观的心理活动,和名字的意动用法,还是有一定的差异。退一万步说,意动用法,本来就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正好对应着使动用法的客观事实。
聂老师说,“以鼎为铛,以玉为石,以金为块,以珠为砾”,就是说秦人丧失了识别宝物的智能,这简直是开国际玩笑,这不就是通过夸张,来说宝物之多,物以稀为贵,一旦多到一定程度,就不珍惜了。
再次,将本句解释为意动用法,也不符合作者本意。该句所在段的原文是: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显然,全段表述的核心意思就是秦人尽有六国美女和财宝。作者在本段中极力要表现美女之多,财宝之巨,意在彰显秦人骄奢,为后文揭示主旨张本。如果我们坚持将“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理解为意动用法,那么它与前后句子的关联就成了问题。一方面,它无法在逻辑上与“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自然顺畅地连接,另一方面它后面的“秦人视之,亦不甚惜”也显得多余。更为糟糕的是,这样的理解完全中断了作者关于“数量之多”的意思表达,从而也干扰了文章主旨的呈现,这绝对不是作者的本意。
这一段逻辑混乱,问题多多。
美女之多,珍宝之多,意在表示秦人的奢侈。“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怎么不能和“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自然顺畅的连接?连接得简直天衣无缝嘛。
“一旦不能有”的主语是六国,六国不能占有这些珍宝了,就把珍宝输送到秦国来了。六国多年的“收藏”“经营”“精英”,当然数不胜数,珍宝太多了,以致“以鼎为铛,以玉为石,以金为块,以珠为砾”,这也正是“秦人视之,亦不甚惜”的原因。
聂老师运用自己的文章,教给学生如何说理,结果自己文章的说理却有很大的漏洞,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倘若,聂老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文章勇敢质疑,我怀疑,课堂一定很精彩,说不定是非常难得的好课。
周萍老师一开始,就从生活的情境入手,出手不凡,但一株草,因为有了老师和学生的互相驯养,所以,也就成了彼此生命中的独一无二。这个开头,非常精彩,非常别致。因为后面有你的冬天不会冷,都具有生动细节的描摹,每一个细节上,都有情感在荡悠悠。这是第一个亮点。
布置学生的预习作业为:
第二个亮点,是周老师突然跳出来,说——我就是这个作品的作者。学生刚才是在和文本对话,现在变成了和文本创作者,作者,面对面的对话。这样的机会是很难得的。犹如小说家马原,突然从自己的作品中跳出来说,我就是那个叫做马原的男人。让人大吃一惊,也让人大感振奋。
现在,由师生共同探讨,这篇文章是如何成功的?
老师细致的分析自己的创作过程,这个过程是艰难的,如何选择一个切入点,也就是,我作品中的“鹰”在哪里?
这里时候,周老师又抛出一个包袱,原来我是作者,但却不是作品中的主人公。要知道这不是小说,这是散文。原来主人公是周萍的爱人,周萍是如何把她爱人的故事写出来的,而且让她的爱人流下眼泪。这是很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
那么,作为作者的周萍,写作为主人公的散文,又是如何的呢?
这是课堂的第三个亮点。母亲不爱花,母亲爱花,母亲喜欢碎花的裙子,母亲依然如花一样的漂亮。那份细腻的情怀让人感动。
第二天的评课,我没有去。据说,有人问道一个问题,那就是感动之后?
课堂就是这个样子,一个小小的变化,或许就能像蝴蝶扇动翅膀,带来巨大的效应。
我的观点正好相反,首先是感动。感动也有很多种,有的是庸俗的感动,煽情的感动,有的却是高贵的感动。能让人心灵清澈的感动,我以为周萍的这三篇文章都可以算是。
第二,有人认为,周萍所教的是常识,比如细节描写,情景交融等等。
一个一个标题分析下来,学生无形中把文本中梳理了很多遍。文本全部熟悉了,剧本的特点也掌握了,老师很自然地拓展开,让学生临时写剧本,并且现场表演。尽管由于时间限制,方式的陌生,但是,我觉得学生的写作和表演,依然可圈可点。
第三,作品文道合一,师生情,以及蕴含的夫妻恩爱,最后的母女真情,都温婉动人。相信,很多学生听过课后,一定会有一个愿望,将来一定要给爸爸妈妈写一篇好文章,那么,如何去写?就会想起这节课,以及这节课给学生带来的东西。这就是感动之后的意义所在。
最后一课是宁波万里国际学校的一位老师,他还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栏目的编剧。因此,他上的就是自己编剧的一回。他删去了标题,让学生自主命题。
这一步切口很小,上手很快,课堂气氛容易活起来,事实果然如此。
老师,让每个学生都把标题写在黑板上,这样一个个来辨析。这是一部妙棋,切换标题,恰恰就是概括全文的要义,老师正好结合这个概括,表明编剧写法中的讲究和奥妙,学生很有启发。
但我觉得意义不一样,这些熟悉的常识,学生因为太熟悉了,反而被遮蔽,或者说,这些常识本来都是名词。但是,周萍用自己的作品唤醒了这些常识,使得常识复活了,变成了动词,有可能在学生的心里打下烙印,甚至会给学生的创作带来巨大的影响。这就是作品的力量。很多时候,我们虽然不宜夸大一节课的意义,但同样也不应该忽视一节课的作用。
因为这还是一个未成熟的剧本,下课的时候,老师说,会吸收学生的想法进剧本,拍成电视剧,这相当于师生合作完成的一部作品。这样的课堂,这样的体验,相信将来很难再遇见,并且不可复制。转自王开东博客
阅读(22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