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在弄Android的,一直都在打着性能优化方面的旗号,其实却是什么都做。不知道是不是做性能都得这样,自己测试,自己改代码。 工作快一年了,觉得自己没多少长进,什么都还不会的感觉,比当时毕业的时候还迷茫。一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过的很乱。工作与学校真的有很大的不同。自己这方面,刚有点入门的感觉,没有多少成长,上周追了一下代码,能在Android系统中找到一个慢20ms的原因找到,虽然花了一点时间,但还是有点成就感,来了一年左右,什么都玩。
性能这种东西,说起来很虚,以前我一直都是这样觉得,但最近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因为自己公司在这方面做的很被动,真的很被动,而我觉现在不是这么想了。现在公司的状态时,哪有问题解哪,打游击的方式,我想谁都知道这样带来的问题,那些还没有发现的问题是解不了的。我觉得真正的性能不是这样的,至少需要很要有一个很好的量化标准,其实时间、频率和效果就应该够了,记得大学走马观花式的看了<<计算机系统结构:量化研究方法>>的时候,我真的觉得那书什么也没说出来,我当时是弄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书,会是世界计算机名著的原因,我现在开始明白了,计算机的很多方面,仅仅是平主管方面是不行的,是需要量化,需要建立模型来量化问题的,要不然不知道对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都没有好处,模型这个玩意现在想想,当时参加全过数学建模大赛的时候应该认真点,呵呵。对整个系统有了很好的量化好,在能对个方面的性能做很好的评估,分析,而不至于仅仅是我们公司现在的这种方式,能对整个系统做好评价,找到问题的关键,问题没爆发之前发现它,未雨绸缪。可惜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做来的,也不是我先在的能力所能做的,也许我只能想想,我也不知道这种方法的正确性,还没有验证。
对语言这个东西,也不是再这么幼稚了。在学校的时候,总觉得C好,听别人说的太多了吧,学好C就无敌了,为什么老是这么误导人呢,当时就学了C的点基础,其他的都没打点基础,悲剧呀。工作的时候,才发现,什么都用,汇编、C、C++、Java、Perl、Python、Matlab等等,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语言,现在发现,原来搞计算机的也都是通8“国"语言的,当时看季羡林的时候多羡慕别人,现在自己也这样。再说,没有对比,我不知道怎么去学好C呢,后知后觉呀。个人经历不同,也需感觉不一样吧。越来越觉得但是为什么就不把这些东西学好呢。悲剧呀。
对于占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问题,也就是计算机中的继承,也深有体会呀。公司吗,跟学校是不一样的,学校可以自己慢慢折腾,公司讲究的是效率,还是先继承原有的,看行不行,行就算了,不行再改。当然我不是仅仅说代码,其他的也是,很多的是都是的,要不然真的是吃力不讨好呀。虽然我是学数学的,很多问题,我都想研究透彻,现在看来是不行了,先解决问题吧,问题没弄懂之间,有些也是可以解决的,这样效率会高点。以前老范这种错误。懂的人慢慢体会吧,只可意会,生活这种东西,到处都可以总结的,看来自己有后知后觉了,读了16年的书,希望慢慢把他们用上。
就这么多吧。都是自己的感觉而已。
阅读(2082)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