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管理翻译的部门
受经济转型的影响,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翻译的功能和作用被异化了,翻译的滞后正在制约着在跨文化时代我国对外交流的迅速发展。笔者认为,当前中国图书“走出去”主要差的不是钱,而是差好翻译。要想尽快改变翻译“拖后腿”的这种窘境,就必须下决心对我国翻译事业进行全面改革和大力扶持。
作家可以“驻会”,既拿工资,又拿稿费,而翻译工作者大多只能业余做。创作稿费可以高得离谱,而千字翻译稿费百元都不到。在图书封面上,译者的名字要么没有,要么字小得可怜。全国对文化工作者设置奖项甚多,但至今我国不但未设国家翻译奖,就连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过6届的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也被取消了。仅有的鲁迅文学奖下设的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也只针对文学的外译中,每届也只评出几本书。其他领域的翻译、特别是中译外的作品,至今也缺乏应有的奖励机制。这些都是因对翻译事业的认识不充分所致。
目前,全国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管理翻译的部门,许多翻译工作的老问题,如翻译成果缺乏区别对待、职业翻译家消亡、对优秀翻译作品没有奖励和激励机制、翻译维权艰难、翻译法规欠完善、翻译市场管理不规范、翻译国际合作进展缓慢等,都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协调解决,而对翻译质量的监管尤其需要加强。比如,一些出版翻译图书的出版社根本就没有相应的外文编辑,对译稿都以译者文责自负为由,不承担乃至放弃了把关责任。图书翻译质量出现问题,这些出版社难辞其咎。
阅读(100)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