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79631
  • 博文数量: 48
  • 博客积分: 221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5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8-28 11:2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4)

2010年(10)

2009年(3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09-10-30 10:19:53

 

一份调查显示,城里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好就业,而在最难就业的大学生中来自边远农村相对比较多。

 

        这个一点不意外,假定我们大家都不自己努力,仅仅靠原来的社会关系,那当然城市或者本地的学生依靠社会关系就可以取胜——谁的爹狠点儿,谁的工作就好点儿。不过,谁的爹也不是万能的,真的靠爹也就是在爹的一亩三分自留地的关系里面转悠了,爹托爹也托不了多远,托来托去也未必是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活儿。而要改变这个态势的唯一可能就是努力在陌生人中建设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很多人为什么到了大四的时候找不到工作,那你就得想想你社会上认识几个人?你去北京找工作,你认识北京人吗?认识什么样的北京人呢?你要到广州找工作,你认识什么样的广州人呢?你说我临时认识一个人,那你只能做临时工;你认识一个老朋友,他给你提供支持的机会就比较多。

 

社会资源是依循社会网络分布的。社会网络仿佛一根藤,社会资源仿佛是那些瓜,你要想吃这个瓜,就得顺着这个藤去摸。问题是你有藤吗?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建藤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那如何建藤呢?首先,你需要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至少你会表达,善于表达,初入社会交际圈要诚实,讲信誉,在陌生人面前要敢于自我展示。多看看新闻及书籍,增加自己的层次面,开阔自己的眼界及学问,从而让自己在跟别人交谈时才不会觉得词穷。其次,就是要经常出去与人交往,多参加户外活动绝对是一条拓展人脉的好途径。而组织活动比参加活动更能起到显著的效果。比如你组织一个30人的小型聚会,这30个人肯定都会记住你,且印象深刻,这可能会耗费一定时间跟精力,但收到的效果却是成倍的。

 

      在我19岁大一的时候,我参加一次活动互联组织的活动,这个组织者是是著名的法学家,刚开始我跟他素不相识,之后跟他聊天过程中发表了几个自己的观点,老师就大为欣赏,回家以后,收到教授给我写的信,教授78岁,我19岁。教授信中写道:弟,北京一晤,闻弟数言,受益匪浅……写满满一页纸,署名:兄。

 

在我24岁以前,就是在我的大学和研究生期间,通过活动互联参加活动认识了十多位这样的教授,同时通过组织活动也遇到了不少同龄知己。

 

人的一生,如果很多事情需要自己一个人在黑暗中痛苦的摸索,那费你的时间成本就太高了,并且你再多活二十年也摸索不出什么名堂来,但如果你在有些领域中间,得人指点些什么东西,特别是在江湖上面还有些地位的人、在江湖上明白一些奥妙的人,他给你指点一些东西的时候,你就有所谓的“short cut”,捷径。很多东西你不需要摸索,你直接跳着就往那边走就行了,如果你还有一堆人帮你出主意,那你就能比普通人走更多的捷径。

 

据活动互联 的数据显示,目前老人年人组织旅游或交友活动的数据呈直线上升趋势,这是因为老年人知道自己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进入倒计时的人,当然一方面他不服老,而更多的时候他在想一件事情,就是我的资源应该给谁?所以,活动互联负责人鼓励年轻人多去参加一些老年人组织的活动,多结识忘年交,往上的忘年交,往下的忘年交。

 

所以,一些人是愿意将资源转移给你的,不要整天呆在学校和家里,要把自己的活动范围、圈子多样化,多样化是我们社会资本也就是我们的社会关系藤蔓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我们不需要也不能光依赖爹妈,我们需要的恰恰是自己在陌生人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

 

阅读(168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