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460874
  • 博文数量: 596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73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6-07-06 15:50
个人简介

在线笔记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96)

文章存档

2016年(1)

2015年(104)

2014年(228)

2013年(226)

2012年(26)

2011年(11)

分类: Windows平台

2014-07-15 11:15:44

http://www.cnblogs.com/my_life/articles/1982091.html
 说到重叠模型首先还是提一下异步IO比较好,因为从本质上讲,重叠模型也是一种异步IO模型。

       我们知道,相对于计算机执行的其他操作而言,设备IO(文件、管道、套接字等)是比较慢的。于是在多线程结构中就考虑到采用异步的方式进行设备读写操作,即我们告诉系统对设备的读写数据,而同时应用程序的其他代码继续执行,直到获取设备操作完毕的系统通知。
       在进行异步IO时,我们先向系统发出IO请求,操作系统队列化各种IO请求,并在内部完成操作,当系统在处理IO请求时,我们的线程可以返回继续执行,当操作系统处理完IO请求之后,通知我们数据操作(发送、接收、出错)完毕。
       Windows提供了四种异步IO技术,机制几乎时相同的,区别在于通知结果的方式不同:
1、 使一个设备内核对象变为有信号
       Windows将设备句柄看作可同步的对象,即它可以处于有信号或处于无信号状态,当创建设备句柄、以异步的方式发送IO请求时,该句柄处于无信号状态,当异步IO完成之后,该句柄受信,通过WaitForSingleobject或WatiForMultipleObjects函数可以判断设备操作合适完成。该技术只能用于一个设备只发送一个IO请求,否则,若一个设备对应多个操作,当句柄受信时无法判断是该设备的那个操作完成。
2、 使一个事件内核对象变为有信号
        针对每个I/O操作绑定一个内核事件对象,并将等待事件等待函数等待该事件的受信,当I/O操作完成后系统使得与该操作绑定的事件受信,从而判断那个操作完成。该技术解决了使一个设备内核对象变为有信号技术中一个设备只能对应一个操作的不足。
3、 警告I/O
        在该技术中,当发出设备IO请求时,同时要求我们传递一个被称为完成例程的回调函数,当IO请求完成时调用该回调函数完成我们需要处理的工作。该技术允许单个设备同时进行多个I/O请求。
4、 完成端口
        完成端口技术多用于处理大规模的请求,通过内在的进程池技术可以达到很高的性能,此时暂不做深入讨论,若预知后事如何,请自己看,或等下回完成端口部分分解。
阅读(162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