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8291
  • 博文数量: 69
  • 博客积分: 2895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7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09-03 18:0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69)

文章存档

2010年(69)

我的朋友

分类:

2010-09-04 22:33:11

春秋时,晋国有个人,名叫谷雍。为人非常聪明,有一天,他在街上闲逛,突然指着一个人说他是小偷,抓回去一审问,果然是盗贼。大臣荀林父问他是怎么知道的,谷雍说:“我观察他的眼神,见货物有贪色;见市人有愧色;听说我来了面有惧色,所以我断定他是盗贼。”当时晋国适逢饥荒年,国内多盗贼,国君于是让谷雍负责捕盗之事。大夫羊舌职知道后说:“能看到深水中鱼的人不详,能查出躲在暗处的人容易遭殃。谷雍死定了!(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谷雍死矣!)”此话说后不出三天,谷雍就在郊外被数十名盗贼所杀。
  世人虽然并不都是盗贼,但多少都会有盗贼一样的心理:即心中隐私不愿为人所知;世人虽然不会像盗贼一样置谷雍于死地,但对于“智料隐匿”者却必定是心怀忌恨。因此,正如老子所说:“聪明而能洞察秋毫的人离死很近,因为他喜欢议论人;见识广博又明辨的人会危害到自身的安全,因为他会揭发别人的缺点。(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谷雍正是由于“发人之恶”而最终送命。
  所以,为什么像苏东坡、杨修这么聪明的人遭人忌恨、甚至连命都保不住,而象猪八戒、刘姥姥这样的人却如此令人喜欢?也许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聪明人。一来是不愿意别人比自己聪明,与蠢人在一起没有压力,这才能够显示自己的聪明。据说法国巴黎曾有这样的“公司”:出租丑女陪同那些富家太太、小姐们一起逛商店、游公园。这些太太、小姐们虽然长得不漂亮,但是在这些丑女们的反衬之下,她们也就显得熠熠生辉了,这就是所谓的“陪衬法”。相反的,和聪明人在一起,总会给人以“不如人”的压力。
  二是不愿意与聪明人打交道。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第一、聪明人总是能明察秋毫、洞悉一切。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也不是白璧无瑕、冰清玉洁,每个人都有不愿为他人所知的隐私,明察秋毫的人倘若揭开了别人的隐痛,当然会被忌恨。第二、聪明人往往太爱较真。唐代宗李豫曾对亲家郭子仪说:“不痴不聋,不作阿姑阿翁。”凡事较真就容易得罪人。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陈、蔡被困二十多天没有饭吃,开始还能鼓琴自乐、与众弟子大谈“君子固穷”之类的话聊以自慰。然而,到后来饿得头昏眼花,不得已只好打发弟子仲由出去“化缘”。仲由来到一家饭店说明来意,掌柜的说:“既然你是圣人的弟子,那我考一考你,倘若真有学问,我免费招待你们一餐。”于是写了一个“真”字。仲由说:“这还不容易?三岁小孩都认识,‘真’字呗!”掌柜说:“你还敢称是圣人的学生?就这么点学问,还想吃饭?给我乱棍打出去!”仲由回去之后,如实地向老师汇报,于是孔老夫子亲自出马到了饭店。掌柜的还是像上次一样写了个“真”字考这位学问家。孔子说:“这还不容易?这不是‘直八’吗?”掌柜一听哈哈大笑:“果然是圣人,学问大得很!”于是摆出酒菜,让孔子诸人吃了个酒足饭饱,尽兴而归。这一下仲由纳闷了:明明是“真”字,怎么成了“直八”?孔子于是说:“如今的世道不能‘认真’,认真就要饿肚子啊!”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属于聪明又太认真的人中的极品,所以在荣、宁二府上上下下三百多口人之中,除了贾宝玉,她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人缘差劲透了。“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最后连一直把她看作“心肝儿”的外祖母,也说她“命薄”。因此,她只能在潇湘馆里孤芳自赏、葬花自怜,最后抑郁而终,死的时候,只有一个贴身丫环紫鹃陪伴着她。
  俗话说的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倘若你天生聪明伶俐,“心较比干多一窍”,不挑剔就怅然若失,那就拜托你多花功夫审视检讨自己,像圣人的行列看齐;千万不要把一副伶牙俐齿全都用来挑剔他人的不是,这样做,不但你看着这世界太别扭,旁人看你,不是避之不及就是恨之入骨,——这不是用自己的聪明给自己找麻烦吗?
阅读(223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